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四年,春。
旅顺港,这个大华帝国北方的海军重镇,迎来了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清晨。
天还未亮,整个港口便已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码头上,人山人海,数十万百姓自发前来,他们要为帝国的勇士们送行。
海面上,一支前所未有、遮天蔽日的庞大舰队,正静静地停泊着,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
舰队的最前方,是两艘如山岳般雄伟的铁甲舰——“镇远”与“定远”。它们那黑色的、闪烁着金属冷光的巨大舰体,四座双联装305毫米主炮的炮口,如同凝视深渊的巨眼,无声地诉说着毁灭的力量。
在它们的身后,是四艘舰体修长、线条优美的“海靖级”装甲巡洋舰。它们是舰队的游骑兵,是撕裂敌人阵线的利刃。
再往后,是十艘体型庞大的专业补给舰,以及超过七十艘桅杆林立、同样加装了火炮的武装商船。
这支由近百艘舰船组成的“第三舰队”,将整个旅顺港挤得满满当当。它们的灰色涂装,在晨曦中连成一片,形成了一座漂浮在海上的钢铁之城。
舰队总司令张煌,一身崭新的上将军服,站在“镇远号”最为高大的舰桥上,目光扫过自己的舰队,心中豪情万丈。
一个月前,他还是一个对海军一窍不通的陆军将领。而现在,他将统帅这支帝国最强大的舰队之一,去征服一片未知的大陆。
他的身边,站着舰队副司令邓世昌。这位经验丰富的海军将领,将是他在海战中的左膀右臂。
“张帅,吉时快到了。”邓世昌提醒道。
张煌点了点头,目光投向码头。
码头的最高处,搭建起了一座祭天高台。帝国的皇帝,李信,亲临此地,为舰队壮行。
李信没有穿繁复的龙袍,而是一身干练的戎装,腰悬天子剑。他不需要任何华丽的辞藻来彰显威严,他站在那里,本身就是帝国意志的化身。
“吉时已到!”随着礼官一声高喊,鼓声雷动。
李信亲自接过内侍递来的一杯酒,走到高台边缘,面向大海,面向那支即将远征的舰队。
他的声音,通过格物院制造的扩音设备,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港口,传入了每一名士兵和百姓的耳中。
“朕的勇士们!”
“在你们的前方,是三万里的浩瀚波涛,是未知的风暴与险阻。”
“在你们的背后,是四万万的大华同胞,是你们的父母妻儿,是帝国的荣耀与期望!”
“此去,你们不是侵略者,不是强盗!”
“你们是文明的使者,是秩序的守护者!你们是复仇的利剑,是天威的化身!”
“你们要用你们的枪炮,去告诉那些在新大陆上肆虐的豺狼,这片天下,有规矩!你们要用你们的鲜血和勇气,去为一个被欺凌的民族,讨回公道!”
“朕,在长安,为你们温酒!”
“朕的百姓,在故乡,等你们凯旋!”
李信说完,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然后猛地将酒杯掷于地上!
“啪!”
清脆的碎裂声,如同吹响了出征的号角。
“大华万岁!陛下万岁!”
码头上,数十万百姓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无数的士兵,在战舰上,激动得热泪盈眶。
张煌拔出指挥刀,直指苍穹,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他作为舰队司令的第一道命令:
“第三舰队,拔锚!启航!”
“呜——呜——”
“镇远号”的汽笛,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巨大的铁锚被缓缓绞起。紧接着,整个舰队的汽笛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黑色的浓烟,从一根根巨大的烟囱中喷涌而出,遮蔽了半边天空。
庞大的舰队,开始缓缓驶离港口。
“镇远号”率先驶出,它那巨大的舰体,劈开海浪,在海面上留下一道长长的白色航迹。
“定远号”紧随其后。
四艘“海靖级”巡洋舰,如同忠诚的卫士,分列两翼。
庞大的商船队,则在补给舰的带领下,形成了壮观的后队。
舰队经过码头时,无数的百姓将手中的鲜花、手帕、食物,扔向战舰,为他们的子弟兵送上最后的祝福。
张煌站在舰桥上,向着岸上的李信,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李信微微颔首,目送着他的舰队,一点点消失在海平线的尽头。
舰队驶入深海,开始组成远航队形。
“镇远”与“定远”居中,如同移动的堡垒。四艘巡洋舰在舰队前方和两翼数百海里的范围内,展开了扇形侦察警戒线。补给舰和商船,则被保护在舰队的最中心。
在“镇远号”的舰桥指挥室里,那截来自美洲的、属于印第安男孩母亲的腿骨,被郑重地安放在一个玻璃罩中,摆在海图桌最显眼的位置。
它将时刻提醒着这支舰队的每一个人,他们为何而来。
男孩石风,以及另外四名印第安人,也被安排在了“镇远号”上。他们将作为向导,和这场复仇之战的见证者。
石风站在舷窗边,看着身后越来越远的陆地,眼中没有丝毫留恋。他的目光,投向遥远的、太阳升起的东方。
他知道,在那片海的尽头,就是他的故乡,也是他仇人所在的地狱。
舰队,如同一个庞大的钢铁生命,以十二节的经济航速,坚定地向着东方航行。它们将沿着冰冷的北太平洋暖流,去触碰那片大陆的海岸线。
没有人知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怎样一场血与火的洗礼。
但当绣着金色巨龙的旗帜,第一次从东方,出现在新大陆的天际线时,历史的轨迹,注定将被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