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纪三十八,从公元411年(辛亥年)到公元414年(甲寅年),共四年。
义熙七年(公元411年,辛亥年)
春天,正月己未这天,刘裕回到了建康。
后秦这边,广平公姚弼深受秦王姚兴宠爱,担任雍州刺史,镇守安定。姜纪这人爱拍马屁,就依附姚弼,还劝姚弼结交姚兴身边的人,想办法回朝廷任职。姚兴还真就把姚弼召回,任命为尚书令、侍中、大将军。这姚弼一回来,就使劲拉拢朝廷官员,结交有名望有权势的人,想打压太子,在朝廷中搞事情,国内的人都挺讨厌他。正好姚兴觉得西北那边叛乱多,想派得力的将领去镇守安抚。陇东太守郭播就提议让姚弼去,姚兴没答应,而是任命太常索棱为太尉、兼陇西内史,让他去招抚西秦。西秦王乞伏乾归赶紧派使者把之前抢来的地方官员送回去,还道歉请降。姚兴就派鸿胪去封乞伏乾归为都督陇西、岭北、匈奴、杂胡诸军事、征西大将军、河州牧、单于、河南王,封太子乞伏炽磐为镇西将军、左贤王、平昌公。
姚兴让大臣们推荐贤能的人才。右仆射梁喜说:“我接了好几次命令,都没找到合适的人,看来这世上是真缺人才啊。”姚兴可不乐意了,说:“从古到今,帝王兴起的时候,也没从古人里找宰相,从未来找将军啊。根据当下情况任用人才,都能把国家治理好。明明是你自己眼光不行,识别人才的能力差,咋能怪天下没人才呢!”大臣们听了都觉得挺有道理。
后秦的姚详驻扎在杏城,被夏王赫连勃勃逼得没办法,往南逃到了大苏。赫连勃勃派平东将军鹿弈干追上去把姚详杀了,还俘虏了他所有的部下。赫连勃勃接着往南攻打安定,在青石北原把尚书杨佛嵩打败了,收降了四万五千人。又进攻东乡,也打下来了,还把三千多户迁到了贰城。后秦镇北参军王买德跑去投奔夏国,赫连勃勃就问他灭秦的办法,王买德说:“后秦虽然有点衰落,但各地藩镇还挺稳固的,咱还是先积蓄力量,等着机会吧。”赫连勃勃就任命王买德为军师中郎将。秦王姚兴派卫大将军常山公姚显去接姚详,没赶上,就驻扎在了杏城。
刘藩带着孟怀玉等将领追卢循,一直追到了岭南。二月壬午这天,孟怀玉攻克始兴,把徐道覆给杀了。
河南王乞伏乾归把鲜卑仆浑部三千多户迁到了度坚城,还任命儿子乞伏敕勃为秦兴太守去镇守。
焦朗还占着姑臧城,沮渠蒙逊带兵把城攻下来了,抓住焦朗后饶了他一命。沮渠蒙逊任命自己的弟弟沮渠挐为秦州刺史,镇守姑臧。然后又去攻打南凉,把乐都给包围了。围了三十天没打下来,南凉王秃发傉檀没办法,只好把儿子秃发安周送去当人质,沮渠蒙逊这才撤兵。
吐谷浑的树洛干去攻打南凉,把南凉太子秃发虎台给打败了。
南凉王秃发傉檀还想再去攻打沮渠蒙逊,邯川护军孟恺劝他说:“沮渠蒙逊刚拿下姑臧,势头正猛呢,现在可不能去打他。”秃发傉檀不听,兵分五路一起进攻,到了番禾、苕藋,抢了五千多户人家就往回走。将军屈右说:“咱们现在已经抢到东西了,应该加快速度往回赶,早点越过险要的地方。沮渠蒙逊擅长用兵,要是他带着轻装部队突然杀过来,外面有强敌,咱们抢来的这些人再在内部叛乱,那可就危险了。”卫尉伊力延却不同意,说:“他们是步兵,咱们是骑兵,他们追不上咱们。要是加快速度往回跑,那不就显得咱们怕他们嘛,而且还得丢下抢来的财物,这可不行。”没过多久,就起了大雾,又是刮风又是下雨的,沮渠蒙逊的大军突然就到了,秃发傉檀被打得大败而逃。沮渠蒙逊接着又去包围乐都,秃发傉檀只能绕城坚守,又把儿子秃发染干送去当人质求和,沮渠蒙逊这才又撤兵。
三月,刘裕终于接受了太尉、中书监的职位,任命刘穆之为太尉司马,陈郡的殷景仁为行参军。刘裕问刘穆之:“孟昶的那些下属里,谁能到我这儿来任职啊?”刘穆之就推荐了前建威中兵参军谢晦。谢晦是谢安哥哥谢据的曾孙,刘裕马上就任命他为参军。有一次,刘裕要审讯囚犯,那天早上,刑狱参军生病了,就让谢晦代替他。谢晦坐在车里,看了一遍审讯的文书,就催着把案子办了。相府里事儿多,积压了不少案子,谢晦回答问题、分析判断,一点差错都没有,刘裕这下觉得这小子不简单,当天就任命他为刑狱贼曹。谢晦长得帅,还特别会说笑,知识渊博,啥都懂,刘裕可喜欢他了。
卢循一边走一边收拢散兵,到了番禺就把城给围了。孙处据守了二十多天。沈田子就跟刘藩说:“番禺城虽然又险又坚固,但这本来就是贼人的老巢。现在卢循围着它,城里说不定会有人叛变。而且孙处他们兵力薄弱,坚持不了多久。要是让贼兵又占了广州,他们的势力可就又起来了。”夏天,四月,沈田子带兵去救番禺,攻打卢循,把他打败了,杀了一万多人。卢循逃跑,沈田子和孙处一起追,又在危梧、郁林、宁浦把卢循打败了。结果孙处生病了,没办法继续追击,卢循就往交州跑去了。
当初,九真太守李逊起兵作乱,交州刺史交趾人杜瑗把他讨伐斩杀了。杜瑗去世后,朝廷任命他儿子杜慧度为交州刺史。诏书还没到,卢循就把合浦给攻破了,直接往交州杀过来。杜慧度带着州府的文武官员在石碕抵抗卢循,把他打败了。卢循剩下的人还有三千,李逊的余党李脱等人又聚集了俚獠五千多人来响应卢循。庚子这天,卢循一大早就到了龙编南津。杜慧度把家里的财产全拿出来奖赏士兵,和卢循展开大战。他让人扔出绑着雉尾的火炬,把卢循的战船给烧了,又让步兵在两岸射箭,卢循的战船全都烧起来了,士兵们一下子就崩溃了。卢循知道自己这次跑不掉了,先给妻子儿女喝毒药,然后问那些歌女小妾:“谁愿意跟我一起死啊?”好多人都说:“我们就像麻雀老鼠一样,都想活着,实在不想死啊。”也有人说:“您都要死了,我哪还想活啊!”卢循就把那些不愿意死的都杀了,然后自己投水自尽。杜慧度把他的尸体捞上来砍了脑袋,连同卢循父子和李脱等人的脑袋,一共七个,装在盒子里送到了建康。
当初,刘毅在京口的时候,穷得叮当响。有一次和朋友在东堂射箭,庾悦当时是司徒右长史,后来到了,直接就把射箭的地方占了。其他人都躲开了,就刘毅没走。庾悦准备的饭菜特别丰盛,也不分给刘毅吃。刘毅跟他要烤鹅肉吃,庾悦生气不给,刘毅就把这事儿记恨上了。到了现在,刘毅请求兼任江州都督,朝廷同意了。于是刘毅上奏说:“江州在内地,主要职责是治理百姓,不应该设置军府耗费民力,应该撤销军府,把治所移到豫章。而寻阳靠近蛮地,可以用州府的一千士兵帮助郡里防守。”这样一来,庾悦的都督、将军官职就被解除了,只能以刺史的身份镇守豫章。刘毅派自己的亲信将领赵恢带着一千士兵守寻阳,庾悦府里的三千文武官员都并入刘毅府,刘毅发布的命令还特别严厉。庾悦又气又怕,到了豫章,背上生疽病死了。
河南王乞伏乾归把羌句岂等部众五千多户迁到了叠兰城,任命哥哥的儿子乞伏阿柴为兴国太守去镇守。五月,又任命儿子乞伏木栾干为武威太守,镇守嵻良城。
丁卯这天,北魏主拓跋嗣去拜谒金陵,山阳侯奚斤留下来守城。昌黎王慕容伯儿谋反,己巳这天,奚斤把他和他的同党都抓起来杀了。
秋天,七月,燕王冯跋让太子冯永兼任大单于,还设置了四辅。柔然可汗斛律派使者给冯跋献上三千匹马,想娶冯跋的女儿乐浪公主。冯跋让大臣们讨论这事儿。辽西公冯素弗说:“以前都是把宗室的女儿嫁给外族,咱们应该答应把妃嫔的女儿嫁给他,乐浪公主身份尊贵,不适合嫁给外族。”冯跋说:“我正想对外族表示信任,怎么能骗人家呢!”于是就把乐浪公主嫁给了斛律。
冯跋这人特别勤奋,一心扑在政事上,鼓励大家种地养蚕,还减少徭役,减轻赋税。每次派遣地方官员,他都要亲自接见,问问治理地方的关键,看看这人有没有能力。燕国的百姓都挺高兴的。
河南王乞伏乾归派平昌公乞伏炽磐和中军将军乞伏审虔去讨伐南凉。乞伏审虔是乞伏乾归的儿子。八月,乞伏炽磐的军队渡过黄河,南凉王秃发傉檀派太子秃发虎台在岭南迎战。南凉军队吃了败仗,乞伏炽磐他们抢了十多万牛马回去了。
沮渠蒙逊带着轻骑兵去偷袭西凉,西凉公李暠说:“打仗有时候不用直接打就能打败敌人,挫挫他们的锐气就行。沮渠蒙逊刚跟我结盟,就突然来打我,我就关着城门不跟他打,等他锐气耗尽了再出击,肯定能打败他。”没过多久,沮渠蒙逊粮食吃完了,只能往回走。李暠派世子李歆带着骑兵去半路截击,沮渠蒙逊被打得大败,他的将领沮渠百年都被俘虏了。
河南王乞伏乾归在柏阳堡攻打后秦略阳太守姚,把城给攻下来了。冬天,十一月,又在水洛城进攻南平太守王憬,也打下来了,还把三千多户百姓迁到了谭郊。然后派乞伏审虔带着两万人去修建谭郊城。十二月,西羌的彭利发突然占领了枹罕,自称大将军、河州牧,乞伏乾归去讨伐,没打下来。
这一年,并州刺史刘道怜调任北徐刺史,把治所迁到了彭城。
【内核解读】
这段史料生动展现了义熙七年(411年)南北朝时期多国角力、政权更迭的复杂图景,其中几个关键事件折射出乱世中的权力逻辑与历史走向:
多国博弈中的生存智慧
--后秦与西秦的拉锯:姚兴试图以册封拉拢乞伏乾归,却未能阻止其扩张,反映出乱世中“封官赐爵”的笼络效果有限,实力才是根本。而乾归一面接受封号,一面持续攻城略地,体现了割据势力“借力发展”的务实策略。
--赫连勃勃的崛起:夏王勃勃通过斩杀姚详、收降杨佛嵩部众,迅速壮大势力,又吸纳王买德等谋士制定长远策略,展现了乱世枭雄“以战养战”与“招贤纳策”并重的特点。
用人与治理的鲜明对比
--姚兴的用人观:面对“世之乏才”的论调,姚兴直指“随时任才皆能致治”,既驳斥了保守思维,也暗含对臣下“识拔不明”的批评,这种务实的人才观为后秦维持统治提供了一定支撑,也让群臣感受到被信任的激励。
--冯跋的治政:北燕君主冯跋“劝课农桑、省徭役、薄赋敛”,并亲自考察地方官能力,这种重民生、强吏治的举措,与其他政权的穷兵黩武形成对比,也为北燕赢得了暂时的稳定。
个人恩怨与权力斗争的交织
刘毅与庾悦的冲突:从早年“夺射堂、吝鹅炙”的私怨,到后来刘毅借职权报复逼死庾悦,可见门阀时代权力斗争常掺杂个人恩怨,而这种公报私仇的行为,也暴露了东晋内部派系倾轧的隐患,为后来刘裕与刘毅的决裂埋下伏笔。
乱世中的命运沉浮
--卢循的覆灭:从割据广州到兵败交州、投水自尽,卢循的结局印证了“逆历史潮流者难长久”。而交州刺史杜慧度散尽家财抗敌,展现了地方势力在乱世中守护一方的决心,也反映出民心向背对胜负的影响。
--南凉的衰落:秃发傉檀不听劝谏,两度伐蒙逊均遭惨败,最终被迫以子为质求和,说明在多国环伺的格局中,穷兵黩武、刚愎自用只会加速自身灭亡。
总体来看,这一年的历史充满了“强则存、弱则亡”的丛林法则,同时也揭示:无论是政权存续还是个人成败,既需审时度势的务实,也离不开人心向背与治理智慧,这些规律在乱世中显得尤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