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 第272章 兴和扎营,挖掘地道(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2章 兴和扎营,挖掘地道(七)

在他的内心深处,还回荡着高宇顺备注中的那句话:

“事情成功后,直接挖坑埋了,没有痛苦没有辛苦!”

这句话仿佛成了他疯狂行动的“指南”,让他愈发胆大妄为。

而此时,在遥远的某个角落,朱有建或许正在为一番心血被肆意践踏而暗自叹息。

他当初编撰新三十六计时,恐怕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那些原本只是有点“缺德”旨在指导战略战术的计谋。

如今竟被人如此扭曲、利用,变质成了这般不人道的阴谋诡计。

他也更加不会料到,世间竟会出现像高宇顺这样“才思敏捷”的人物。

能够将计谋扭曲成如此荒诞离奇的鬼样子,全然不顾其中的意义和规矩。

而像曹化淳这样的东厂督主,更是朱有建始料未及的存在。

曹化淳的内心阴暗到了极点,战争在他眼中不是为了正义和荣誉,而是沦为了他满足私欲、施展阴谋的工具。

好好的战争,在他的搅弄下,变成了一幅诡异恐怖的场景,仿佛被一层黑暗的阴霾所笼罩,让人不寒而栗。

曹化淳对于高版三十六计的精髓可谓是深谙于心,尤其是他在粮食中所做的手脚,堪称阴毒至极。

他精心调配的砒霜与巴豆浓度恰到好处,不算太高,却也足以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那些被下过毒的粮食,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蛇,悄无声息地潜伏着。

每次吃下这样的粮食,不会立刻发作,而是会经历一个长达三天的缓慢折磨过程。

在这个看似平常的表象之下,毒药如同一颗定时炸弹,悄然在蒙人的体内生根发芽。

一旦毒药开始起作用,那便是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

敌人的身体会逐渐被病痛吞噬,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再无生还的希望。

事实的发展也正如曹化淳所预料的那样。

趁着敌军吃下毒粮后的这段缓慢发病期,小境门西北通道的挖掘工作顺利完成了。

当通道被成功挖通的那一刻,蒙人骑兵如潮水般全部涌入通道,那汹涌的气势仿佛要将一切都淹没。

毫无防备的方正化就这样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得措手不及。

蒙人骑兵的冲锋势不可挡,雪亮的钢丝绳如死神的镰刀般挥舞,数千名敌军瞬间被无情地切割倒下,鲜血染红了大地。

紧接着,一枚枚地雷被引爆,巨大的爆炸声响彻山谷,一万人在这场无情的风暴中丧生。

敌人的冲锋还在继续,想要通过钢丝绳与地雷阻拦,显然是无法做到的,方正化无奈之下,只能带着卫队心急火燎地撤离了现场。

待通过山壁下的小路后,他在心里忽然有些“感谢”着庄卫们,若不是他们之前辛辛苦苦挖的壕沟。

在蒙人骑兵如风般的冲锋下,恐怕他的计划早就被彻底打乱了。

这一道道壕沟,好歹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成功阻挡住了蒙人骑兵那凶猛的冲锋。

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盾车继续向前推进的道路,算是为这场战役增添了一丝“助力”。

清军在壕沟的另一头,望着那一百步宽的巨大障碍,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他们苦苦思索着该如何跨越这道看似难以逾越的鸿沟,却迟迟没有想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那一百步的距离,仿佛是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双方的军队分隔开来,让清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而在壕沟这一头,明军这边也不轻松。方正化心急如焚,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仿佛被无数的烦心事缠绕着。

他绞尽脑汁,想要找到应对之策,却几乎挠破了脑袋。

在他前方,组炮不断地轰鸣着,一枚枚炮弹呼啸着飞向清军阵地的盾车。

然而,盾车的防御太过坚固,炮弹打在上面,只是溅起一阵尘土和火花。

难以对盾车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也就无法对清军的行动构成有效的威胁。

此时的曹化淳,早已不再守在原本的大境门通道了。

他缓缓地走到方正化身边,眼睛转了转,似乎又想出了什么“主意”。

他压低声音,带着几分自认为聪慧的神情对正方化说道:

“方统领啊,你瞧瞧这形势。

我们可得防止敌军像我们之前那样挖地道过来捣乱,所以啊,得在附近多埋点木桩才行。”

曹化淳环顾四周,又接着说道:

“你看看,正好咱们两方的人这会儿聚集过来,人数加起来有三千多呢,挖洞埋木桩的人手那是绰绰有余。

况且啊,我跟你说,我带来的人当中,除了那三百多番子,剩下的可都是御马监的亲卫。

他们现在可都得听你的号令,不会有任何违抗。

咱就趁着这会儿,赶紧把木桩埋了,让那些清军看看咱们可不是好对付的!”

就在这时,高起潜带着庄卫也匆匆赶来了。

高起潜站在高处,手中拿着望远镜,朝着沙甸望去。

透过望远镜,他看到那片沙甸里扎满了营帐,清军的营帐密密麻麻,一片繁忙的景象。

看着这一幕,高起潜心中涌起一丝恶意的念头。

他在心里暗暗琢磨着:

“哼,他们这样扎营,还真以为自己安全得很啊。

我们要不要学他们,把这个沙甸下面偷偷挖空,然后让他们都葬送在此处?

哈哈,那可就太有趣了。”

一旁的方正化听了高起潜的想法,不禁连连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不屑。他说道:

“你可别在这儿异想天开了。

你去打听打听,这沙甸的地形你又不是不知道,全是低洼沙地啊。

那地道在沙甸里根本就挖不进去,就算你费了好大劲儿挖了,也撑不了多久就会塌下来。

到时候不仅咱们白忙活一场,还把自己搭进去,得不偿失啊!”

高起潜听后,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他看着沙甸,陷入了沉思。

看来,这个看似简单的想法,在现实面前却变得如此不切实际。

在这硝烟弥漫却又僵持不下的战场上,双方隔着宽阔的壕沟,防御布局竟出奇地一致。

那原本是清军用以阻挡清军炮弹的盾车,如今却在明军一侧同样矗立着,这诡异的景象让多尔衮感到无比的愤怒与恼怒。

多尔衮紧紧地咬着牙,腮帮子上的肌肉因愤怒而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难以遏制的怒火。

在他看来,明军此举实在是无耻至极。

那是清军精心研制的防御手段,如今明军却堂而皇之地学了去,仿佛是他们自己的独创一般。

多尔衮心中满是不屑与鄙夷,觉得这毫无技术含量的盾车,被明军如此轻易地仿造,实在是一种耻辱。

他暗自思忖道,红夷大炮和虎蹲炮,那可都是清军引以为傲的重型武器,火力强大无比。

然而,此时这些威力巨大的火炮,面对这坚固的排盾,却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炮弹打在排盾上,只是激起一片尘土和火花,根本无法突破这看似普通的防御工事。

同样,明军的组炮也对那盾车无可奈何,一轮又一轮的炮击,换来的只是盾车的纹丝不动,仿佛这些盾车是铜墙铁壁,坚不可摧。

双方在这壕沟两边对峙着,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又压抑的气氛。

每天,除了那如潮水般此起彼伏的言语攻击,再无其他有效的交战之法。

双方士兵们隔着壕沟,怒目而视,口中吐出恶毒而又空洞的话语,试图用言语去扰乱对方军心。

但他们心里都清楚,这不过是一种无奈之举,真正想要打破这僵局,谈何容易。

这僵持的局面,就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横亘在双方之间,让战争的继续推进陷入了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