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杨建辉传 > 第245章 九月回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天晚上,他接到母亲的电话:你爸的腰伤又犯了,田里的稻子还没收完......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挂断电话后,他翻出手机里存着的家乡照片——金黄的稻田,蜿蜒的田埂,还有父亲站在田埂上抽烟的背影。

九月的一个周末,小杨辞工回到江西老家。推开院门,看见父亲正蹲在屋檐下修理农具,腰上缠着厚厚的绷带。母亲端出热腾腾的南瓜粥,絮叨着:你爸非要去收稻子,结果摔了一跤,现在走路都费劲。

爸,我回来帮忙。小杨放下行李,径直走向仓库。父亲抬起头,额头的皱纹在阳光下格外明显:你回来干嘛?城里工作不好找。

我辞了工作。小杨说得很平静。

什么?父亲手里的扳手一声掉在地上。

那天晚上,父子俩坐在院子里乘凉。父亲抽着旱烟,说:你爷爷当年就是种田的,后来我去了城里打工,现在你又回来了,这是不是又兜回去了?

小杨望着星空:爸,我觉得种田不是兜回去,是回家。

回到村里的第一天,小杨就遇到了难题。现代农机操作与目前传统的耕作方式存在巨大差异。他坚持要用收割机,父亲却坚持要人工收割,说机器会浪费粮食。

爸,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用手工?小杨指着田里轰鸣的收割机。

你懂什么!机器收的稻子,碎米多,卖不上价!父亲气得直跺脚。

最终,小杨妥协了,他跟着父亲学习手工收割的技巧。弯腰、握镰、割稻、捆扎,每一个动作都让他腰酸背痛。晚上躺在床上,他望着天花板,想起办公室里的空调和咖啡,突然有些怀疑自己的选择。

但第二天清晨,当他站在田埂上,看着朝阳从地平线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稻穗上,听着稻田里此起彼伏的虫鸣鸟叫,心中又涌起一股莫名的宁静。

小杨开始尝试将现代理念融入传统农业。他上网查资料,学习有机种植技术,说服父亲减少化肥使用量。父亲起初强烈反对,认为这是瞎折腾,但看到小杨种植的有机稻米在市场上卖出了高价,态度逐渐转变。

爸,你看,这种有机稻米,价格是普通稻米的三倍!小杨兴奋地举着手机给父亲看。

父亲接过手机,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终于吐出一句:还行,还行。

小杨还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通过电话销售家乡的农产品。起初,订单寥寥无几,但他没有放弃,不断优化产品包装,拍摄精美的产品照片,撰写吸引人的产品描述。渐渐地,订单多了起来,甚至接到了来自省外的订单。

2008年的秋天,小杨收获了回乡后的第一季稻谷。站在金黄的稻田里,他望着父亲欣慰的笑容,突然明白,自己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爸,明年我们再扩大点种植面积,试试种些特色品种。小杨说。

父亲点点头,眼中闪烁着认可的光芒:行,听你的。

夜晚,小杨躺在院里的竹床上,望着满天繁星,听着稻田里的蛙鸣,心中充满了踏实感。他不再怀念城市的霓虹,因为他知道,这里才是他真正的家。

2008年,对小杨来说,是人生转折的一年。他放弃了城市的工作,回到了家乡,重新扎根于土地。这一年,他经历了从城市到乡村的转变,从工人到农民的蜕变,从迷茫到坚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