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 > 第224章 军事会议与战略抉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4章 军事会议与战略抉择

扬州失守,清军南下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动了整个靖南军高层。

当晚,常州府衙的议事厅内,灯火通明。李昊端坐在主位上,面色凝重地看着眼前的将领们。赵刚、张老三、周大刀、吴鹰、王铁锤、赵秀才……这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此刻都皱着眉头,神情严肃。

“诸位,”李昊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而有力,“扬州失守,史可法殉国,清军下一个目标,必然是江南重镇。我们现在的处境,十分危急。”

赵刚上前一步,指着桌上的地图,汇报道:“统领,根据探马回报,多铎率十万清军,分三路南下:主力沿运河南下,直取南京;一部由徐州东进,进攻淮安;另一部则由滁州南下,攻打滁州。他们的目的,是想一举攻占江南,消灭弘光朝廷的残余势力。”

“弘光朝廷?”张老三冷笑一声,“那个只会内斗的废物朝廷,早就该亡了!他们自己都不管百姓死活,我们何必为他们卖命?”

“老张,话不能这么说。”赵秀才推了推眼镜,反驳道,“弘光朝廷毕竟是大明的正统,如果我们坐视不管,让清军轻易攻占南京,那么我们‘抗清’的口号,就失去了号召力。”

“号召力有什么用?”周大刀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俺们靖南军,是靠枪杆子说话的!与其去救那个没用的朝廷,不如趁机扩大地盘,发展自己的力量!”

将领们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李昊静静地听着,心中却在飞速思考着对策。他知道,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必须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肃静!”李昊猛地一拍桌子,议事厅内瞬间安静下来。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扫过江南的地形。“诸位,我们现在有两个选择。”他缓缓说道,“第一,出兵北上,救援扬州,与清军正面决战。第二,固守常州,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统领,我赞成出兵!”赵刚立刻表态,“扬州是江南的门户,如果扬州失守,清军便可长驱直入。我们必须出兵,阻止清军的南下!”

“不妥!”吴鹰摇了摇头,“统领,我们的兵力只有三万多人,而清军有十万之众。正面决战,无异于以卵击石。而且,扬州城已经破了,我们去救援,又能做什么?”

“那你的意思是,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清军屠杀百姓?”赵刚反问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吴鹰解释道,“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采取灵活的战略,避其锋芒,击其惰归。比如,我们可以派水师骚扰清军的运输线,派轻骑袭击清军的小股部队,而不是直接与他们决战。”

王铁锤也开口了:“统领,我觉得吴鹰说得有道理。我们的‘惊雷炮’虽然厉害,但数量有限。而且,清军的骑兵很强,我们的步兵很难与之对抗。如果贸然出兵,恐怕会吃大亏。”

赵秀才则提出了第三个方案:“统领,我们是否可以联合其他抗清势力?比如郑成功、李定国?如果他们能出兵牵制清军,我们就可以趁机夺取江南的地盘。”

李昊点了点头,目光望向赵秀才:“赵先生,你觉得,郑成功和李定国会愿意与我们合作吗?”

赵秀才推了推眼镜,说道:“郑成功占据福建,拥有强大的水师,他一直想收复台湾,因此对清军的态度比较强硬。李定国在西南,曾多次击败清军,永历帝对他也很信任。如果我们能派出使者,与他们取得联系,或许可以达成合作协议。”

“使者?”李昊沉思片刻,看向狗儿,“狗儿,你曾去过厦门,与郑成功有过接触。这次,就由你再去一趟,代表我与郑成功谈判。记住,我们的目标是‘联合抗清,互不侵犯’。”

“是!”狗儿领命而去。

李昊继续说道:“至于李定国,我们可以派使者前往西南,与他取得联系。另外,我们也不能完全放弃救援江南百姓。我已经下令,让水师开往长江口,接应江南难民。同时,我们可以在常州周边设置防线,阻止清军南下。”

“防线?”张老三问道,“统领,我们打算在哪里设置防线?”

李昊指着地图上的“镇江”二字,说道:“镇江,位于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处,是江南的咽喉要道。如果我们能占领镇江,就可以切断清军的运输线,阻止他们南下。而且,镇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适合我们构筑防线。”

“占领镇江?”周大刀皱了皱眉头,“统领,镇江现在还在明军手中,我们能顺利拿下吗?”

“不一定非要强攻。”李昊解释道,“我们可以先派人去劝降镇江的守将。如果他们愿意投降,我们就和平接收;如果他们不愿意,我们再考虑用武力解决。”

将领们纷纷表示赞同。李昊见状,心中稍安。他知道,这个决策,虽然冒险,但却是最明智的选择。

“好了,”他总结道,“我们的战略方针是:固守常州,出兵镇江,联合友军,骚扰清军。记住,我们的目标是‘保存实力,发展壮大’,而不是与清军进行无谓的牺牲。”

“是!”将领们齐声应道。

会议结束后,李昊独自一人留在议事厅内,望着地图上的江南地区。他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他坚信,只要能够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战胜清军,建立一个属于百姓的新政权。

“清军南下,天下板荡,”他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坚定,“但这,也正是我们靖南军崛起的良机。江南,这片富庶的土地,终将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