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镜花”计划制造的迷雾在外部情报界持续发酵,为719厂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然而,厂区内部,“深渊”级别的压力并未消散,反而如同不断增压的深海,将所有的希望与焦虑都压缩到了“深羿”实验室那间绝对屏蔽的核心实验室内。

“伏羲”的临界点

第十八次实验捕捉到的那个纳秒级的“反向抖动”,如同在无尽的黑暗深渊中瞥见的一丝微光。它太微弱,太短暂,几乎被淹没在量子涨落的汪洋之中,但它确实存在。

季岚团队没有时间庆祝,他们如同最执着的掘金者,围绕着这丝微光,开始了近乎疯狂的挖掘与验证。实验被重复了上百次,参数被精细到飞秒和微开尔文的级别,探测器的灵敏度被推到理论的极限。

失败,失败,还是失败。那“反向抖动”仿佛只是一个幽灵,一个偶然的巧合,在严格的对照实验下销声匿迹。绝望的情绪再次如同冰冷的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那刚刚燃起的希望火苗彻底扑灭。

“我们可能……真的无法复现。”一位资深实验物理学家摘下护目镜,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挫败,“量子世界就是这样,它给你惊鸿一瞥,然后告诉你,那可能只是你的幻觉。”

苏桐紧咬着下唇,死死盯着屏幕上那条代表量子纠缠保真度的、近乎完美的平滑衰减曲线。她不相信那是幻觉。那种对数据的直觉,那种在庞杂噪声中捕捉到异常规律的敏感,是她作为顶尖研究员的基石。

“不,一定有什么我们忽略的变量。”她猛地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却闪烁着固执的光芒,“不是设备参数,不是环境干扰……也许是……激发模式本身蕴含的信息!”

她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假设:那个成功的非对称脉冲模式,其时间序列、强度变化,本身是否就携带了某种特定的“信息结构”?正是这种“信息结构”,而非单纯的能量强度,与量子系统产生了那微妙的相互作用?

这个想法将问题的复杂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意味着,“幽灵面纱”效应不仅仅是一种能量场,它可能是一种……编码工具。

信息的涟漪

方向一旦指明,后续的探索虽然依旧艰难,却终于有了清晰的路径。

理论团队开始将不同的非对称脉冲模式视为不同的“信息指令”,尝试用信息论的工具对其进行描述和分类。他们设计了一系列新的实验,不再盲目调整能量,而是系统地改变脉冲的“形状”——它的上升沿、下降沿、峰值分布,就像在调制一种承载信息的特殊波形。

这是一项极其枯燥且耗费心力的工作。每一次实验都需要重新校准整个系统,制备脆弱的量子态,然后注入精心设计的“信息脉冲”。

时间在失败与微小的调整中流逝。外部,“镜花”计划依旧在消耗着巨大的资源,迷惑着对手。内部,压力与期待交织,几乎让人窒息。

直到第三轮系统性实验的第十七次尝试。

当一种特定的、带有复杂混沌特征的脉冲序列被注入“幽灵面纱”效应发生器时,监控屏幕上,那条代表量子纠缠保真度的曲线,没有出现剧烈的抖动,而是……在原本应该指数衰减的曲线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持续了数微秒的“平台期”!

纠缠,被短暂地、稳定地“冻结”了!

实验室内,时间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数据被反复核对,背景噪声被严格扣除。结果确凿无疑!

“我们……我们做到了!”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声音颤抖,几乎要哭出来。

这不是偶然的抖动,这是可重复、可控制、可观测的效应!他们找到了一把钥匙,一把能够利用“幽灵面纱”效应,去微弱地影响、甚至“雕刻”量子态信息的钥匙!

“伏羲”初啼

这一突破性发现,立刻被上报给陈北玄。

看着实验报告和那清晰显示着“平台期”的数据图,陈北玄长久以来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真正意义上的、如释重负的笑容。这笑容很淡,却仿佛蕴含着足以劈开黑暗的力量。

“立刻成立‘伏羲’核心算法组。”他下达命令,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笃定,“以季岚、苏桐为首,整合所有相关力量。我们的目标不再是验证可能性,而是建立模型——建立‘信息化幽灵面纱效应’与‘宏观认知行为意图’之间的关联模型!”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方。夜色深沉,但他的眼中却倒映着未来的光芒。

“他们还在我们的‘镜花’迷雾中打转,试图理解我们如何‘看见’。”他轻声说道,仿佛在自言自语,“但他们永远不会想到,我们已经推开了下一扇门——一扇通往‘理解’的大门。”

“伏羲”计划,终于越过了最艰难的理论探索阶段,踏上了通往应用的征途。这把刚刚锻造出的、能够微弱影响量子信息的钥匙,虽然还粗糙,还弱小,却代表着一个全新的、足以颠覆一切现有认知战规则的方向。

深渊依旧黑暗,但那缕由执着与智慧点燃的光芒,已经刺破了最深沉的帷幕,照亮了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

持灯者们,在守护光明的同时,终于开始尝试,去理解阴影本身的语言。

真正的认知革命,由此拉开了序幕。而外界围绕着“镜花”的喧嚣与困惑,此刻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一场更高维度的较量,已经在无人知晓的实验室深处,悄然开始了它的初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