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107章 清河镇勘田定归属,江南道巡按查隐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7章 清河镇勘田定归属,江南道巡按查隐产

兖州清河镇的田埂上,周明蹲下身,指尖划过脚下的黑土——这是最肥沃的上等田,却被孙家圈在高墙内,佃户们只能在周边贫瘠的土地上耕种。勘田队的文书正拿着丈量绳,沿着田埂一步步测量,在册子上标注“孙家占田,东至柳林,西至河沟,共计八十顷”。

孙老爷站在远处的门楼里,看着勘田队的动作,脸色铁青。他身边的管家低声道:“老爷,不如派人去帝都疏通疏通?听说新政的吏治司柳大人,以前也是世家出身,或许能讲些情面。”

“讲什么情面!”孙老爷咬牙道,“秦峰在徐州刚抓了王大人,柳若璃的巡按御史已经到了江南,现在去疏通,就是自投罗网!”他盯着田埂上的周明,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让佃户们去闹,就说勘田队要夺他们的地,看他们还敢不敢测!”

没过多久,十几个佃户就哭哭啼啼地跑到田埂上,围着周明下跪:“大人,别丈量了!这田是孙老爷的,我们租种了几十年,要是被收走,我们就没活路了!”

周明扶起为首的老农,语气温和:“老丈,陛下推行均田令,不是要夺你们的地,是要把世家多占的田分给没田的人。你们租种孙家的田,要交五成租子,若是分了田,只交一成田赋,日子只会更好!”

老农愣了愣,不敢相信:“真……真的?”

“当然是真的。”周明拿出民生司的布告,念给佃户们听,“凡无田者,每人可分三亩地,官田免租三年,私田按亩交赋,绝不许世家再收重租。”

佃户们听了,脸上的担忧渐渐变成了期待。孙老爷在门楼里看得清楚,气得浑身发抖,却再也不敢派人去闹——佃户们的心已经偏向了新政,再闹只会引火烧身。

三日后,周明带着勘田册回到帝都民生司。苏瑶看着册上“孙家实占田一千二百顷,远超朝廷规定的三百顷”的记录,沉声道:“按均田令,超出部分全部收回,分给清河镇的无田佃户。另外,让吏治司派御史去兖州,查孙家这些年强占田亩的罪证。”

与此同时,江南苏州府的巡按衙署内,李雪正对着一堆家产册发愁。苏州知府王怀安上报的家产是“田五十顷,银三百两”,可她派去暗访的人传回消息,王怀安在城外有三座庄园,藏银不下五万两。

“王知府,这就是你的家产册?”李雪将册页扔在桌上,语气冰冷。王怀安脸上堆着笑:“李御史,下官句句属实,绝无隐瞒。”

李雪冷笑一声,拿出暗访记录,念道:“城西‘静心园’,占地十顷,园内珍宝无数;城南‘望湖庄’,藏银三万两;城东‘归田园’,租给商户每年收租银五千两——这些,怎么没出现在你的家产册上?”

王怀安的脸色瞬间惨白,双腿一软,跪倒在地:“李御史饶命!是下官糊涂,一时鬼迷心窍,隐瞒了家产!”

“糊涂?”李雪道,“按新政律,官员瞒报家产,以贪腐论罪。来人,把王怀安押起来,查抄他的所有家产,多余的田亩收回,银两充作地方粮储!”

士兵们上前,将王怀安押了下去。李雪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明白——江南是世家与贪官的聚集地,苏州只是第一站,接下来的路,还很长。

傍晚时分,李雪的急信送到了帝都吏治司。柳若璃看着信,对林婉儿道:“苏州的案子办得好,让李雪继续查下去,不管是知府还是世家,只要触犯新政律,就绝不姑息。”

林婉儿点头,又递来一封来自徐州的信:“张恒说,徐州的官员们都主动补交了隐瞒的家产,连以前不敢管的恶霸,都被百姓举报了,现在徐州的治安好了很多。”

“这就是巡按御史的作用。”柳若璃道,“不仅要查贪官,还要让百姓知道,新政是为他们做主的。”

此时的兵备司冶铁工坊,陈武正拿着一块新炼出的铁锭,脸上露出笑容。秦峰从徐州回来,身后跟着几个铁匠匠人:“陈将军,这些匠人懂改良冶铁炉,按他们的方法,一座炉子一天能炼出两百斤铁,比以前多了三倍!”

陈武拍了拍匠人的肩膀:“好!只要能炼出好铁,我给你们涨工钱,还让你们进军器监,专门负责改良兵器!”

匠人们激动得连连道谢——他们以前在铁匠铺只能勉强糊口,现在不仅能施展手艺,还能为朝廷效力,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夜色渐深,帝都的三司衙署依旧灯火通明。民生司在整理兖州的勘田册,吏治司在汇总江南的查案记录,兵备司在研究新的冶铁炉图纸——新政的齿轮,在解决一个个阻碍后,正朝着既定的方向,稳步前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