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明朝晚期,西南边陲有座宁静的小城,最近却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恐慌。城中的漂亮女子纷纷遭遇怪事,一觉醒来,满头青丝竟不翼而飞,只留下一颗颗光溜溜的脑袋。这些女子羞愧难当,终日躲在闺房,以泪洗面。一时间,城中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各种妖魔鬼怪的传说甚嚣尘上。
大户人家为了守护女儿,纷纷派遣家丁手持棍棒,夜晚守护在闺房之外,防守得密不透风,连一只苍蝇都难以飞过。然而,即便如此,女儿的头发依然神不知鬼不觉地被剃光。这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四周,最终传到了几百里外的崂山。
崂山上有一位年轻的道士,名叫全清风。自幼上山学艺,如今已小有所成。听说老家遭遇妖孽作祟,他毅然决定下山除妖,保护乡亲。回到老家,全清风与父母兄弟团聚一番后,便住在了家中。
一日傍晚,全清风拜访朋友归来,踏着月色走在回家的路上。途经一条小河时,他发现大柳树下蹲着一个身穿青色衣裳的女子,正对着河水梳妆。全清风心中暗自诧异,普通女子怎会深夜独自在野外梳妆?他不动声色,悄悄走到对岸的一棵树下,躲在树后观察。
只见那女子用梳子在河水中浸湿后,缓缓梳理着头发,嘴里还哼着小调,心情似乎十分愉悦。然而,当明月高悬时,女子突然站起身,长袖飘飘地跳起舞来。舞姿虽美,但全清风却从中看出了一股浓重的怨气。
跳到兴起时,女子蹲在河边,突然狂叫一声,一把扯下自己的秀发。原来她戴的是一个假发套!只见她拿出剪子,将一头秀发剪得粉碎,随风飘散。随后,她纵身越过小河,向县城方向狂奔而去。
全清风紧随其后,一直追到城墙边。只见女子化成一缕青烟,飘过了城墙。全清风急忙捏指念咒,身体瞬间穿过厚实的城墙。他紧紧尾随青烟,来到一个大户人家的后院,上了阁楼。
青烟化作青衣女子,她轻轻一吹,房门自动打开。走进去后,房门又自动关上。全清风再次念咒,跟了进去,躲在闺房的窗户边上。只见床上躺着一名熟睡的女子,一头乌黑的秀发散落在枕边。
青衣女子看到熟睡中的女子,眼中妒火中烧。她拿出一把小刀,探下身去抓起头发就割。说时迟那时快,全清风念动咒语穿窗而入,提剑劈向青衣女子。女子惨叫一声倒在地上,变成了一只青狐。
全清风抓住青狐,发现它肩上中了一箭,还在滴血。此时,熟睡的女子被惊醒,看到屋里站着一名道士打扮的陌生男子,吓得大叫起来。楼下的家仆听见喊声,持棍冲上楼来,以为全清风就是偷头发的大盗,围着他就要打。
全清风退守在屋角里,手持宝剑大声分辨自己是来捉妖的。恰巧家仆中有一个人和全清风是同村人,认识他,赶紧站出来为他辩解。主人家听到全清风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又见他手上捉住了一只青狐,相信了他的话,抱拳感谢还赠予了二十两纹银。
全清风回到家里查看青狐,发现它是一只秃头的女狐头上还长着几个戒斑。他把青狐用皮锁捆住然后倒头大睡。半夜里忽然传来了敲门声全清风喝问是谁外边响起了一个男人的声音说道:“我乃青狐的父亲特来为我儿求情还请先生听我一言。”
全清风穿衣起床点亮灯打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老者。老者进屋落座后全清风不满地说:“你纵容女儿胡作非为还好意思来求情?”老者叹息道:“其中有隐情还请听我道来。”
原来青狐情窦初开时与一个书生相恋。她痴情地爱着这个书生哪知书生却是个薄情寡义之人一年之后便抛弃了她。青狐经受不住打击万念俱灰一时想不开便来到了尼姑庵里要求削发为尼。
老尼姑道行高深一眼看穿她是个女狐坚决不答应。无奈青狐纠缠不休老尼姑说道:“我不是担心别的我担心你经受不住青灯古佛的寂寞毕竟你不是凡人岁月漫漫恐怕你会后悔的。”青狐表示绝不后悔。老尼姑无奈道:“既然如此我就成全你吧。不过我有一句话要讲明一旦剃度就再也长不出头发了。”青狐此时表示愿意。老尼姑便为她剃度使用了法术让她再也长不出头发。
青狐剃度后成了尼姑庵的住持。几百年过去了她再也忍受不了出家人的清苦和孤寂便还了俗。可是她的头发再也长不出来了从此变成了秃头狐。
此事导致她性情大变开始偷割漂亮女子的头发制成发套戴在头上。然而过不了几天头发就会枯萎失去活力。青狐便毁了旧发套又去偷新的。
老者说完叹息一声恳请全清风放了小女他愿意带着她远走他乡。全清风心生同情说道:“修炼成精着实不易我也不愿杀了她。这样吧我传授给她清心咒以后让她好自为之。”
说罢全清风解开了皮锁放了青狐。青狐化成青衣女子跪地拜谢。全清风传授了清心咒后老者便带着青狐走了。
自此之后小城里再也没有发生过大户人家女子丢失头发的事情。而全清风的名字也在民间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