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杨建辉传 > 第246章 年在武汉过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十一岁的冬天,小杨第一次独自在武汉过年。这座长江边的城市,在春节前夕褪去了平日的喧嚣,街道两旁的梧桐树挂着稀疏的枯叶,偶尔有零星的鞭炮声传来,提醒着人们年关将近。

小杨的出租屋位于汉口的老城区,窗外是斑驳的砖墙和晾晒的衣物。除夕那天,他起了个大早,像往年一样给父母打了电话。屏幕那头,母亲正忙着包饺子,父亲则在一旁贴春联,背景音里是电视里春晚的预热节目。

“妈,我这边一切都好,你们别担心。”小杨笑着举起手机,镜头扫过自己简陋的厨房——案板上摆着从超市买的速冻饺子和几样青菜。母亲在屏幕那头红了眼眶:“孩子,一个人在外,多穿点,别冻着。”

挂断电话后,小杨开始准备年夜饭。他打开手机,搜索“武汉本地人过年吃什么”,照着教程做了几道简单的菜:清蒸武昌鱼、藕汤、还有一道“全家福”杂烩。虽然味道不如母亲的手艺,但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时,他忽然觉得,异乡的年味也渐渐浓了起来。

傍晚,窗外开始响起零星的鞭炮声。小杨端着碗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江边的灯光一点点亮起。长江大桥上的车流像一条金色的丝带,在夜色中缓缓流动。他想起去年此时,自己还在家乡的院子里和朋友们放烟花,而此刻,他只能对着手机里父母发来的照片,默默许下心愿。

大年初一,小杨决定出门走走。他沿着江滩一路向东,想看看这座城市的春节模样。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关了门,但偶尔有几家小吃店还开着门,飘出热干面和豆皮的香气。

在江汉路步行街,他遇到了几个同样留校的大学生。大家围在一起,用手机放起了《恭喜发财》,跟着节奏跳起了舞。路过的行人笑着鼓掌,还有几个小朋友加入进来,蹦蹦跳跳地跟着哼唱。小杨忽然觉得,这种陌生的热闹,反而让他感到一种奇妙的归属感。

中午,他走进一家老字号餐馆,点了份三鲜豆皮和一碗藕汤。邻桌是一对老夫妻,正举着酒杯互相祝福。老人看见小杨一个人,便笑着招呼:“小伙子,一个人过年啊?来,和我们一起喝一杯!”小杨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接过了老人递来的酒杯。三杯酒下肚,他忽然眼眶发热,原来在异乡,也能遇到这样的温暖。

初三那天,武汉下起了小雨。小杨收到房东的通知,说楼下的水管爆了,需要暂时停水维修。他收拾好行李,决定去朋友家借住一晚。

雨中的武汉显得格外安静。他撑着伞,沿着解放大道慢慢走,路过一家书店时,他走了进去。书店里人不多,几个学生正坐在角落里看书。小杨挑了一本《江城》,坐在窗边的位置读了起来。书里写的是另一个异乡人的故事,而此刻,他忽然觉得,自己正和书中的主人公,在同一个时空里,感受着同样的孤独与温暖。

晚上,朋友家准备了火锅。大家围坐在桌边,聊着各自的故事。有人说起家乡的春节习俗,有人抱怨工作的压力,有人则计划着明年的旅行。小杨听着这些声音,忽然觉得,这个春节,虽然少了家人的陪伴,却多了许多意外的收获。

初五那天,雨停了。小杨回到出租屋,发现水管已经修好。他打开窗户,看着雨后初晴的武汉,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他拿起手机,给父母发了一条信息:“爸妈,我在武汉一切都好,你们放心。”

这个春节,小杨第一次独自在异乡度过。他学会了在超市里挑选年货,学会了在街头和陌生人聊天,也学会了在孤独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二十一岁的他,站在长江边,望着对岸的灯火,忽然明白:过年,不仅是为了团圆,更是为了在异乡的漂泊中,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

回望这个春节,小杨觉得,它就像一碗热腾腾的藕汤,初尝时有些苦涩,但回味时,却满是甘甜。而这份甘甜,将伴随他,走向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