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境的光晕在周身缓缓流转,体内生与灭的力量如呼吸般自然交替。此刻再看三千至高法则,已如窗外的浮尘,虽仍在运转,却再难入本心。这并非轻视,而是真正的超脱——当自身成为生死本源的一部分,法则便成了可随手拨动的琴弦,而非束缚手脚的枷锁。
但我知道,修行之路永无止境。超脱法则之后,当修己道。而禁忌法则的深处,藏着更古老、更本源的境界——五太。
太素、太极、太始、太初、太易。这五个境界,从具象到虚无,从有质到无质,层层递进,直指混沌诞生之前的本源。此前在时间长河参悟禁忌道韵时,曾窥得一丝残影,如今踏入生死之境,终于有了触碰它们的底气。
“便从太素开始吧。”
我盘膝坐于阴阳鱼湖泊之畔,引动禁忌法则中与“质”相关的道韵。太素者,质之始也。万物有形,皆始于质,无论是混沌之气的厚重,还是法则丝线的坚韧,其根本都在于“质”的凝聚。
指尖划过湖面,一滴水珠被牵引至空中。我凝视着水珠,将生死之力注入其中——生之力让水珠蕴含的水汽愈发活跃,死之力则压缩着水珠的体积。在两种力量的拉扯下,水珠开始微微震颤,表面浮现出细密的纹路,那是构成水之质的最基本单位。
“凝。”
低喝一声,禁忌道韵如细密的针,刺入水珠内部。那些基本单位开始按照禁忌法则的秩序重新排列,原本松散的结构变得致密如晶。当水珠的体积缩小至原本的万分之一,却重逾千斤时,一股古朴的气息从其中散发出来——那便是太素的韵味。
我将这缕气息引入体内,与自身的血肉之躯相融。过程缓慢而晦涩,每一寸肌肉、每一段骨骼都在经历“质”的蜕变。原本坚韧的筋骨变得更加致密,连混沌罡风都难留下痕迹;流淌的血液凝结成类似混沌元晶的液态,每一滴都蕴含着磅礴的生机与死寂。
当肉身的“质”达到饱和,周身开始泛起淡淡的白光,那是太素之境的外显。此刻挥拳,无需动用神通,仅凭肉身的“质”,便能轻易击碎一座小山,且拳风过处,还带着一丝“质”的碾压之力,能让接触到的物体瞬间崩解为最基本的粒子。
太素境成。
稍作调息,我开始冲击下一境界——太极。
太极者,阴阳之始,动静之基也。不同于此前融合的“伪·太极”,真正的太极是生与死、动与静、有与无的完美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和谐,而非静态的对等。
引动太素之境的“质”,在丹田中凝聚出一枚黑白交织的光球。黑色代表死、静、无,白色代表生、动、有,两者相互缠绕,却始终保持着微妙的平衡。我以禁忌法则为引,让光球高速旋转,黑色试图吞噬白色,白色试图同化黑色,在无尽的拉扯中,光球的中心渐渐浮现出一道灰色的气旋。
这气旋非黑非白,却蕴含着黑白两面的特质。当气旋稳定下来的刹那,丹田中的生灭之力突然变得温顺无比,原本交替运转的生与死,此刻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存于一体。挥拳时,可刚可柔;动念间,可生可灭。这种平衡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如天地自然般,自成秩序。
太极境成。
接下来,是太始。
太始者,气之始也。这里的“气”,并非寻常灵气或混沌之气,而是构成万物的最本源能量,是在“质”与“阴阳”之前便已存在的能量形态。
我收敛太素的“质”与太极的“平衡”,将意识沉入禁忌法则的最深处。那里没有光,没有影,只有一股若有若无的能量在流动,仿佛是混沌未开时的第一缕气息。我小心翼翼地牵引这缕气息,让它缓缓融入体内。
与太素的“凝实”不同,太始之气无形无质,却能渗透到身体的每一个粒子之中。当它与血肉结合,原本凝实的肉身竟开始变得通透,仿佛化作了纯粹的能量体。但这并非消散,而是以另一种形态存在——既有“质”的根基,又有“气”的灵动。
此刻再引动能量,已无需运转经脉,只需心念一动,太始之气便能跨越空间,出现在任何想去的地方。挥手间,可让太始之气凝聚成盾,抵御生死之力的冲击;弹指间,可让太始之气化作利刃,割裂混沌虚空。
太始境成。
气息稍定,我望向更深处的太初境。
太初者,形之始也。这里的“形”,并非具体的形态,而是“存在”的开端,是从无到有的第一个“念头”,是万物诞生之前的“可能性”。
要触及太初,需先打碎自身的“形”。我散去肉身,将意识化作纯粹的精神体,融入周围的阴阳鱼湖泊。湖水的流动、草木的生长、法则的运转……所有“存在”的轨迹都在意识中清晰呈现。我尝试着模仿这种“存在”的轨迹,在虚无中勾勒出第一个“形”——那是一个没有具体形态的轮廓,却蕴含着成为任何形态的可能。
这轮廓起初极不稳定,随时可能消散。我以太极的平衡稳固其基,以太始的气滋养其灵,以太素的质赋予其核。当轮廓稳定下来的刹那,意识中突然“点亮”了一点——那便是“存在”的第一缕光,是太初的核心。
从此,我可化身为风,无孔不入;可化身为山,巍峨不动;可化身为法则,融入虚空。这种变化并非简单的变形,而是从“存在”的本源上进行转换,是真正的“形之始”。
太初境成。
最后,便是五太之顶的太易。
太易者,未见气也。它是比太初更本源的状态,是“无”的极致,是连“存在”的可能性都尚未诞生的虚无,却又蕴含着演化出一切的潜力。
踏入太易,需舍弃所有已得的境界。我散去太初的形、太始的气、太极的平衡、太素的质,将意识沉入一片绝对的虚无之中。这里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生,没有死,甚至没有“我”的概念。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永恒,虚无中突然泛起一丝涟漪。那涟漪并非由外力引发,而是源自虚无本身的“动”——这便是太易的真谛:无中生有,动自本源。
当我从虚无中“醒来”,周身已无任何气息,却又仿佛包含着一切气息。抬手,可让太易之力演化出太初的形;落指,可让太易之力回归最纯粹的虚无。三千法则在太易面前,如孩童的涂鸦;生死之力在太易之中,不过是短暂的波澜。
太易境成。
缓缓睁开眼,五太之力在体内流转,从太素到太易,层层递进,却又浑然一体。此刻的禁忌法则,已与五太之境完美融合,成为一条直指本源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