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 第222章 残瓷铸钟,铃入碎脊不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2章 残瓷铸钟,铃入碎脊不折

泉州官窑的窑门裂开道缝,像道淌血的伤口。管事跪在碎瓷堆里,手指抠着地上的釉彩,那本是“四海升平”瓷瓶的缠枝纹,如今碎成星星点点。“火门被人动了手脚,”他声音发颤,“窑温突然窜高,瓷器全炸了,连个完整的碗底都没剩下。”

东方澈的玄靴踩在碎瓷上,发出细碎的响。残片的冰裂纹在晨光里像无数道闪电,映着他眼底的沉。“万国海商大会还有十日,”他捡起块带龙纹的残瓷,釉色依旧莹润,“重烧来不及,但碎了的,未必就没用。”

慕容芷的鲛绡裙扫过碎瓷堆,裙角沾着片青釉。她是特邀的海商代表,腕间的金铃随步履轻响,那是慕容氏号令船队的信物。“碎瓷能做什么?”她指尖划过一道锋利的裂痕,“补不上,粘不牢,连铺路都嫌硌脚。”声音里带着海商惯有的精明,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

工部大匠捧着铜钟的图纸,手抖得像秋风里的叶。“瓷土熔点低,混在铜里会炸,”他盯着熔炉的火,“就算侥幸成了,也会有气孔,敲不响的。”可当他看到东方澈将残瓷扔进小火炉,瓷片竟融成了七彩的浆,突然闭了嘴——那颜色,比任何琉璃都艳。

熔铸的消息传开,暗害官窑的势力又动了。夜里,有人往熔炉里扔铁渣,被巡逻的玄甲卫逮个正着。审出来的供词,指向三股海上势力,其中就有慕容氏的死对头。慕容芷听着消息,金铃在袖中响了响,没人看见她何时换了条普通的银镯。

开炉铸钟那天,海风裹着咸腥味扑在脸上。精铜先熔,金红色的铜水在炉里翻涌,像条被困的火龙。接着是碎瓷,一筐筐倒进另一座炉,烧了三天三夜,终于化成七彩琉璃浆,泛着奇异的光。“该合炉了,”大匠的声音抖得厉害,“成败在此一举。”

就在此时,慕容芷动了。她赤足踏过滚烫的地面,鞋底被灼得冒烟也没停。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她已扬手将腕间金铃掷进熔炉——那枚刻着海浪纹的金铃,是她十五岁接掌船队时,父亲亲手给的。

“叮——”清脆的铃响被炉火吞没,只在七彩瓷浆里留下一点金光,旋即消失。慕容芷转身,裙角的青釉碎片掉在地上,声音清越:“金铃融了,能让钟声里多些海的回响。真器碎了也不要紧,别折了脊梁就行。”

东方澈看着她空着的手腕,突然想起上次查慕容氏的账,发现他们偷偷资助过被海匪迫害的渔民。“她的铃,不是为自己扔的。”他对殷照临低语,后者正盯着熔炉里渐渐融合的铜与瓷,“是为所有在海上讨生活的人。”

取钟那天,整个泉州港都静了。当巨大的钟体从范中吊出来时,连海风都停了——青铜的钟骨沉得像座山,外面裹着的七彩瓷釉却轻得像层雾,冰裂纹在釉面纵横交错,像极了被风浪撕裂又拼起来的海图。钟钮是旭日从浪里升起的样子,每一道浪纹里,都藏着细碎的金芒,是那枚金铃的魂。

万国海商大会开幕,“碎海平波钟”悬在最高的幡杆上。东方澈执槌的手,映着钟身的七彩光。有个波斯商人凑近看,突然惊呼:“这裂纹里有光!像真主的启示!”旁边的扶桑使者则对着钟鞠躬,说这是“破碎的圆满”。

钟声响起的刹那,所有声音都停了。“咚——”第一声沉得像深海的雷,震得人胸口发颤;第二声却清越起来,带着瓷釉的脆和金铃的亮;到第三声,竟有了海浪拍岸的韵律,层层叠叠,漫过整个港口。

暗害官窑的那几艘船,正在外海观望。钟声传来时,不知为何,船身突然晃了晃,像是被无形的浪打了。船长望着泉州港方向,那里的钟声还在响,七彩的钟影在阳光下格外刺眼。“回航吧,”他突然下令,“这钟,不是给我们听的,是给我们看的——碎了都能这么响,咱斗不过。”

慕容芷站在人群外,听着钟声里藏着的金铃余韵,突然笑了。她想起父亲说的,海商的本分不是抢,是通。这口钟,碎过,烧过,融过,最后却能纳所有海的声音,比任何完整的瓷瓶都有力量。

东方澈撞完钟,将槌递给慕容芷。“你来试试?”他的声音里有了笑意。慕容芷接过槌,掂了掂,奋力撞下去。钟声再次响起,这次,所有人都听出了里面的海味,咸咸的,却很踏实。

“这钟会一直挂着,”澈儿望着远方的帆影,“让所有来的海商知道,大靖不怕碎,碎了能重融;也不怕风浪,风浪里能开出花。”

后来,有个老匠人在钟底座刻了行字:“碎而不折,方为真器”。往来的海商路过,都会摸一摸那行字,像在摸自己的骨气。而那口钟,在海风里挂了许多年,钟声里的金铃响,瓷釉光,青铜沉,还有那永不消失的冰裂纹,成了泉州港最特别的风景——告诉每一个人,破碎不是终点,是重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