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小蜻蜓正拉着月瑶几人热络的套近乎,那边张龙、赵虎也从店小二口中摸清了眼下的情势。
店小二满脸堆笑:“包大老爷可是贵客,一下请了这么多能人!”
张龙面露疑色:“包大老爷?”
“哎哟,这可是如今老幼皆知的青天大老爷啊!”店小二赞叹,“包大老爷断案明如镜、为官清如水,那真是百姓的活菩萨!”
两桌相隔不远,这番话一字不落飘进月瑶等人耳中。
她心中了然,包青天的名号竟已深入人心到这般地步,看来此行注定不会平静。
抬眼望去,包拯闻言,眉宇间满是雄心壮志,公孙策与展昭亦是与有荣焉、眼神坚定,小蜻蜓则是掩饰不住的窃喜,似是感觉能躲过两人了。
而李莲花……他神色依旧淡然如水,察觉到月瑶的目光,微微勾起唇角。
那一笑清浅温润,瞬间让月瑶心头其他念头尽数消散,眼中只剩他含笑的眉眼。李莲花见状,笑意又深了几分,眼底盛着细碎的光。
等月瑶回过神,张龙、赵虎已然离去,热气腾腾的饭菜恰好上满整桌。
李莲花夹了一筷子蒜黄炒鸡蛋放进她碗里,声音柔和:“快吃,凉了就失了鲜味。”
月瑶笑着应下,低头大口吃了起来。
……
月光如银纱轻笼,给大地覆上一层朦胧的清辉。
莲花楼内,月瑶、李莲花、包拯、公孙策、展昭围坐桌前,清茶袅袅。
李莲花倒了杯茶递给月瑶,自己也倒了一杯,其他人也端着茶杯慢慢品茗。
包拯疑惑道:“乔泰至今一言不发,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一样。”
“他一定是遭逢了重大变故,心神俱裂才会变成这样的。”月瑶轻声分析。
李莲花颔首:“按理说,这般状态下多是生无可恋,可他既不认罪也不喊冤,分明是在拖延叛案时间,实在蹊跷。”
“难道是有未了的心愿,或是在等某个机会、某段时日?”月瑶推测。
包拯眉头紧锁:“无法得知,不管对他说什么,这乔泰就像是听不到似的,一个字也不说。”
公孙策叹道:“三家七口八条人命,下手这般残忍,绝非普通仇杀,定是有血海深仇才会如此。”
“偏偏死的都是妇孺,主家反倒安然无恙。”包拯补充道。
“是啊,当真是一桩奇案。”公孙策附和。
月瑶沉思道:“莫非是要让主家尝尝失去至亲的痛苦?不然为何特意留下他们三人?”
“若真是如此,难道是那三人先害了凶手的亲人?”公孙策顺着思路推演,“可听说乔泰早已无亲无故了。”
“我也在思量,会不会是案中案——那三人本身造了杀孽,才引来这般报复。”包拯缓缓道。
公孙策点头:“看来唯有到了桃源村,才能寻到更多线索。”
包拯望着窗外夜色,沉声道:“前路依旧扑朔迷离啊。”
……
客栈之中,王朝、马汉奉包拯之命,坐在小蜻蜓房门外寸步不离。
小蜻蜓推开门,见二人如门神般守在她的门前,只得无奈笑道:“哟,真巧!二位是在赏月吗?”
王朝面无表情:“并非赏月,包恩公命我二人留意姑娘一举一动。”
“什么?没搞错吧!”小蜻蜓瞪大了眼,“他把我当贼防着?”说罢转身就想走,却被二人一前一后拦住去路。
“姑娘要往何处去?”王朝问道。
“我去哪都行啊,我……”
“不行,”王朝打断她,“包恩公吩咐,姑娘走到哪,我二人便跟到哪,不得让姑娘离开十步之外。”
“你……行,算我倒霉!”小蜻蜓气鼓鼓地跺脚,“碰到你们这两位门神,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得了,我回去还不成吗……诶!你们看!”她突然指向天空,想转移二人视线。
一番周旋后,小蜻蜓终于溜了出来。瞥见客栈门口坐着的张龙、赵虎,她眼珠一转,掏出银票,用线绑好扔在地上,一步步将二人引了过来。
张龙、赵虎只当是风刮来的横财,乐呵呵地上前准备捡起来。
趁二人放下佩刀、上前俯身拾银票的空隙,小蜻蜓悄无声息地捡起地上两把刀,刚要起身,就听见一个声音自身后传来。
“你又在偷东西了。”
三人同时转身,小蜻蜓对上包拯几人的目光,张龙、赵虎也瞧见了他们,以及小蜻蜓手中的刀。
小蜻蜓支支吾吾,一时语塞。
“有官差!快走!”张龙反应极快,拉着赵虎就要跑。
赵虎急道:“那我们的刀呢?”
“命都要没了,还管刀!”张龙拽着他,捡起地上的银票拔腿就跑,全然不顾包拯的呼喊:“诶,二位,她偷了你们的刀!”
月瑶啧啧两声:“这俩人怕不是犯了什么事,不然怎会如此惧怕官差?”
王朝立刻请示:“要不要把他们抓回来?”
“别。”包拯摆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不可贸然抓人。”
“是。”
小蜻蜓打了个哈欠,装作疲惫的样子:“累了,回房睡觉。”说罢便往客栈内走。
“王朝、马汉,拿下她!”包拯沉声道。
二人应声上前,拦住了小蜻蜓。
“诶,你们什么意思?”小蜻蜓急了。
“你盗窃赃物,人赃并获,我现在要将你抓捕归案,不容抵赖。”包拯面色严肃。
“我冤枉啊!”小蜻蜓立刻喊冤,“这刀本就放在地上,我是想捡起来还给他们的!真是好人没好报!”
月瑶看得好笑,往李莲花身边一靠,饶有兴致地看她表演——大半夜出来这一趟,倒也不算白跑。
李莲花任由她靠着,还伸手半搂着她的腰,生怕她站不稳摔着。
“是吗?”包拯挑眉。
“当然是!”
“既如此,便等他们回来取刀时再作分晓。在他们回来之前,你仍是疑犯。”包拯转头对王朝道,“把她锁起来。”
“你敢!”小蜻蜓急得跳脚。
……
天刚破晓,晨光熹微,远山在薄雾中勾勒出淡淡的轮廓。
四匹健硕的白马拉着莲花楼,一行人再度启程。
队伍中唯有小蜻蜓怨气冲天——只因怕她轻功了得、趁机逃走,包拯特意命人给她戴上了脚镣,让她与犯人乔泰一同跟在后面。
“臭黑炭!包黑炭!一块硬邦邦的臭黑炭,半点怜香惜玉之心都没有!”小蜻蜓一路碎碎念,却也不敢太过放肆。
包拯念及她是女子,只让她步行了两个时辰,其余时间都让她在莲花楼内歇着了。
……
“到了。”
路旁立着一块界碑,上面赫然刻着“凤阳府”三个大字。
公孙策道:“进了凤阳府,再往前便是桃源村了。”
一行人在此处停下——前方道路狭窄,莲花楼无法通行,只能弃车步行。
月瑶望着远处的山峦,好奇问道:“前面那座山是什么山?刚刚还没注意到。”
“好像唤作鹊桥山。”公孙策答道。
“鹊桥山?”李莲花轻声重复。
“当地有首童谣是这么唱的:‘人在凤阳外,不见鹊桥山;看见鹊桥山,已在凤阳中。’”公孙策解释道。
展昭问道:“公孙大哥,这话的意思是,只要望见鹊桥山峰,便知已身处凤阳府境内了?”
“正是。”公孙策点头,“此山地势奇特,在凤阳府内抬头便能望见,可一旦踏出府界,便再也寻不到它的踪影了。”
众人闻言,皆觉新奇有趣。
小蜻蜓眼睛一亮:“为何叫鹊桥山?难道每年牛郎织女都在这里相会?”
“这名字并无什么典故,我也不甚清楚。”公孙策摇头。
“真是一座奇山。”包拯赞叹。
月瑶笑道:“莫不是有许多少男少女到这山上踏青约会,才得了这么个名字?”
“我看多半是!不然名字怎会这般特别!”小蜻蜓附和着,趁众人都望向远山,想趁机溜之大吉。
可刚走几步,就被包拯敏锐察觉。
“想去哪?”
小蜻蜓讪笑:“哎哟,包大人的耳朵怎么突然这么尖?”
“你平日里叽叽喳喳,突然这般安静,除了想逃跑,还能有别的事?”包拯一眼看穿她的心思。
“嘿嘿,包大人又冤枉我了!”小蜻蜓连忙摆手,“我才不想逃,只是想……方便方便。”
“哼,你这鬼主意,当真是层出不穷。”包拯冷哼。
月瑶轻笑一声,站起身来:“我陪你去吧。”
“不……不用了!太麻烦你了!”小蜻蜓连忙摆手,“我突然又不想去了!”
……
一行人继续前行,走了没多久,小蜻蜓眼睛一亮,指着前方:“前面有个茶寮,我们去喝杯茶歇歇脚吧?”
包拯怀疑地看着她:“你又在打什么鬼主意?方才要方便,此刻又要喝茶,你的身体构造倒是奇特。”
“哎呀,人家口渴嘛!”小蜻蜓怕他不同意,便大声嚷嚷起来,“不给犯人喝水,这可是虐待!”
包拯无奈,只得应允,留下王朝、马汉看管乔泰和小蜻蜓,带着其余人往茶寮走去。
几人步入茶寮,原想暗中打探当地情形,没曾想小二瞥见包拯的面容,顿时惊得瞪大了眼,忙不迭凑到一旁,与周遭村民窃窃私语起来。
月瑶等人正纳闷,刚要开口询问,那群村民已然簇拥而上,围着包拯的脸细细打量,忽然有人高声喊道:
“是他!就是他啊!”
话音未落,众人齐齐对着包拯跪拜下去,齐声高呼:“包大人!”
为首的村民朗声道:“我们早已闻风,知道定远县要来一个青天大老爷,人称包青天的,还盛传你脸黑就像一张铁面,额有弯月,就像黑夜里唯一能照亮一切的月光,这不是你还能是谁啊?
草民向青天大老爷请安了!”
“草民给青天大老爷请安了!”村民们的声音整齐洪亮。
包拯连忙抬手:“诸位乡亲快快请起!”
展昭在一旁打趣:“诶,包大哥,我看你往后微服私访,怕是得在头上套个大麻包才行了!”
包拯无奈瞪了他一眼,吐出一个字:“去!”
月瑶、李莲花与公孙策三人见状,忍不住相视而笑,茶寮里顿时漾起几分轻松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