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盆地,初夏的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与铁器的冷冽。沔水北岸,刘基的大营连绵数十里,玄色旌旗蔽空,肃杀之气直冲云霄。然而,比这军阵更令人心悸的,是陈列在营前开阔地带上,那一片在阳光下闪烁着幽冷寒光的钢铁丛林。
数百架新式钢弩一字排开,弩臂粗壮,弩机精巧,弦丝紧绷如满月。弩阵之后,是数十架结构精巧、可快速拆卸组装的轻型“霹雳炮”,其炮口虽未装填,但那狰狞的轮廓已足以令人胆寒。最引人注目的,是阵列中央那数百副精钢锻造的明光铠和环首刀。铠甲甲片如鱼鳞般紧密咬合,光可鉴人;刀身笔直修长,刃口在日光下流动着一线摄人心魄的幽蓝寒芒。
这不是演习,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威慑。
“放!”随着一声令下。
嗡——!
数百支特制的精钢弩箭离弦而出,带着凄厉的破空声,瞬间跨越数百步的距离,狠狠钉入河对岸预设的厚实木靶!
噗噗噗噗!
沉闷的贯穿声连成一片!碗口粗的木桩被轻易洞穿!包裹着铁皮的厚重木盾如同纸糊般被撕裂!箭簇深深没入其后夯实的土墙,尾羽兀自剧烈颤抖!
紧接着,轻型霹雳炮被迅速组装,填入特制的、包裹着铁皮的碎石弹。
“放!”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碎石弹如同冰雹般砸向对岸!木靶瞬间被砸得粉碎,土墙被轰出一个个巨大的凹坑,烟尘弥漫!
最后,一队身着崭新明光铠的士兵出列,手持精钢环首刀,对着事先准备好的、缴获的蜀军旧式铁甲和兵器,狠狠劈砍!
铛!铛!铛!
刺耳的金铁交鸣声中,蜀军的旧铁甲如同朽木般被轻易劈开!粗劣的环首刀在与精钢刀的碰撞中,瞬间卷刃、崩口,甚至直接断裂!
这场无声的“演武”,如同一柄冰冷的铁锤,狠狠砸在河对岸所有蜀军斥候和将领的心上!他们潜伏在树林中、山岗上,脸色惨白,手脚冰凉,眼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恐惧和绝望。差距…这已经不是差距,而是天堑!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越秦岭,传入成都。
相府书房内,油灯将诸葛亮的身影拉得细长。他手中捏着一份来自前线的密报,上面详细描述了刘基军在汉中的“演武”盛况以及那些令人绝望的武器性能。他的面前,还摊开着另一份奏报:朱提铁矿冶炼工坊再次因劣质铁胚导致大规模报废,工匠怨声载道;汉中前线粮秣告急,请求成都调拨,然府库空虚,难以足额供给。
“丞相…”李严的声音带着苦涩,打破了死寂,“朱提那边…又失败了。炼出的铁胚,十之七八不堪用…工匠们日夜赶工,心力交瘁,怨气甚大…前线催粮的文书,已是第三封了…”
诸葛亮没有抬头,只是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那一声声轻响,如同敲打在蜀汉这艘破船的龙骨上,沉闷而压抑。国力枯竭…技术代差…这双重绞索,已勒得蜀汉喘不过气。
就在这时,费祎匆匆而入,脸色凝重:“丞相,益州别驾谯周,携成都、广汉、巴郡等十三郡四十七位士族、耆老联名上书!”他将一卷厚厚的帛书呈上。
诸葛亮展开帛书。上面言辞恳切,甚至带着悲怆,历数蜀汉连年征战、民力凋敝之苦,盛赞刘基在关中“减赋三年”“分田安民”“轻徭薄赋”的仁政,直言“天命在基,大势所趋”,恳请陛下与丞相“为益州百万生灵计,顺天应人,罢兵归附”,否则“拒则玉石俱焚,蜀地恐成焦土!”
“玉石俱焚…”诸葛亮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手指微微颤抖。他抬起头,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成都城内,早已不复往日的繁华。街道冷清,商铺半闭,流民乞丐随处可见。更让他忧心的是,不断有消息传来,汉中、陇西乃至成都附近的百姓,听闻刘基治下关中安定富足,竟扶老携幼,举家北逃!民心…这维系政权的最后根基,正在悄然瓦解。
“丞相!”董允也快步进来,声音带着一丝急促,“刚收到汉中急报!刘基…刘基释放了前次战役中被俘的七千余名蜀军士卒!他们…他们已分批被遣返回蜀!”
“遣返?”诸葛亮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疑。
“是!”董允点头,“据报,刘基不仅未加杀戮羞辱,反而每人发放了路费干粮,出具路引,令其归乡!这些人…这些人此刻正散布于蜀地各郡县,逢人便说刘基如何仁德,关中如何富庶…军中…军中也开始人心浮动…”
轰!
诸葛亮只觉得脑中一声轰鸣!仁政…这看不见的刀,比那汉水北岸的钢铁洪流更加致命!它瓦解的是人心,是斗志,是蜀汉赖以存在的最后一丝信念!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夜色如墨,只有相府檐角的风铃在夜风中发出细微的叮当声,更添几分凄凉。他仿佛看到了先帝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那殷切而不甘的眼神,看到了关羽、张飞灵前那摇曳的烛火,看到了北伐将士在街亭血战中倒下的身影…更看到了成都街头那些面黄肌瘦、眼神茫然的百姓,看到了那些听闻关中富庶而毅然北逃的背影…
一股巨大的、深入骨髓的疲惫和无力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他一生鞠躬尽瘁,殚精竭虑,为兴复汉室呕心沥血。然而,人力有时而穷。面对刘基那碾压性的国力、颠覆性的技术和这直指人心的“仁政”之刀,他所有的智慧、所有的努力,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天命…在基么?”诸葛亮望着夜空,喃喃自语。星辰黯淡,月隐云中,天象混沌不明。但他心中,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蜀汉,已至绝境。困守顽抗,只会让益州化为焦土,让百万生灵涂炭。这…绝非先帝所愿,更非他诸葛亮辅佐汉室的初衷!
他猛地转身,眼中最后一丝犹豫被决绝取代。那决绝中,带着无尽的悲凉,也带着一种放下重负后的释然。
“备车。”诸葛亮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本相…要即刻入宫,面见陛下。”
汉水北岸寒光凛,钢弩霹雳慑蜀魂。朱提炉火炼渣铁,府库空虚粮秣贫。士绅联名吁归附,降卒归乡颂仁恩。民心北顾如流水,诸葛星夜叩宫门。这巴蜀绝境如何破局?刘禅将作何抉择?蜀汉命运系于一线,万望诸位看官老爷赏个催更,留个品评,助我笔锋不停,写尽这英雄末路、仁政诛心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