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网游动漫 > 莲花陪我闯影视世界 > 第338章 少年包青天78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头渐高,街道上人来人往,叫卖声、车马声交织成一派热闹景象。

月瑶拉着李莲花悠哉地走在一行人的后面,看到这里的百姓虽不富裕,但也吃喝不愁,是个安静祥和的好地方。

前面不远处就是定远县的县衙,门两侧各站着两名身着皂衣、腰佩长刀的衙差,神情肃穆地守着门户。

走在前面的展昭眼睛一亮,朝前方指了指,语气轻快:“诶,前面就是县衙了!”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见那县衙规制规整,虽不算宏伟却透着几分威严,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笑意。

展昭转头看向身侧的包拯,带着几分好奇的问道:“唉,包大哥,以后你就在这儿办公睡觉吗?”

公孙策在一旁笑着接话:“那当然了,你以后啊,也得在这里陪着包大哥。”

“我?”展昭的目光在县衙周遭扫了一圈,门前干净无规整、秩序井然,“看来这环境还不错啊。”

话音刚落,县衙大门内便快步走出一名差役。

他约莫三十出头,身着青色公服,面容周正,走到众人面前停下脚步,恭敬地拱手行礼:“想必这位就是新任定远县令包拯包大人了吧!在下方江,是本地县衙的押司,特地在此等候大人。”

包拯微微颔首,亦拱手还礼,语气沉稳:“方押司不必多礼。”

双方见礼已毕,方押司便侧身引路:“大人,里面请。”

众人紧随其后,迈步走进了县衙。

穿过前院,便来到了县衙大堂。

只见堂内正前方是县令的案几,案上笔墨纸砚俱全,两侧分列着“肃静”“回避”木牌,透着一股庄严肃穆之气。

众人望着这象征着公道正义的公堂,想到日后便能在此为民伸冤、惩恶扬善,心中都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激动。

展昭性子最为活络,目光在堂内一扫,很快落在了县令坐位正上方的横梁处,转头对包拯笑道:

“诶,包大哥,马大娘送你的那块‘包青天’的牌匾呢?我看正好能用得上,挂在那儿,再合适不过了!”

方押司适时上前,详细介绍道:“大人,这便是县衙的公堂,日常断案理事都在此处。

左边是偏厅,可供大人与人商议公务;右边是后堂,平日里歇息、更衣都方便。

穿过后堂便是花厅,花厅后面就是您的起居室,周围还挨着几间厢房,皆是围绕着天井而建,采光通风都好。

后院虽不算大,但种着些花草,清净雅致,后门通向一条横街,穿过横街便是本县最繁华的主街,出行、采买都十分便利。”

公孙策听得连连点头:“看来这里的布局倒真不错,紧凑实用,又不失雅致。走,我们去瞧瞧起居和厢房的情况。”

月瑶和李莲花跟在展昭、公孙策身后,一同往后堂走去,细细参观着县衙的各处景致。

另一边,包拯转头对王朝、马汉吩咐道:“王朝、马汉,将乔泰与小蜻蜓先关进大牢看管,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有任何差池。”

二人齐声应道:“是,大人!”随即在小蜻蜓的大喊大叫下押着人退了下去。

……

月瑶和李莲花参观了一遍县衙后,就离开了,寻到了本地的牙行处,一番挑选后,买了一处离县衙不过半里的小院。

院子不大,却收拾得干净利落,青砖铺地,院内栽着一棵桂花树,树荫浓密,透着几分雅致。

牙行还帮忙引荐了一位姓刘的老伯做仆人,刘伯年近五旬,为人忠厚老实,手脚也勤快,平日里看家护院、打理些杂务,再合适不过。

将小院简单收拾妥当后,两人并未急着返回县衙,而是打算先在这定远镇上逛一逛,熟悉下周遭的环境。

他们并非漫无目的地闲逛,而是借着问路、买东西的机会,不动声色地向镇上的商户、路人打听起了桃源村三家惨案的消息。

一番打探下来,倒是得了些有用的线索:当年桃源村惨案中,陈大、张根、王田三人是三家受害人家中仅存的幸存者,且三人是好朋友。

只是惨案发生后,三人便陆续离开了桃源村,至今已有近十年光景。如今三人都已各自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听说日子过得颇为富足,甚至隐隐有发了大财的迹象。

还有乔泰,他性子孤僻怪异,向来寡言少语,偌大的村镇里,唯有山上的赵老伯曾与他有过几句交谈。

更蹊跷的是,案发第二晚,有好几户农户都亲眼撞见一桩怪事——他们说,亲眼看见鹊桥山上“下起了金雪”。

两人将打探到的信息在心中细细梳理了一番,见日头逐渐西沉,便不再多逛,转身朝着县衙的方向走去。

回到县衙后,他们立刻找到了包拯和公孙策,将在镇上听到的关于陈大、张根、王田三人的消息一一告知。

月瑶思忖道:“依我看,这所谓的‘金雪’,多半是类似烟花的东西。”

包拯眉头微蹙:“命案之后第二天,降下金雪?”

李莲花点头附和:“千真万确啊,那几位农户说得恳切,直言绝非眼花,是实实在在瞧见了那场金雪啊。”

“对,还有人说陈、张、王三家这命案太冤,所以天降异象呢!”月瑶补充道。

展昭满脸诧异:“啊?雪哪有金色的?”

“所以我才推测,该是像烟花那般,炸开后散落的金辉看着像雪罢了。”

“还有啊,因为乔泰并没有犯案的动机,又突然杀了那么多人,大家呢就一致认为是他疯了!”李莲花淡然道。

包拯若有所思:“难道那场金雪跟命案会有关系?”

公孙策点头:“确实有可能!”

……

包拯当机立断,吩咐王朝、马汉即刻传召陈大、张根、王田三人前来问话。

“小人陈大!”

“小人张根!”

“小人王田,叩见包大人!”

“不必多礼,都起身吧。”

陈大上前一步,语气急切:“大人,听闻您已擒获当年杀害我等家眷的逃犯?今日传我等前来,可是要升堂审判,为枉死者报仇雪恨?”

包拯颔首:“今日召你们前来,正是为查明当年真相,还枉死者一个清白。”

王田闻言急道:“大人,还有何真相未明?当年桃源村惨案,诸多村民都亲眼见过那禽兽的模样,我三人更是亲眼目睹凶手逃离现场!”

“正是如此!”陈大与张根齐声附和。

包拯话锋一转:“既如此,案发当夜你们三人身在何处?为何能逃过此劫?”

张根忙答:“那晚我们三个一同去喝酒了。”

“你们平日常这般饮酒?”包拯追问。

陈大解释道:“那日是小人寿辰,特意约了他二人相聚,我们三个喝到深夜才往回走。”

王田眼中泛起泪光:“谁曾想,快到家门口时,只见我们三家的房子已被熊熊烈火吞没!”

张根声音发颤:“我的妻子和孩子,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王田哽咽着,泪水滚落:“我的女儿、妻子,还有她腹中未出世的孩儿,一家三口三条性命,就这般惨死!连房子也被烧得一干二净!”

陈大攥紧拳头,悲愤交加:“我们悲痛欲绝,就在火光里,看见了那个狂魔——”

“就是乔泰那个畜生!”张根咬牙切齿。

“对,就是这禽兽不如的东西!”

“我们当时想追,却早已来不及了!”

包拯眉头紧锁:“你们既已认出凶手,为何未曾报官?官府又为何未能将他缉拿归案?”

王田叹气:“那乔泰行踪诡秘如隐士,桃源村人极少见到他,更无人知晓他的住处。”

张根补充:“案发当晚,全村人上山搜寻了一夜,连他的踪影也没寻着。”

陈大接着说:“约莫一个月后,有人在山中一个山洞里找到了乔泰的落脚处,却早已人去洞空。这恶魔如风一般消失,谁也不知他去了何方。”

“你们可知乔泰为何要下此毒手?”包拯追问关键。

陈大迟疑道:“莫非是他想偷东西被发现了?”

包拯摇头:“偷窃不成,何至于灭门焚屋?观其作案手段,分明是蓄意报复,且定是血海深仇。”

“大人明鉴!”三人急忙辩解,“我们与他素不相识,从未有过半点交集,何来仇恨可言?”

“是啊,这乔泰简直就是个疯子!”张根愤懑道。

包拯凝视着三人:“如今事隔十年,再让你们指认凶手,还能认得出来吗?”

“便是烧成灰,我们也认得!”

“那日惨状刻在心头,历历在目,永世难忘!”

“绝无错认!”三人语气笃定。

随后,包拯命人将乔泰带至堂前。

三人一见那身影,顿时红了眼,挣脱差役就要扑上去:“就是他!打死你这个禽兽!”幸得王朝马汉及时上前拉开。

包拯见状,吩咐道:“你们先在客栈住下,后续需随时应讯。”

三人虽想尽快解决此案离开,但明显不可能,只得暂时住下。

……

公孙策与展昭动身前往鹊桥山,循着线索找到了山脚下独居的赵老伯。

提及乔泰,老伯连连摆手:“那后生看着凶巴巴,实则胆小又憨厚,连只飞鸟都舍不得惊扰,是个实打实的老实人。

他每次砍柴下山,都是托我代为转卖,从不多言。”

老伯话锋一转,道出关键:“况且他有妻子,只是他妻子好像染了什么病,身子很差,一直躲在山里面,我也只见过她一次!

这般心性的人,若真犯下那灭门大案,依我看,多半是遭人胁迫或唆使啊——老朽也只是随口推测罢了。”

公孙策眼中一亮,连忙追问:“诶~赵老伯,您可知乔泰居住的山洞在哪里吗?”

“哦,就在山的另一侧,顺着这条小径往上走便能瞧见。”

二人依着老伯的指引,很快寻到了乔泰栖身的山洞,却发现一桩反常之事:洞内绝非荒废十年的模样——

灶台干净,碗筷上只覆着一层薄尘,器物摆放规整,处处透着有人长期居住的痕迹,与“荒废”之说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