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翻书一样,一页页平淡地掀过。动物园的约定,因为林凡手头那个项目的尾款迟迟未能结清,暂时搁置了。阿桂问过两次,被苏晚晴用“等爸爸忙完这阵子”温柔地搪塞过去,小家伙虽有些失望,但很快被新买的拼图吸引了注意力。孩子的世界,烦恼来得快,去得也快。
梅雨季彻底过去了,天气转入盛夏的燥热。蝉鸣聒噪,阳光白晃晃的,晒得柏油路面发软。铺子里的空调日夜不停地运转,电费单上的数字让人心惊肉跳。林凡、赵磊、孙浩三人,穿着汗湿的t恤,围着一台出故障的服务器,空气里弥漫着汗味和机器散热的气味。生意不温不火,维持着基本的运转,但那种被无形天花板压着的憋闷感,始终挥之不去。
转机,发生在一个极其平常的暴雨夜。
那天晚上,林凡在铺子里加班调试一个新客户的系统,忙到很晚。窗外电闪雷鸣,暴雨如注,雨水疯狂地敲打着玻璃,街道上很快积起了水洼。等他处理完问题,已是深夜十一点多。雨势稍缓,但依旧淅淅沥沥。他锁好店门,撑开一把旧伞,冲进雨幕中。
公交早已停运,打车软件显示前面排了五十多人。林凡站在屋檐下,看着眼前迷蒙的雨夜和零星疾驰而过的车灯,心里有些烦躁。今晚怕是很难回去了。他给苏晚晴发了条信息,说雨太大,在店里将就一晚,让她别等。
收起手机,他叹了口气,准备折回铺子。就在这时,旁边一家24小时便利店的门被推开,暖黄的光线和空调的冷气涌出,一个穿着便利店制服、头发花白的老师傅提着两袋垃圾走出来,看到檐下的林凡,愣了一下,友善地点点头:“还没走啊?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进来坐坐避避雨吧?”
林凡道了谢,犹豫了一下,还是跟着走了进去。店里很干净,货架整齐,只有收银台传来轻微的收音机声响。老师傅放好垃圾,回到收银台后,继续擦拭着台面。林凡有些局促,买了瓶矿泉水,靠在窗边的立食区,看着窗外连绵的雨丝。
“这鬼天气,”老师傅主动搭话,声音温和,“看你从哪家电脑店出来?这么晚还忙啊?”
“嗯,有点活没干完。”林凡应道。
“自己当老板?”
“算是吧,小本生意。”
“不容易啊,”老师傅感慨,“我这店,开了十几年了,看着这条街上的店,开了关,关了关,像走马灯一样。能坚持下来的,都不容易。”
或许是雨夜的氛围让人放松,或许是积压了太久的心事需要倾诉,林凡和这位陌生的老师傅,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他没说太多细节,只含糊提到做点小企业管理软件,生意难做,竞争大。
老师傅擦完台面,给自己泡了杯浓茶,也给林凡倒了一杯。“喝点热的,去去寒气。”他推过茶杯,眼神透着阅尽世事的平和,“竞争哪都有。我这儿,对面马上要开家大超市,人都劝我赶紧把店盘了。我不盘。”
“为什么?”林凡接过热茶,手心传来暖意。
“开店啊,不光是卖东西。”老师傅指了指货架,“是卖个方便,卖个人情。老街坊晚上想买包烟,下楼走两步就到我这了。年轻人加班回来,能在我这吃碗热乎的关东煮。对面超市再大,没这个。”他顿了顿,看着林凡,“你做软件的,是不是也这个理?光技术好不行,得知道人家用的人,真正需要啥,愁啥。把那个小口子解决了,人家就认你。”
简单几句话,像一道微光,猝不及防地照进了林凡因焦虑而有些混沌的脑海。他一直纠结于技术不够顶尖、资金不够雄厚、竞争不够有优势,却似乎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解决最具体、最微小的痛点,创造不可替代的“方便”和“人情”。
“你看啊,”老师傅继续慢悠悠地说,“像我这种老店,最愁啥?不是没客人,是账乱!今天进了多少货,卖了啥,哪些快过期了,哪些利润高,心里一本糊涂账。有时候忙起来,价格都记错。要是有个特别简单、便宜的小软件,手机上一划拉就能记清楚,那就太好了。” 他笑着摇摇头,“不过我们这种小店,哪用得起你们那些高级货哟。”
轰隆一声! 林凡感觉脑子里有什么东西炸开了!一个被他长期忽略的、巨大而广阔的市场,就这样在一个雨夜,由一位便利店老师傅,轻描淡写地指了出来!数量庞大、信息化程度极低、需求简单明确、但对价格极其敏感的——全国成千上万的个体便利店、小超市、杂货铺!
他之前的“易管家”,客户多是小型加工厂、工作室,需求相对复杂。而便利店的管理,核心就是进销存,简单到极致!如果他能做出一款极其轻量、极简操作、按月付费(甚至按年付费,象征性收几十百把块钱)的微信小程序或超轻量App,专门解决这些“老师傅”们的记账烦恼……
林凡的心脏砰砰狂跳,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他猛地站起身,紧紧握住老师傅的手:“老师傅!谢谢您!太谢谢您了!” 他语无伦次,眼里闪着光。
老师傅被他的反应弄懵了,随即了然一笑,拍拍他的肩膀:“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慢慢来,别急。”
雨不知何时停了。夜空如洗,空气清新。林凡冲出便利店,深吸一口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他不再等车,大步流星地走在湿漉漉的街道上,脑海里已经飞速勾勒出产品的雏形:极简界面、扫码入库、手动录入销售、库存预警、利润一目了然……他甚至想好了名字,就叫 “小店宝”。
回到铺子,他毫无睡意,立刻打开电脑,疯狂地记录下刚刚迸发的灵感。赵磊和孙浩早已下班,空荡的铺子里,只有他敲击键盘的声音和窗外偶尔路过的车声。这一次,他感觉方向前所未有的清晰。这不是什么高大上的颠覆性创新,而是真正地俯下身去,解决最基层、最普遍、最被忽略的痛点。
凌晨,他给苏晚晴发了条信息:“晚晴,我好像……找到路了。”
几分钟后,手机亮了。苏晚晴回复,只有简短的三个字:“等你回。”
林凡看着那三个字,嘴角扬起一抹久违的、充满希望的笑容。雨夜的阴霾被一扫而空,前方,似乎有微光亮起。这光虽微弱,却清晰地照出了一条属于他的、踏实而广阔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