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凡人吴普同 > 第46章 安家东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子在绿源公司平稳而充实地流淌着,如同实验室里那些缓缓滴定的试剂,精确而又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节奏。吴普同很快便度过了最初那种手足无措的适应期,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步调。

他的主要工作,正如周经理所安排的,是熟悉。熟悉绿源公司现有的几款核心产品——主要是针对不同产奶阶段奶牛的精料补充料和一款核心预混料。他拿着厚厚的产品说明书和配方单(当然是基础版本),对照着大学时学过的《动物营养学》和《饲料学》教材,一点点地剖析、理解。为什么这个阶段的料蛋白水平要设定在这个范围?那种原料的添加是基于什么考虑?膨化大豆和豆粕在应用上有什么细微差别?过瘤胃蛋白的保护原理和效果如何评估?

他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更开始尝试结合自己在红星厂积累的生产经验进行思考。在红星厂,他更多的是关注“如何生产出来”以及“生产出来的物理指标是否合格”,而现在,他开始逆向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以及“这样的设计在生产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

比如,他发现绿源某款泌乳高峰期料为了追求更好的适口性和能量浓度,使用了较多的糖蜜和脂肪粉。这在学校理论和营养需求上是合理的,但吴普同根据在红星厂的经验知道,糖蜜添加量过高容易导致饲料发粘,影响制粒效率和颗粒耐久性;而脂肪粉添加不当,不仅容易在混合环节分离,造成均匀度问题,还可能影响后续制粒的糊化效果。

他并没有贸然提出质疑,而是先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确认了自己的判断,然后在一个周经理不太忙的下午,拿着产品说明和生产记录,以一种请教和探讨的语气,向周经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周经理,我看了咱们这款‘高产宝’的配方和最近几个批次的生产记录,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想跟您探讨一下。”吴普同语气谨慎,“配方里糖蜜和脂肪粉的水平都比较高,从营养角度肯定是为了满足高峰期能量需求。不过我在红星厂的时候遇到过类似情况,糖蜜超过某个比例,容易导致调制器粘壁,清理起来很麻烦,而且颗粒冷却后硬度会下降,粉化率可能会升高。脂肪粉这边,如果混合时间或者剪切力度不够,也容易分布不均。我看咱们上个月有个批次的成品检测,粗脂肪指标的变异系数好像稍微偏大了一点,不知道是不是跟这个有关……”

他边说边指着记录上的数据,没有直接说配方不好,而是从生产工艺实现的角度,指出了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已经隐约显现的问题。

周经理听着,眼神从最初的随意逐渐变得专注,他扶了扶眼镜,仔细看了看吴普同指出的数据和记录,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小吴,你观察得很仔细,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也隐约注意到了,但没像你这样结合生产经验分析得这么透彻。确实,理论和实践有时候就是会打架。你提的这点非常重要!”

没过两天,刘总来实验室,周经理特意把吴普同的这个发现和分析和刘总汇报了。刘总听后,拍了拍吴普同的肩膀,赞赏道:“好啊!小吴!这就叫理论联系实际!咱们搞研发的,不能光蹲在实验室里拍脑袋,就得像你这样,能把配方设计和实际生产拧到一股绳上!这个意见提得好,老周,咱们下来研究一下,看看怎么优化一下,既保证营养效果,又便于生产,保证质量稳定。”

这种认可,并非来自升职加薪,而是源于专业上的尊重和价值体现,让吴普同心里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他在绿源的工作,就这样在一种积极、开放、被鼓励思考的氛围中,顺利地开展起来。没有红星厂那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论资排辈的压力,他感觉自己的专业能力仿佛找到了适宜的土壤,正在悄悄地生根发芽。

工作顺心,生活环境也比红星厂的集体宿舍好了太多。但住在公司宿舍,终究还是有些不便。毕竟是在厂区,离市区远,生活配套设施少,想和马雪艳见面,或者自己周末想出去逛逛,都得折腾好一阵子。而且,毕竟是集体环境,私密性总归差一些。

这天周末,他约了在保定工作的王小军出来吃饭。两人在东郊一家小饭馆碰头,点了几个小菜,几瓶啤酒。自从吴普同换了工作,两人见面的次数反而多了些,因为都在东郊这片。

几杯啤酒下肚,话匣子就打开了。吴普同说起现在工作挺顺心,就是住在厂里有点不太方便。

王小军一听,立刻感同身受地一拍大腿:“嗨!别提了!我也正琢磨这个事呢!我们那厂子宿舍,跟你们以前红星厂差不多,乱哄哄的,晚上想安安静静看会儿书都难。而且离市区也远,谈个对象约个会,跟长征似的。”

他灌了一口啤酒,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说:“普同,我最近正寻摸着在外面租个房子呢。一个人租吧,负担有点重,而且空落落的也没意思。咋样?咱俩合租一个?找个离市里近点,交通也方便的地儿?”

这个提议让吴普同心中一动。和王小军合租?这倒是个好主意!两人是发小,知根知底,脾气也合得来,在一起互相有个照应。而且合租能分摊房租,经济压力也小很多。

“行啊!”吴普同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这个主意好!咱俩一起找,找个两居室的。”

“那就这么说定了!”王小军也很高兴,“我这边认识几个中介,也常在信息栏上看,有消息我马上通知你,咱们一起去看房!”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接下来的一周,王小军果然发动了他的关系网,不断地筛选房源信息。他办事利索,目标明确:位置要在东郊靠近进入市区主干道的地带,不能太偏僻;房子要两居室,基本家具得有,干净整洁;租金要控制在两人能承受的范围内。

几天后,王小军兴冲冲地给吴普同打来电话:“普同!找到个不错的!在裕华路那边的一个老小区,五楼,没电梯,但是位置好,出门就是公交站,去哪都方便。两室一厅,房东说家具家电都齐全,看着也挺干净。关键是租金合适!下午有没有空?一起去看看?”

“有空!我跟我经理说一声,下午过去!”吴普同立刻答应。

下午,吴普同请了两个小时的假,按照王小军给的地址找了过去。那是一个九十年代建的老小区,红砖外墙,看起来有些岁月感,但绿树成荫,生活气息很浓。确实如王小军所说,小区门口就是公交站牌,好几路公交车都能直达市中心和东郊各个方向。

爬上五楼,王小军和中介已经等在门口了。房东是个六十多岁的大妈,看起来很和善。打开门,一股老房子特有的、略带潮湿的气味扑面而来,但并不难闻。房子是标准的南北通透两居室,客厅不大,但光线很好。地面是旧的瓷砖,但擦得很干净。墙壁有些泛黄,但没有明显的污渍和破损。简单的木质沙发、茶几、电视柜,虽然旧,但擦拭得一尘不染。两个卧室都不大,各放着一张床、一个衣柜和一张书桌。厨房和卫生间也很小,但灶具、热水器、马桶、淋浴喷头都具备,功能齐全。

“怎么样?”王小军用眼神询问吴普同。

吴普同里里外外又看了一遍。房子确实老旧,面积也不大,但贵在位置方便,干净整洁,基本的生活需求都能满足。最重要的是,它给人一种“家”的感觉,一个可以独立支配、完全属于自己和朋友的私密空间。这比住在集体宿舍,感觉要好上太多了。

“我觉得行。”吴普同对王小军点点头,然后又礼貌地问房东大妈,“阿姨,这房子我们挺满意的,租金能再稍微便宜点吗?我们两个都是刚工作没多久的……”

经过一番友好的讨价还价,最终以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价格敲定了下来。签了简单的租赁合同,付了押金和第一个月的租金,拿到了钥匙。握着那串冰凉的钥匙,吴普同和王小军相视一笑,都有一种拥有了自己一方小天地的兴奋感。

接下来就是搬家。两人的行李都不多。吴普同从绿源宿舍收拾好自己的编织袋和公文包,王小军也从他们厂宿舍收拾了几大包东西。在一个周末,两人借了王小军同事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吭哧吭哧地把所有家当都搬到了裕华路这个五楼的小家。

搬家是累的,尤其是爬五楼,几个来回下来,两人都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心情却是愉悦的。看着堆在客厅中央的行李,看着这个虽然空空荡荡但却完全属于他们的空间,一种创造的欲望和安顿下来的踏实感油然而生。

“先歇会儿,累死老子了!”王小军一屁股坐在蒙着灰尘的沙发上,扯着衣领扇风。

“嗯,歇会儿再收拾。”吴普同也靠在墙边,打量着这个新家。

休息够了,两人开始动手布置。先是彻底的大扫除。打水,擦桌子,拖地,清洗厨房和卫生间的每一个角落。灰尘被清除,玻璃被擦亮,整个屋子仿佛都焕然新生。然后是根据两人的习惯和喜好摆放家具。客厅的沙发怎么摆,电视柜放哪里,卧室的床怎么放更舒服……每一个决定,都带着当家作主的新鲜感。

吴普同把自己的书整齐地码放在卧室的书桌上,把几件常穿的衣服挂进衣柜。王小军则把他心爱的吉他靠在了墙角,还不知从哪弄来一张旧的世界地图贴在客厅墙上,美其名曰“胸怀世界”。

忙活了大半天,到了傍晚,这个小家终于初具模样。虽然简陋,但干净、整洁,充满了生活气息。两人累得瘫倒在沙发上,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

“总算有个像样的窝了!”王小军感慨道,递过来一支烟。

吴普同接过烟,却没有点燃,他望着窗外,脸上带着满足而平和的笑容:“是啊,有个窝了。”

这里,不仅是他在保定的一个落脚点,更是他结束漂泊感、真正开始独立生活的一个象征。工作和生活,似乎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新的环境,新的同事,新的业务,现在又有了新的、与好友共同经营的小家。吴普同感到,自己的人生,在经历了之前的迷茫与挣扎后,终于驶入了一条虽然依旧充满未知,但却看得见风景、感受得到希望的新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