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凡人道碑 > 第407章 雨润万物生 膳道入寻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7章 雨润万物生 膳道入寻常

黄梅雨季的雨,总带着股缠绵的韧劲。淅淅沥沥下了半月,五味居门前的青石板缝里,竟钻出些嫩绿色的草芽,顶着晶莹的雨珠,在湿漉漉的空气里舒展着,像极了阿木先生说的“万物有灵,哪怕石缝里也能扎根”。

阿禾正趴在柜台上翻《万邦膳录》,书页被雨水打湿了边角,晕开些墨迹,倒让那幅“三界和合羹”的插画更添了几分朦胧。掌柜的在灶台前忙碌,锅里炖着的“荷叶鸡”飘出阵阵清香,用的是凡世的土鸡、仙域的荷叶、魔域的香料,荷叶的清气裹着鸡肉的醇厚,连檐下避雨的燕子都忍不住探头张望。

“阿禾,把这笼米糕送到码头的货船上。”掌柜的递过食盒,“船老大要带往西域,说那边的人也想尝尝咱们江南的味道。”西域曾是魔域边缘,如今却因膳道的传播成了商贸重镇,货船上载的不仅是米糕,还有改良过的灵谷种子、净化魔气的食谱,都是当年五位仙尊留下的智慧。

阿禾提着食盒穿过雨巷,油纸伞的伞骨上刻着细密的星纹——这是前几日一个星象师送的,说“当年姜先生教我们观星,说伞骨也能仿星轨,避雨时心里也亮堂”。雨丝斜斜地打在伞面上,顺着星纹的轨迹滑落,竟在地面拼出个小小的“和”字。

码头边水汽氤氲,货船的帆布被雨水打湿,沉甸甸地垂着。船老大是个络腮胡的壮汉,正指挥着水手装货,见阿禾来了,大笑着接过食盒:“可算盼来了!去年带的腌笃鲜,西域的人吃了都说‘这才是人间味’,非要再尝尝米糕。”他从怀里掏出个羊皮本,上面记着西域的食材:“他们那边有种‘火焰果’,性子烈,我想着能不能和咱们的糯米结合,做个新点心?”

阿禾翻着本子,忽然指着其中一页:“这画法像极了阿青先生的承薪勺纹路。”那页画着颗燃烧的果子,旁边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需以温性食材中和,如江南糯米”,墨迹旁还画着个小小的青焰标记。船老大挠了挠头:“是个戴青衫的先生教我画的,说‘食材无好坏,配得对了就是好味’。”

正说着,货船的桅杆忽然发出“嘎吱”声,顶端的风向标摇摇欲坠——连日暴雨让木栓松了。几个水手爬上桅杆,却因湿滑屡屡失手。阿禾忽然想起林七先生的话,指着桅杆下的灶台:“用那锅热汤的蒸汽熏熏木栓,木头遇热会膨胀,就紧了。”

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做,果然顺利固定了风向标。船老大拍着阿禾的肩膀大笑:“这法子跟当年一个持枪的先生教我的一样!他说‘力气解决不了的事,火候能解决’,果然没错!”他指着桅杆顶端,“你看那风向标,还是按姜先生说的星位装的,再大的风也吹不偏。”

阿禾抬头望去,风向标转动的轨迹恰似星盘,在雨幕中划出淡淡的金光,金光里隐约有个女子的身影,正对着他点头,指尖划过的星轨落在货船上,每袋货物都泛起层柔和的光晕——那是姜瑶光的星力,在默默守护着这趟跨越千里的旅程。

返程时,雨忽然大了起来。阿禾躲进路边的茶亭,正见个老妇人在给淋湿的孩童分饼。饼是粗粮做的,却带着股清甜,老妇人说:“这是当年戴铃铛的姑娘教的,把冰泉水冻成糖块,揉进面里,苦饼也能变甜。”孩童们吃得欢,其中一个指着阿禾的伞:“哥哥的伞会发光!”

阿禾低头一看,伞骨的星纹正泛着微光,与茶亭角落的一口老井产生共鸣,井水咕嘟咕嘟地冒起气泡,竟浮起片荷叶,叶上躺着颗小小的冰魄铃虚影,铃音随着雨声扩散,淋湿的孩童们身上的寒意瞬间消散,连头发都变得干爽起来。

回到五味居时,掌柜的正对着幅画笑。画中是个寻常雨天,五个身影混在避雨的人群里:林七帮茶农修补漏雨的棚子,铁铲当作撬棍用得正顺手;姜瑶光教孩童们用树枝拼星图,地上的水洼映出完整的北斗;阿木蹲在泥里,给受伤的青蛙包扎伤口,白泽的虚影在他身后若隐若现;阿青把自己的蓑衣脱给老人,承薪勺暂时成了挂雨帽的架子;雪璃的冰魄铃悬在茶亭梁上,铃音落处,漏雨的缝隙都被水汽堵住。

“你看,”掌柜的指着画中最不起眼的角落,“他们连避雨时都在做事。”阿禾凑近看,发现画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意,没有仙尊的威严,只有普通人的温暖,就像此刻柜台前算账的掌柜、灶台前忙碌的自己、雨巷里分饼的老妇人,都是这膳道寻常的一部分。

雨停时,夕阳穿透云层,给五味居的屋檐镀上了层金边。阿禾走出店门,发现青石板缝里的草芽又长高了些,叶片上的雨珠映出五个模糊的影子,正对着他温和地笑。他忽然明白,所谓仙踪,从不是惊天动地的神迹,而是雨天里的一把伞、饥寒时的一块饼、受伤时的一帖药、远行时的一份牵挂——就像这雨,润物无声,却让万物生长。

晚风吹过,五味居的风铃轻轻作响,混着远处的蛙鸣、近处的灶声、孩童的嬉笑声,汇成一首悠长的歌。歌里唱着:“锅碗瓢盆响,柴米油盐香,一粥一饭里,藏着日月长。”而那五个身影,早已化作这歌声里的一个音符,在人间的烟火中,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