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元年(公元498年,戊寅年)
春天,正月初一癸未日,朝廷宣布大赦天下。
朝廷打算给中军将军徐孝嗣加官开府仪同三司,徐孝嗣坚决推辞。
北魏将领李佐攻打新野,丁亥日,把新野攻下来了,抓住了刘思忌,问他:“现在想投降不?”刘思忌说:“我宁愿做南朝的鬼,也不做北朝的臣子!”于是李佐就把他杀了。这事儿让沔水以北地区大为震动。戊子日,湖阳守将蔡道福,辛卯日,赭阳守将成公期,壬辰日,舞阴守将黄瑶起、南乡太守席谦,都陆续往南逃跑。黄瑶起被北魏抓住,北魏皇帝把他赏给了王肃,王肃把他切成小块吃了。乙巳日,朝廷命令太尉陈显达去救援雍州。
南齐皇帝身体有病,又觉得亲近的亲属势力弱小,就忌惮齐高帝、齐武帝的子孙。当时齐高帝、齐武帝的子孙还有十个王,每个月初一和十五进宫朝拜,皇帝回到后宫就会叹气说:“我和我弟弟的儿子们都没长大,高帝、武帝的子孙却一天天长大了!”皇帝想把高帝、武帝的家族都除掉,就拐弯抹角地问陈显达的意见,陈显达回答说:“这些人哪值得您操心!”皇帝又去问扬州刺史始安王萧遥光,萧遥光觉得应该按顺序一个个处理。萧遥光脚有毛病,皇帝常常让他坐着轿子从望贤门进宫。每次和皇帝避开旁人长时间交谈完,皇帝就会要香火,哭哭啼啼的,第二天肯定就会有人被杀。正好皇帝病情突然加重,昏死过去又苏醒过来,萧遥光就趁机实施他的计划。丁未日,杀了河东王萧铉、临贺王萧子岳、西阳王萧子文、永阳王萧子峻、南康王萧子琳、衡阳王萧子珉、湘东王萧子建、南郡王萧子夏、桂阳王萧昭粲、巴陵王萧昭秀,这下太祖、世祖以及世宗的儿子们都死光了。萧铉等人死后,才让公卿大臣上奏他们的罪状,请求诛杀,皇帝下诏不同意;大臣们再上奏,然后皇帝才答应。南康王的侍读济阳人江泌为萧子琳痛哭,眼泪哭干了,接着流出血来;亲自看着萧子琳殡葬完,才离开。
庚戌日,北魏皇帝前往南阳。二月初一癸丑日,朝廷下诏让左卫将军萧惠休等人去救援寿阳。甲子日,北魏攻下宛城的北城,房伯玉反绑双手出城投降。房伯玉的堂弟房思安是北魏的中统军,多次哭着为房伯玉求情,北魏皇帝就赦免了房伯玉。庚午日,北魏皇帝前往新野。辛巳日,任命彭城王拓跋勰为使持节、都督南征诸军事、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三月初一壬午日,崔慧景、萧衍在邓城吃了大败仗。当时崔慧景到襄阳的时候,五个郡已经沦陷了,崔慧景和萧衍以及军主刘山阳、傅法宪等人率领五千多人向邓城进发,北魏几万骑兵突然杀到,各路军队赶紧登上城墙抵抗。当时将士们没吃早饭就轻装赶路,一个个都又饿又怕。萧衍想出战,崔慧景说:“敌人不会在夜里包围城池,等天黑了他们自然就走了。”可没过多久,北魏的军队越来越多。崔慧景从南门带兵撤退,其他各路军队都不知道,也跟着一个个逃走了。北魏军队从北门进城,刘山阳和几百名部下在后面拼死断后,一边战斗一边往后退。崔慧景经过闹沟的时候,士兵们相互踩踏,桥都被踩坏了。北魏军队在道路两边射箭,傅法宪被杀,士兵们掉进沟里死的一个压着一个,刘山阳用铠甲和兵器填平沟才得以逃脱。北魏皇帝率领大军追击,下午申时追到沔水。刘山阳据守城池苦战,到傍晚,北魏军队才退去。各路军队都吓坏了,当天晚上,都上船退回襄阳。
庚寅日,北魏皇帝率领十万大军,仪仗华丽,去围攻樊城,曹虎紧闭城门坚守。北魏皇帝到沔水边上,远远望了望襄阳城对岸,就离开了,前往湖阳;辛亥日,到达悬瓠。
北魏镇南将军王肃攻打义阳,裴叔业率领五万大军包围涡阳来救援义阳。北魏南兖州刺史济北人孟表坚守涡阳,粮食吃完了,只能吃草木的皮和叶子。裴叔业把杀死的北魏士兵堆积起来,有五丈高,给城里的人看;另外派军主萧璝等人攻打龙亢,北魏广陵王元羽去救援。裴叔业带兵攻击元羽,把他打得大败,还缴获了他的符节。北魏皇帝派安远将军傅永、征虏将军刘藻、代理辅国将军高聪等人去救援涡阳,并且都归王肃指挥。裴叔业发动攻击,把他们打得大败,高聪逃到悬瓠,傅永收拢零散的士兵慢慢往回走。裴叔业再次出战,一共斩杀敌人一万首级,俘虏三千多人,缴获的兵器、牲畜、财物数以千万计。北魏皇帝命令把这三个将领锁起来送到悬瓠。刘藻、高聪被免去死罪,流放到平州;傅永被剥夺官爵;王肃被贬为平南将军。王肃上表请求再派军队救援涡阳,北魏皇帝回复说:“看你的意思,肯定是因为刘藻等人刚吃了败仗,所以你觉得再派兵去很难。我现在少派点兵没办法制服敌人,多派点兵京城的禁军又会缺人,你自己好好考虑清楚。义阳该停就停,该进攻就进攻;要是丢了涡阳,那就是你的过错。”于是王肃就解除对义阳的包围,和统军杨大眼、奚康生等率领十多万步兵和骑兵去救援涡阳。裴叔业看到北魏军队人多势众,夜里就带兵撤退;第二天,士兵们四处溃散,北魏军队追击,杀伤的人数都数不清。裴叔业退回涡口据守。
当初,北魏中尉李彪,出身孤寒低微,在朝廷里没有亲戚帮忙。他刚到代都的时候,因为清渊文穆公李冲喜欢有才能的人,就全心全意去依附他。李冲也看重他的才华和学问,对他的礼遇非常优厚,还把他推荐给北魏皇帝,并且在朝廷上帮他宣扬声誉,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都举荐他。等李彪当上中尉后,弹劾起人来连皇亲国戚都不避讳,北魏皇帝觉得他很贤能,把他比作汲黯。李彪觉得自己已经得到皇帝赏识,就不再依靠李冲,渐渐地对他疏远了,只是在公开场合见了面整理整理衣袖表示一下,不再有以前那种尊敬的意思,李冲心里慢慢就对他有了怨恨。
【内核解读】
永泰元年,即公元498年,在南北朝的历史长卷中,是风云变幻、充满动荡的一年,诸多事件深刻影响着时局走向。
南齐政权内部,皇帝因自身疾病,且担忧近亲势力寡弱,对高帝、武帝的子孙起了猜忌之心。高、武子孙当时尚存十位王爷,每次初一、十五入朝,皇帝回宫后都会叹息他们日益长大,威胁到自身统治。在与陈显达、始安王遥光商议后,最终决定对这些宗室子弟痛下杀手。河东王铉等十位王爷先后被杀,且手段极为残忍。先是秘密策划,待他们死后,才让公卿上奏所谓罪状,经过假意推辞后才批准诛杀。这一系列行为,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残酷本质。南康侍读江泌哭悼子琳,泪尽继之以血,亲视殡葬后才离去,从侧面反映出这些宗室子弟无辜受戮的悲惨境遇,以及这场政治清洗的不得人心。而始安王遥光借助皇帝的猜忌,积极推动诛杀行动,这背后或许隐藏着他自己不可告人的政治野心,试图借此铲除潜在的政治对手,为自己进一步掌控权力铺平道路。
在对外军事方面,南齐与北魏的战争局势紧张。魏军李佐攻克新野,刘思忌拒不投降,高呼“宁为南鬼,不为北臣”,展现出坚定的民族气节,最终英勇就义。这一事件引发了沔北地区的大震动,多地戍主纷纷南逃。随后,南齐虽派遣太尉陈显达、左卫将军萧惠休等将领救援雍州、寿阳等地,但战事进展并不顺利。崔慧景、萧衍在邓城遭遇大败,原因在于对魏军的判断失误,慧景认为魏军不会夜围人城,导致决策失误,诸军在慌乱中相继遁逃,损失惨重。而裴叔业围涡阳救义阳之战,虽前期取得一定胜利,击败了傅永、刘藻、高聪等魏军,但后期面对王肃、杨大眼、奚康生等率领的强大魏军,因畏惧其兵力强盛而选择夜退,致使士众奔溃,伤亡不可胜数。从这些战役可以看出,南齐军队在战略决策、临阵应变以及士气维持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难以与北魏军队抗衡。
反观北魏,在这场战争中展现出较强的军事力量和战略规划。他们积极进攻南齐边境,如李佐攻新野、王肃攻义阳等,对南齐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压力。在将领任用和调度上,北魏虽因部分将领战败而进行惩处,如刘藻、高聪免死徙平州,傅永夺官爵,王肃降为平南将军,但整体上能够及时调整战略,继续组织力量应对南齐的反击,展现出了较好的军事组织和应对能力。
永泰元年这一年,南齐政权内部的自相残杀严重削弱了自身实力,在对外战争中又接连失利,军事上处于被动挨打局面。内忧外患之下,南齐的统治愈发摇摇欲坠,为后续的政权更迭埋下了伏笔,也使得南北朝时期的局势更加动荡不安,百姓陷入更深的苦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