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短篇民间故事 > 第345章 杨春鹤的善行与奇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5章 杨春鹤的善行与奇遇

明朝万历年间,山东有个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主人名叫杨春鹤。每年春分过后,他都会带上随从,坐着装满金银珠宝的马车,前往省城采购货物。然而这一年,杨春鹤的老母亲突然病倒,他不得不推迟行程,在家侍奉老母。

一个月后,老母亲病愈,杨春鹤急匆匆带着随从启程。一行人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不料,半路上突降大雨,他们只好到路边的一户农家躲雨。雨停了,他们继续赶路,天色渐暗,前方出现了一个偏僻的土地庙。

杨春鹤看看天色,估摸着赶到前面的客栈已是不可能,便决定在土地庙里过夜。众人卸下行李,在走廊上安顿下来,埋锅造饭。

饭后,众人在地铺上休息,杨春鹤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见土地庙后有座庭院,便起身漫步其中。庭院里有三间房屋,透出微弱的灯光。杨春鹤心生好奇,想叩门探访,却听到里面传来压抑的哭声。

一个老奶奶劝慰道:“老头子,别太伤心了,事已至此,咱们也无能为力。”一个苍老的声音叹息道:“正因为无能为力,我才忍不住伤心啊。要是能有办法阻止这场灾难,我心里也好受些。”

老奶奶连连叹气,闷闷不乐地说:“办法也不是没有,只是咱们没钱啊。真是无钱寸步难行。”

杨春鹤一听,顿时明白这两位老人家遇到了难事,手头缺钱,故此悲伤不已。他素来热心肠,遇到有人过不去难关,总会慷慨解囊。如今见这两位老者如此伤心,便想伸出援手。

他轻轻叩门,屋里响起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不一会儿,屋门打开,露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狐疑地问道:“客官从何而来?叩门所为何事?”

杨春鹤微笑着说:“老先生莫怪,我只是见此处有灯光,心生好奇,想进来探访一番。”老者一听,连忙赔笑道:“哎呀,客官恕罪,年迈昏聩,有失礼数,快快请进。”

说罢,老者侧身让开了路。杨春鹤走进屋里,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也站起来,笑脸相迎。杨春鹤落座后,询问他们遇到了什么难事。

老者叹了口气,说:“我们所缺的钱财不是一笔小数目,恐怕你不愿意拿出来呀。”杨春鹤问道:“需要多少银子?”老者说:“少说也得数万贯吧。”

杨春鹤一听,吓了一跳,脱口问道:“两位老人家为何需要这么多钱?”老者叹了口气,缓缓道出原委。

原来,这两位老人家竟是土地公公和土地奶奶。他们得知过几天瘟神会在此地散布瘟疫,到时候瘟疫盛行,十室九空,百姓将遭受苦难。土地公公年年享受本地人的香火供奉,如今却无能为力,心中愧疚不已。

土地奶奶说:“我有个治疗瘟疫的偏方,可以购买药材,熬制汤药,救济百姓。但这里人口众多,需要的药材无数,没有数万贯钱财是办不成这事的。”

杨春鹤沉思片刻,说道:“这钱我来出。”土地公公惊讶地问道:“你家两代人才积累了数万家财,一旦拿出来,多年的努力就付诸东流了,你不心疼吗?”

杨春鹤淡定地说:“钱财没了可以再挣,百姓的性命没了就永远失去了。孰轻孰重,我还是分得清的。”

土地奶奶一听大喜,连忙拿出偏方递给杨春鹤。杨春鹤告辞而出,回头一看,哪里有什么房屋,只有几棵树而已。

第二天一大早,杨春鹤宣布了一个决定:不去都城了,就住在土地庙里购买药材,准备救济百姓。他写了一封书信,让几个心腹快马回去,把家里积攒的现银全部取出来。

过了不到三天,当地果然爆发了一场瘟疫,大部分人卧床不起。此时,心腹们已经取来了银子,杨春鹤让他们四处购买药材,熬制汤药,救济百姓。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瘟疫终于过去了,十之八九的人口幸运地活了下来。老百姓把杨春鹤当成了活菩萨,要给他建庙祭祀。他拒绝了乡亲们的好意,说明是土地奶奶送的偏方,让他们如果感谢就感谢土地公和土地奶奶。

又过了半年,这天晚上,杨春鹤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神人牵着一头神兽走了进来,说道:“你做了大善事,天帝为了嘉奖你,特意把貔貅神兽送给你镇守财运。”

早晨醒来,杨春鹤发现在桌子上放着一个惟妙惟肖的貔貅雕像,便把它放在香案上供奉起来。自此以后,他的生意异常火爆,无论采购什么货物,都会被一抢而空,不愁销路。钱财就像流水一样流进他的腰包。

不到三年,他就赚回了捐掉的数万家财。杨春鹤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寿终正寝。当他闭上眼睛的一刹那,忽然看见从天而降的一辆马车。天使走进来说道:“天帝感念先生善行,特地奉命来接你上任。”

杨春鹤于是坐上了马车,马车升天而去。当时好多人都看见杨家的门前被一团祥云笼罩,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