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纪九,起止公元500年(庚辰年),共一年。
永元二年(公元500年,庚辰年)
春天,正月,举行朝会,皇帝吃完饭才出来。朝贺刚结束,马上就回殿西边睡觉去了。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百官一直在那陪着,一个个饿得不行,站都站不稳。好不容易等皇帝起来参加宴会,匆匆忙忙就结束了。
乙巳日,北魏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景明。
豫州刺史裴叔业听说皇帝老杀大臣,心里慌得一批。他登上寿阳城,望着北边的肥水,对部下说:“你们想不想富贵啊?我有办法!”等到被任命为南兖州刺史,他又不太乐意往内地调。正好这时候陈显达造反了,裴叔业派司马辽东人李元护带兵去救建康,其实就是两边都不想得罪,骑墙观望。陈显达失败后,李元护就带兵回来了。朝廷怀疑裴叔业有二心,裴叔业也派人去打探建康那边的消息,这么一来,大家就更怀疑他了。裴叔业哥哥的儿子裴植、裴飏、裴粲都在宫里当直阁,他们害怕得很,就扔下老妈跑到寿阳,劝裴叔业说朝廷肯定会来袭击,得早点想办法。徐世檦等人觉得裴叔业在边境,要是逼急了他可能会拉北魏帮忙,朝廷一时半会也拿他没办法,就跟皇帝说派裴叔业的同宗中书舍人裴长穆去传达旨意,允许他继续留任豫州刺史。但裴叔业还是又担心又害怕,裴植等人又不停地劝他。
裴叔业就派亲信马文范到襄阳,问萧衍怎么才能自保,说:“现在天下局势大家都懂,我感觉自己怕是要凉。不如向北投靠北魏,起码还能弄个河南公当当。”萧衍回复说:“现在那些小喽啰掌权,哪能顾得了那么远!你要是犹犹豫豫,肯定啥都干不成。你应该先把家人送回京城,安抚一下朝廷。要是朝廷真逼得太紧,你就带两万步兵骑兵直接杀出横江,截断他们的后路,这样天下的事,一下子就搞定了。要是你投靠北魏,他们肯定会派人来代替你,给你河北一个州,到时候河南公还能保住吗?这么一来,你再想回南方就没指望了。”裴叔业听了还是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就先把儿子裴芬之送到建康当人质,同时也派人去问北魏豫州刺史薛真度,打听投靠北魏这事儿靠不靠谱。薛真度劝他早点投降,说:“要是等事情逼到眼前才来,那功劳就小,赏赐也少。”两人还多次派人秘密通信,互相呼应。建康那边一直传言裴叔业要造反,裴芬之害怕了,又跑回寿阳。裴叔业没办法,就派裴芬之和女婿杜陵人韦伯昕带着奏表投降北魏。丁未日,北魏派骠骑大将军彭城王元勰、东骑将军王肃率领十万步兵骑兵去接应;任命裴叔业为使持节、都督豫、雍等五州诸军事、征南将军、豫州刺史,封兰陵郡公。
庚午日,皇帝下诏讨伐裴叔业。二月丙戌日,任命卫尉萧懿为豫州刺史。戊戌日,北魏任命彭城王元勰为司徒,兼任扬州刺史,镇守寿阳。北魏派大将军李丑、杨大眼带领两千骑兵进入寿阳,又派奚康生带领一千羽林军火速赶过去。杨大眼是杨难当的孙子。
北魏军队还没渡过淮河,己亥日,裴叔业就病死了。他的手下很多人想推举司马李元护管理州里的事务,商量了一两天都没定下来。前建安戍主安定人席法友等人觉得李元护不是本地人,怕他有别的心思,就一起推举裴植管理州里事务。他们对外隐瞒裴叔业的死讯,各种指令安排都由裴植说了算。奚康生到了之后,裴植才打开城门放北魏军队进来,城里仓库的钥匙,都交给了奚康生。奚康生召集城里的老人,宣读诏书安抚并赏赐他们。北魏任命裴植为兖州刺史,李元护为齐州刺史,席法友为豫州刺史,军主京兆人王世弼为南徐州刺史。
巴西有个叫雍道曦的家伙,聚集了一万多人,逼近巴西郡城,巴西太守鲁休烈只能坚守城池。三月,刘季连派中兵参军李奉伯带领五千人去救援,和巴西郡的士兵一起攻打雍道曦,把他给杀了。李奉伯还想接着去攻打郡东边其他的反贼,涪县县令李膺劝他说:“现在士兵懒散,将领骄傲,带着这种状态去冒险,可不是啥好主意,不如缓一缓,再想想别的办法。”李奉伯不听,带着所有的人进了山,结果大败而归。
乙卯日,朝廷派平西将军崔慧景带领水军去讨伐寿阳。皇帝清场后,出城到琅邪城送他。皇帝穿着军装坐在城楼上,把崔慧景叫到跟前,让他一个人骑马进到包围圈里,身边一个随从都不许带。两人就说了几句话,崔慧景就告辞走了。崔慧景出来后,心里可高兴了。
豫州刺史萧懿带领三万步兵驻扎在小岘,交州刺史李叔献驻扎在合肥。萧懿派副将胡松、李导士带领一万多人驻扎在死虎。骠骑司马陈伯之带领水军沿着淮河逆流而上,逼近寿阳,在硖石驻扎。寿阳的老百姓很多都想着响应南齐这边。
北魏的奚康生在城里稳定局势,关闭城门一个月,援军才到。丙申日,彭城王元勰、王肃攻打胡松、陈伯之等人,把他们打得大败,接着进攻合肥,活捉了李叔献。统军宇文福对元勰说:“建安是淮南的重要城镇,是双方的交通要道,拿下它,义阳就好打了;拿不下,寿阳就危险了。”元勰觉得有道理,就让宇文福去攻打建安,建安戍主胡景略绑着自己出城投降。
己亥日,北魏皇帝的弟弟元恌去世。崔慧景从建康出发的时候,他儿子崔觉是直阁将军,两人秘密约定好了。崔慧景到了广陵,崔觉就跑过去跟他会合。崔慧景过了广陵几十里后,召集各位军主说:“我受三代皇帝厚恩,又被托付重任。现在小皇帝昏庸狂妄,朝廷乱成一锅粥。国家危难之时,我们不站出来,更待何时?我想和各位一起干件大好事,稳定国家,怎么样?”大家都纷纷响应,于是崔慧景带兵返回广陵。司马崔恭祖守着广陵城,打开城门放他们进去。皇帝听说这事儿后,壬子日,给右卫将军左兴盛符节,让他统领建康水陆各路军队去讨伐崔慧景。崔慧景在广陵停留了两天,就召集人马渡江。
【内核解读】
永元二年(公元500年),这一年的历史舞台上各方势力的角逐充满了戏剧性与转折性,诸多事件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
南齐宫廷之中,皇帝萧宝卷行事荒唐至极。元会之时,他进食后才姗姗来迟,朝贺仪式匆匆结束后便回殿休息,让百官从巳时一直等到申时,众官员饥肠辘辘、疲惫不堪。如此荒诞的行径,尽显其昏庸本色,也预示着南齐朝廷的摇摇欲坠。萧宝卷在位期间,频繁诛杀大臣,使得朝堂上下人人自危,政治氛围恐怖压抑。豫州刺史裴叔业因此内心惶恐不安,面对朝廷任命他为南兖州刺史,他不愿内徙,已然萌生出异心。在陈显达谋反之时,裴叔业更是首鼠两端,虽派司马李元护出兵救援建康,实则观望局势。此后,朝廷对他的怀疑日益加深,而其侄子裴植等人又不断劝说他早做打算。裴叔业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处境下,试图寻求自保之策,他先是向萧衍询问应对之法,后又与北魏方面暗中联络。最终,他派遣儿子裴芬之到建康为人质,同时又与北魏豫州刺史薛真度商议投降事宜,在反复权衡与犹豫之后,他还是决定投降北魏,这一决策瞬间改变了淮南地区的政治军事格局。
北魏在这一年也有着诸多重要举措。年初,北魏宣布大赦天下,并改元景明,显示出宣武帝元恪试图开启一个全新政治局面的决心。当裴叔业表达出投降意愿后,北魏迅速做出反应,派遣骠骑大将军彭城王元勰、东骑将军王肃率领十万大军前往接应,同时对裴叔业委以重任,封其为兰陵郡公。北魏积极接纳裴叔业的投降,旨在拓展自身势力范围,加强在淮南地区的影响力,为日后的军事行动和政治扩张创造有利条件。这一时期,北魏在宣武帝的统治下,国力较为强盛,对南方的领土一直有所觊觎,裴叔业的归降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契机。
南齐朝廷得知裴叔业叛变后,迅速做出反击。庚午日,朝廷下诏讨伐裴叔业,二月丙戌日,任命卫尉萧懿为豫州刺史,意图挽回淮南地区的局势。同时,朝廷还派遣平西将军崔慧景率领水军前往寿阳征讨。然而,崔慧景却心怀异志,在出征途中便与儿子崔觉密谋反叛,他召集诸军主,以幼主昏狂、朝廷败坏为由,煽动众人响应他推翻现有朝廷,重建社稷。于是,崔慧景回军广陵,并得到了司马崔恭祖的支持,随后渡江向建康进军。这一系列变故使得南齐内部局势愈发混乱不堪,朝廷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考验,军事行动的接连失利以及将领的倒戈,让南齐的统治摇摇欲坠。
在军事交锋方面,豫州刺史萧懿率领三万步军屯驻小岘,交州刺史李叔献屯驻合肥,他们派遣裨将胡松、李导士率领一万多人屯驻死虎,骠骑司马陈伯之则率领水军溯淮而上,进逼寿阳,驻扎在硖石。寿阳当地的百姓和士人大多谋划响应南齐军队。而北魏方面,奚康生在寿阳城中坚守一个月,成功抵御了南齐军队的攻势,等待援军到来。之后,彭城王元勰、王肃出击,大破胡松、陈伯之等人的军队,还进攻合肥,生擒李叔献,展现出北魏军队强大的战斗力和军事指挥能力。此外,统军宇文福向元勰建议攻打建安,认为建安是淮南的战略要地,元勰采纳了这一建议,最终建安戍主胡景略出城投降,北魏进一步巩固了在淮南地区的势力。
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永元二年的历史充满了变数与动荡。南齐朝廷因皇帝的昏庸残暴,导致内部矛盾激化,官员离心离德,在面对外部军事威胁和内部叛乱时,显得应对乏力。而北魏则凭借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强大的军事实力,积极把握机遇,拓展势力范围,在南北对峙中逐渐占据上风。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为后续历史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也深刻影响了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版图和历史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