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凡人道碑 > 第406章 旧物藏新事 一灶续光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6章 旧物藏新事 一灶续光阴

清明时节的江南,总带着三分湿意。五味居的后院堆着些待修的旧厨具,一口掉了耳的砂锅、半块开裂的砧板、缺了角的瓷碗,都是附近百姓送来的,掌柜说“修修还能用,扔了可惜”。阿禾蹲在这些旧物中间,手里拿着木胶,正小心翼翼地粘补那口砂锅——锅沿的焦痕里,还藏着几十年前熬粥的米香。

“这锅是前巷李大叔家的,”掌柜的端来杯热茶,“他爹当年用这锅在灾荒年熬野菜粥,救了半条街的人。”阿禾指尖抚过锅沿的刻痕,那是个模糊的“禾”字,与自己名字、篮底印记如出一辙。粘好砂锅的瞬间,锅身忽然泛起微光,映出个熟悉的画面:林七站在凡世街头,正用一口同款砂锅熬粥,火焰在锅底跳动,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阿禾,把这筐青团送到山后的养老院去。”掌柜的递过竹篮,青团是用凡世的艾草、仙域的糯米、魔域的蜜豆做的,翠绿的团子上点着红点,像极了雪璃冰魄铃上的花纹。养老院里住的都是些曾在膳堂帮忙的老人,有的见过姜瑶光调整星位,有的听过阿木与灵兽对话,说起五位仙尊的故事,总像在说邻家亲友。

山路蜿蜒,两旁的杜鹃开得正艳。阿禾走着走着,忽然听见树丛里传来呜咽声,拨开枝叶一看,竟是只翅膀受伤的小鹰,正挣扎着想要飞起,却总被地上的藤蔓缠住。他想起阿木先生与白泽的故事,蹲下身解开藤蔓,又从篮子里拿出个青团,捏碎了放在掌心。小鹰警惕地看了他一眼,最终还是忍不住啄食起来,羽翼上的伤口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着——青团里的仙力与魔域蜜豆的生机,正悄悄发挥着作用。

“去吧,”阿禾轻轻托着它,“天上才是你的家。”小鹰冲上天空,盘旋三圈才离去,翅尖划过的轨迹,恰似阿木万兽武魂的纹路。阿禾望着它远去的背影,忽然发现身后的树干上,不知何时多了个模糊的掌印,掌纹里缠着些细小的藤蔓,像极了阿木当年与山林沟通时留下的印记。

养老院的院子里,老人们正围着石桌晒太阳。见阿禾来了,都笑着迎上来,七嘴八舌地说起往事:“当年戴铃铛的姑娘教我们用冰泉水做豆腐,说‘心净,豆腐就嫩’”“那个青衫小伙总把承薪勺借给我们舀药,说‘厨具就是要救人用的’”“穿星纹衣裳的女子教我们看天种粮,说‘顺天时而动,才能有好收成’”。

阿禾把青团分给大家,刚要坐下,却见角落里有个老人正对着块青铜残片发呆。残片上刻着火焰纹路,边缘还留着烧灼的痕迹。“张爷爷,这是啥呀?”阿禾好奇地问。老人浑浊的眼睛亮了亮:“这是当年那位持枪仙尊留下的,他用长枪给我们当灶台,烧火做饭时,枪身上的火纹就像活过来一样。”

阿禾接过残片,指尖刚触到纹路,残片忽然发烫,映出幅清晰的画面:林七的火焰长枪插在地上,枪身化作灶台,姜瑶光的星盘悬在上方聚星力,阿木引来灵兽驮水,阿青用承薪勺搅粥,雪璃的冰魄铃悬在粥上净化杂质,五个身影围着灶台忙碌,周围的百姓捧着碗,眼里的光比星盘还亮。

“原来……他们从未离开过。”阿禾喃喃道。老人笑着点头,指着石桌上的青团:“就像这团子,艾草是凡世的根,糯米是仙域的气,蜜豆是魔域的味,合在一起才好吃。他们啊,早就把自己融成了这人间的一味。”

返程时,夕阳把山路染成了金红色。阿禾提着空篮走过石桥,见几个孩童正在河边放纸船,纸船上点着小小的蜡烛,说是“给天上的仙人送灯”。其中一只纸船的帆上,画着个简易的“膳”字,竟在水面上引来一群发光的鱼,鱼群推着纸船,朝着五味居的方向游去。

回到店里时,掌柜的正对着幅新画出神。画中是堆旧厨具,砂锅、砧板、瓷碗的影子里,藏着五个模糊的身影,正围着一口新灶忙碌,灶膛里的火光映得他们眉眼温柔。“你看,”掌柜的指着画,“旧物会老,新灶会长,就像这膳道,总有人接着往下做。”

阿禾望着画,忽然拿起那口修好的砂锅,往灶上一放,添柴、注水、下米,动作熟稔得像是做了千年。米香弥漫开来时,他仿佛听见五人在耳边说:“灶是旧的,火是新的;人是新的,心是旧的——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