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建从光点处拉起皮尺,一直拉到透镜的位置,轻轻止住,然后回头对鲁有林说道:
“爱卿,你看,这个点到透镜的位置,就是这枚透镜的焦距。”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耐心,仿佛在给学生讲解知识,很认真很有耐心。
接着,朱有建又取来另一枚相对更凸的透镜,用同样的方法放置好,再次测量。
这次的焦距明显短了许多,但同样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焦点。
他量过距离后,转向鲁有林,微微一笑:
“爱卿,这便是测量焦距的方法。至于计算放大倍数,也很简单。你只需用物镜的焦距除以目镜的焦距,得出的数字就是放大倍数。”
鲁有林听得目不转睛,心中比划了一番后,眼中满是钦佩:
“圣上果然博学多才,奴才受教了!”
朱有建微微摆手,继续说道:
“其实,两枚凸透镜也可以制作远望镜,而且在同样长度的镜筒下,放大倍数会更高。
至于成像倒立的问题,也有解决的办法。你只需在目镜后面再放一枚焦距短的凸透镜,就可以将景色正过来。”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仿佛生怕鲁有林不明白。
鲁有林听了,眼睛一亮,心中豁然开朗:
“原来如此!圣上这一说,奴才就明白了。这方法果然巧妙,奴才这就去试试!”
朱有建微微一笑,心中却在想:
知识本就该如此分享,只有让更多人明白,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
“鲁爱卿啊,很多事物需要打破前人的思维,敢于推翻前人的定论,才能发现更多的真理!”
鲁有林微微沉吟片刻,脸上露出一丝明悟,拱手道:
“圣上,奴才明白了!不要囿于前人留下的知识,奴才受益匪浅,多谢圣上不吝赐教。”
他眼神中透着几分兴奋,仿佛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去尝试。
卢大匠拿着一只成品远望筒,举到眼前,向远处望去。他的眼睛瞪得溜圆,脸上满是惊叹:
“这玩意儿可真是神奇!远处的东西一下子就能看得清清楚楚,简直跟近在眼前似的!”
他兴奋地转动着远望筒,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陈大匠则在一旁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片刻后,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转向朱有建,问道:
“圣上,这玩意儿是不是可以放在连珠铳上?这样的话,对于目标确认会更加客观,射击的精准度也能大大提升。”
朱有建听了,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丝惊喜。
他没想到陈大匠居然能想到这一点,这确实是个极好的主意,已经有了现代化火器的思维!
他点了点头,赞许道:
“陈大匠,你这想法很好!确实可以将远望筒安装在连珠铳上,这样一来,士兵们在战场上就能更精准地锁定目标,
提升作战效率。你真是个人才,思维敏捷,不可多得!”
陈大匠听了朱有建的夸赞,脸上微微泛红,连忙拱手道:
“谢圣上夸奖!奴才只是觉得这东西既然能放大远处的景象,那放在连珠铳上,说不定就能派上大用场。奴才只是胡乱想想,没想到圣上觉得可行。”
朱有建微微一笑,心中对陈大匠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他深知,这种能够将新奇想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人,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材,才会引领大明走向科技化。
若是这种思维的人才更多,会将古人留下基础科学发扬光大,或许“工业革命”会在大明先行展开也说不定!
朱有建轻笑,决定将众人留下,继续深入探讨这些新奇的想法和改进方案。他转向鲁有林,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
“鲁爱卿,这些新玩意儿的思路,你可要好好想想。将来战场上,说不定就能派上大用场。
这可是关乎将士们性命的大事,不可马虎。
哪怕以后不打仗了,发展民生依然是需要开拓创新,才能将大明走向更高的位置,大明的盛世,或许就在你们的手里。”
鲁有林听了,神情肃然,拱手道:
“圣上放心,奴才一定尽心尽力,绝不辜负圣上期望,定要让吾大明更加强盛!”
接着,朱有建又将目光转向炮弹的问题。
他微微皱眉,沉吟道:
“鲁爱卿,朕觉得仁慈煤入弹,可能不如胡椒粉效用更好。
毕竟咱们面对的是后金的骑兵,战马一旦受到刺激,就会惊慌失措,从而打乱敌军的阵脚。
而仁慈煤虽然也有作用,但需要有个过程,未必能立刻见效。”
鲁有林听了,微微一愣,随即点头道:
“圣上所言极是!胡椒粉确实是个好主意,针对战马效果显着。奴才这就去安排,以后不再制作仁慈煤粉炮弹。”
朱有建点了点头,然后看向陈大匠:
“陈大匠,连珠铳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尽量多制作一些,建造好后,赶紧送去前线。前线的将士们正等着这些武器呢,可不能耽误。”
陈大匠听了,神情振奋,拱手道:
“圣上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尽快将连珠铳送到前线,让鞑子早日尝到连珠铳的厉害。”
最后,朱有建看向卢大匠,微微一笑:
“卢大匠,你将弹尖做成实心,这个想法很好。这种实心爆炸弹面对骑兵,依然很有实用型,特别是面对披甲重骑,效能会更佳。这可是在战场上能救命的东西,你可要继续好好干。”
卢大匠听了,脸上露出一丝自豪,拱手道:
“谢圣上夸奖!臣一定不负圣上期望,继续努力,争取能够改良出更有用的火器。”
朱有建轻轻从怀里掏出猫儿,小心翼翼地抱在手里,温柔地抚摸着它的脑袋。
猫儿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爱抚,惬意地眯起眼睛,发出细微的呼噜声。
他微微一笑,转身向外走去。
走到鲁有林身边时,朱有建停下脚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说道:
“鲁爱卿,好好干,你的功勋台不会低的!”
语气中带着几分鼓励和信任。
鲁有林听了,心中一暖,连忙拱手道:
“谢圣上!老奴定当全力以赴,不辜负圣上期望。”
朱有建微微点头,转身走向车辇。
车辇早已等候在不远处,御马太监见他过来,恭敬地将踏蹬放在他脚下,等着圣上登上车辇。
朱有建一边走,一边轻轻托着猫儿,生怕它受惊。
他心中暗暗感慨:
在八里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
他微微一笑,轻声自语:
“还是赶紧回去吧,要不然猫儿该饿得叫唤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