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檀的指尖在信封封口的蜡印上顿了顿。
窗外黑影掠过的风声还在耳边,她反手从裤兜摸出顾沉砚给的军用小刀,轻轻一挑——封蜡碎成几瓣,露出里面泛黄的信纸。
\"檀家真正的家长?\"她喉结动了动,展开信纸的手在抖。
墨迹是熟悉的,和原主父亲日记本里的钢笔字一个力道,\"若你读到此信,说明我已不在人世。
你虽非我亲生之女,但在我心中,你才是最值得托付一切的人。\"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顾沉砚端着搪瓷缸进来,看她发怔,凑过来扫了眼信尾署名\"檀德昌\",手指在桌沿敲了敲:\"要去见沈婉?\"
\"谁?\"苏檀抬头,眼底的雾慢慢散了。
\"今早县招待所来电话,有个自称檀家真女儿的女人找你。\"顾沉砚把搪瓷缸推到她手边,\"她说带着族谱和出生证明。\"
苏檀把信纸折好,放进随身的布包。
布包最底层还塞着空间里新晒的干菜,混着信纸的旧墨香:\"不必了。\"她抬头时眼睛亮得很,\"我卖山货攒的钱够给爸治病,种的灵蔬能让小满长个子,我值不值,不用谁的血脉来定。\"
顾沉砚没接话,伸手把她鬓角的碎发别到耳后。
他掌心有常年握枪磨出的茧,擦过她耳垂时有点痒。
下午的太阳毒得很。
苏檀在知青点前的桃树下择菜,听见自行车铃铛响。
抬头就见个穿月白衬衫的女人站在晒谷场边,手里捏着个皮质文件夹——是沈婉。
\"苏同志。\"沈婉走过来,皮鞋尖沾了点泥,\"我知道你收到信了。\"她把文件夹推到苏檀膝头,\"这是和解协议,檀家海外的账本分你三成,往后我们各走各的路。\"
苏檀把择好的青菜码进竹篮,头也没抬:\"我卖灵泉黄瓜赚的钱,比三成账本多。\"她拎起篮子要走,又停住,\"再说了,我爸教我认的字,教我种的菜,都是真的。
你给的?\"她指了指文件夹,\"假的。\"
沈婉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望着苏檀挺直的背影,突然想起早上在村委看到的——墙上贴着苏檀带村民种的高产能红薯照片,底下红笔写着\"青竹沟模范知青\"。
她张了张嘴,到底没说话,捡起地上的文件夹走了。
傍晚顾沉砚回来时,裤脚沾着看守所的土。
他把个牛皮纸袋往桌上一扔:\"赵明远要合作。\"
苏檀正在煮空间里的玉米,香气漫得满屋子都是:\"说什么?\"
\"他说能供出地下商会剩下的窝点,换减刑。\"顾沉砚抽开椅子坐下,\"我让老陈把供词交专案组了。\"他抬头看她,\"你说过,这不是你的战场。\"
苏檀把煮好的玉米塞给他:\"你做得对。\"她舔了舔嘴角的玉米汁,\"我现在就想把空间里的新稻子收了,给小满蒸锅白米饭。\"
月亮爬上知青点的屋檐时,苏檀坐在门槛上。
她脱了胶鞋,光脚踩着凉丝丝的青石板,仰头数星星。
顾沉砚抱了床薄被出来,披在她肩上:\"想什么?\"
\"要是没穿越...\"她声音轻得像风,\"原主可能还在井里,我可能还在21世纪的超市里挑菜。\"她侧头看他,\"但现在多好——我有空间,有你,有小满,有能挺直腰杆的底气。\"
顾沉砚握住她的脚腕。
他掌心的温度透过青石板的凉,直往她心里钻:\"不管你是谁,我在青竹沟见到的第一个苏檀,就是现在这样。\"
第二天清晨,鸡叫头遍的时候。
苏檀在灶房烧火,听见晒谷场传来\"咚咚\"的脚步声。
她撩开布帘,就见周大队长举着个红色公文袋往村委跑,粗嗓门震得房梁落灰:\"小刘!
把广播打开!
赶紧的!\"
公文袋封皮上几个黑字被晨光镀得发亮——\"关于苏檀同志历史问题的正式平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