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禁卫军 > 第400章 电厂建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特区长官府3号楼3楼的大会议室里,孙再芝打算结束会议:“会议到此为止,这几天大家辛苦了,回去以后,尽快拿出方案来,然后拿到特区议会讨论,修改。我们的制度建设要加快速度,用总督大人的话说——我们要搞制度大跃进。”

戈辉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进了孙再芝办公室对面的大会客室,里面摆着二十个大沙发。

孙再芝的秘书朱至信为戈辉送上茶点,告诉戈辉,会议马上结束。

戈辉告诉朱至信,把二十人管理团队都留下,请到这里,我有重要事情要谈。

十几分钟后,孙再芝、宁远、黄星、宋孝仁等十九人走进会客室。

戈辉直接示意大家直接落座,打招呼寒暄就免了,不都不是外人。

“我猜你又要花钱,而且还是特别多的钱。”孙再芝肯定地说道:“不然,不会这么老实的坐在这里等大伙。”

“你只猜对了一半,既是花钱,也是赚钱。”戈辉说道。

“那我可得洗耳恭听了。”孙再芝笑道。

“我刚刚从朝阳工业大学过来,机械电视搞定,明年电子扫描技术的电视将正式问世,在纯技术层面,已经没问题了。”戈辉直接点头,然后大声说道:“特区马上要赚大钱了。”

孙再芝、宁远等人高兴的鼓掌,任何能赚大钱的事儿,都值得他们兴奋。他们去年可是看过机械电视的原理演示的,这东西一旦问世应该前景非常广阔,经济效益不言而喻。

“但在赚钱之前,我们得先花钱。”戈辉说道:“现在就得建设工厂,需求会非常大,所以我们要建设超大型工厂。后面还有很多其它配套的东西,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还需要花很多钱。”

一说到花钱,除了宁远,其他人,包括孙再芝在内,都面露难色,因为他们不想再花钱了,因为特区现在的钱根本不够分,没人愿意再增加投资项目。

看着大家伙的表情,宁远先笑了,笑完说道:“诸位,大家光想赚钱,却不想投资,有这样的好事儿吗?上个月我们和欧美国家,签了那么多合作协议,有哪一个让我们占便宜了,一个都没有吧!”

“你们军方只负责花钱,自己赚的也从来不交特区财政,你不理解缺钱的难处。”张翼说道。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军方又是花钱的大头,他当然无感了。”陈怀宁说道:“发债借来的钱,看似很多,分一下就不够了,特区的教育大跃进,就是花钱的大头……”

看到大家开始反对,戈辉直接打断他们的发言:“不要讨论了,我也不是要乾纲独断,我只想告诉大家,今年花了钱,明年能成倍的赚回来。是百分之一百能赚回来,而且不是一倍,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赚回来。”

在座的二十人,其中至少一半露出了看似善意,实则不相信的笑容。

“我知道你们不信”戈辉淡淡地说道:“但是你们想过朝锦铁路会像今天这么赚钱吗?特区政府公务员和诸位的工资,奖金,都是铁路上赚来的。”

这一点,没人会否认,特区政府的自由资金,差不多都是从铁路上来的。简直就是一个银圆压铸机,如果没有铁路源源不断的收入,特区政府很有可能会停摆。

戈辉进一步强调道:“有了电视机厂,特区政府的自由资金会更充裕,长远看来,超过铁路也不是不可能,毕竟,电视会像汽车一样,会不断的升级换代,想想未来的市场前景。”

很多人轻轻点头,心思已经活泛了,戈辉这时给他们最强一击:“其实,也不一定非要特区政府掏钱,大凌河公司可以独资,也可以引进外资,只不过这样一来,赚的钱就和特区政府无关了。”

“不行,不能引进外资。”奕匡第一个反对,接着说道:“我支持特区政府出资,独资。”

“我也支持”陈怀宁也意识到特区政府决不能没钱,多一家能赚钱的企业,就能在教育方面有更多的投入,想通了,他就毫不犹豫地支持了。

“对嘛!人要往前看,目光要长远。”戈辉说道:“虽然前期花了不少钱,但是后期会成倍的赚回来,我们投资是有回报的。”

有两人开口支持,剩下的也很快想通了,反正不能让外国人把钱赚走,更不能便宜了越来越壮大的大凌河投资公司。那个叫金粟的真不是东西,什么都想插一脚,哪儿哪儿都有他。现在已经有很多有钱人,在看新奉天超级环内的房子了。贵是真贵,好也是真好,听很多人说,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好,那么漂亮的房子。虽然吹牛说传承千年,但是传个几百年肯定是问题不大的。

见所有人都同意了,戈辉继续说道:“赚钱的可不只是电视机厂,我们还将设立电视台,像广播电台那个播新闻,播广告,各种戏曲节目。在这条线上,会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戈辉突然提高声调,告诉他们:“我们在创造一个全新的时代,会惠及无数人,你们将会为今天做出的决定荣耀终身。”

“行了吧你!”奕匡说道:“我们都是老头子了,荣耀不荣耀的早就不在乎了,但你必须保证电视机厂必须赚钱。”

“我保证”戈辉肯定地说道:“保证几十倍的赚回来,而且,这不是终点,似乎永远没有终点。”

“停停停,打住。”载洵说道:“超过三十年的事儿就别提了,我们看不到,我更喜欢听未来三五年的。”

戈辉也是拿这些老头没办法,还指望他们给他干活呢,不然还不得把自己累死。

三天后,朝阳电视机超级工厂正式奠基,二十人管理团队都参加了,都拿着系着红绸的铁锹用心的填,他们知道,这填的不是土,一年后,会变成数不尽的银圆。

特区外事局,也在这一天接到英国人的抗议,抗议清军的入侵行为。

锡良提醒英国领事罗伯特-阿奇巴尔德:“清军不是禁卫军,禁卫军对清军有一定影响力,但是并不能左右清军做什么。”

“但是,赵尔丰的武器是你们提供的,赵尔丰还来过朝阳,你们总督大人亲自接见过。”罗伯特-阿奇巴尔德强调道。

“嗯,你们的情报工作做的非常好,确实如此。”锡良直接承认了,然后说道:“是北京朝廷请求,我们才提供的武器,赵尔丰是去平息德格土司两子争夺世袭职位的战争,顺带进行改土归流。至于为什么赵尔丰杀向印度,那是朝廷的事情,和北方特区无关。”

罗伯特-阿奇巴尔德也知道,这个事情找北方特区没用,人家只要失口否认,你就找不到理由。

结果就是,抗议锡良接受了,然并卵,罗伯特-阿奇巴尔德并没有拿到任何想要的。而北京朝廷那边,更加强硬,油盐不进,行你来,就行我去。英属印度不是不想反击,但是那些咖喱兵,就像咖喱一样,黏黏糊糊,根本站不起来,吓唬自己人行,面对凶神恶煞的清军,就只剩下扔下一切逃跑了。

罗伯特-阿奇巴尔德知道,远东的外交任务,任重而道远。

英国人的抗议连报纸都没上,直接被特区新闻业忽视了,因为有更大的新闻,朝阳、锦州港区、锦西港区、新奉天、辽阳、大连、宽城、哈尔滨的新电厂项目迅速立项,这些电厂都是特区独立设计制造,包括所有发电相关的设备,虽然是相对落后的蒸汽机技术,而不是蒸汽轮机发电技术,但是毕竟实现了全部特区制造。

北方特区也有蒸汽轮机技术,只是还不成熟,而蒸汽机技术,却是当下最先进最成熟的,特区建设不一定非要高大上,稳定持久更重要。

一个月后,二十人再次齐聚丰满峡谷,一百万千瓦的丰满水电站正式奠基,工期十年。

(工期是长了点,日本人建了8年,完成了89%,但是龙国重建丰满水电站也用了八年,我晚两年应该问题不大。冬天无法施工,混凝土无法凝固。)

主持水电站建设的是朝阳工业大学水利工程专业的德国教授,还有他的学生们。

朝阳工业大学水利工程专业二年级的方千博,觉得这是他的机会,一定要跟着教授认真学习。九月份开始,他就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了,可以更多的参与建设、学习。

建成后的丰满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城市供水、农田灌溉、航运、养殖及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的大型水电站。除发电外,丰满电站水库是松花江上最大的水库,可保护下游吉林、哈尔滨及沿江城镇,耕地,免受洪水灾害。

经水库调节,下泄流量可满足下游城市供水和农田灌溉需要;水库面积达500平方千米,最大水深70余米,是理想的天然渔场;水库库区形成长为100多千米的优良航道,将成为两岸粮食、木材、煤炭、生活用品的重要运输航道。经丰满水库调节,下游松花江航道加深,将成为吉林、黑龙江两地的主要水上交通。

总之,这是北方特区第一座,也是最重要的一座水电站。

同一时间,北方特区电网建设开始,主持电网规划的正是特斯拉教授的第一助手,也是朝阳工业大学的高级讲师卡特-维克斯,他是真正掌握了特斯拉电网技术精髓的人,也是朝阳工业大学电力工程专业的系主任。

当然,北方特区的电网建设是以城市为主的,乡村就先等等吧。

电网建设第一个项目就是新奉天电网项目。

戈辉只提了一个要求,新奉天的电网项目,要比最高标准还要高,不怕花钱。戈辉这样说,不是因为他有花不完的银圆,而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大凌河投资公司在卖房子的时候,会把电网的费用加进去。

电在后世是平常的东西,但是二十世纪初的北方特区,绝对是高端的东西,一般人享受不起。

戈辉在北方特区布局电厂和电网的时候,也把目光投向了北京朝廷管理的长城以南。

8月25日,为期十天的第三届朝锦秋冬季时装周在锦州港区正式闭幕,戈辉在闭幕式上发表了“特区服装行业引领时尚潮流”的讲话。

闭幕式一结束,直接登上关内外铁路的列车(后世1435毫米标轨),和戈辉同行的是刚刚在朝阳陆军讲武堂毕业的载涛贝勒,以及200名纯旗人军事留学生,他们于当晚到达北京正阳门东站。

袁世凯等一众北京高官到车站迎接戈辉,参加了招待晚宴,然后入住了袁世凯为其准备的别苑。当晚,在袁世凯提供的别苑,和袁世凯、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交流到很晚,主要谈的是赵尔丰入侵印度一事,怎么解决?

戈辉认为这事儿很简单,英国人要光动嘴,不动手,那就赖着不走。英国人如果只派印度的咖喱兵,那就狠狠地打,打怕他们。如果英国派陆军过来,那就打一次,掂量一下对方的实力,打不过就撤,打得过就谈。

对袁世凯等人来说,戈辉这个主意,跟没说区别不大。说好听点儿叫见机行事,或者随机应变,说不好听的,就是赖着不走,扛一天算一天。

当然,袁世凯等人也是这样想的,既然已经去了,那就赖着不走,扛一天算一天,毕竟那条赵尔丰线,已经画完了,就等着英国人出招了。

而英国那边还在争论,要不要派陆军过去,派多少合适,少了肯定不行,派多了财政又负担不起。所以赵尔丰至少短期内不会遇到对手,看着沃野成片的恒河沿岸,赵尔丰越来越不想走了,他不断给北京朝廷发电文,描绘这里有多少,多适合种植粮食。

第二天上午,光绪御书房单独召见了戈辉。

戈辉一身长袍马褂,不是一直以来的素雅军装,但他就是没跪下磕头,只是微微躬身。

光绪也不介意,因为介意也没用,他不敢让戈辉有任何危险,说不好听的,现在整个大清的经济命脉都捏在戈辉手中。(大清银行要接受特区储备银行的监督,否则就解绑特区银圆和大清银圆的绑定关系。)

“说吧!找朕谈什么事儿?”光绪也完全放弃了君前奏对那一套。

“我想到了一个给朝廷延寿的办法。”戈辉直接说道:“如果做好了,能让更多人感受到朝廷的善意,朝廷就会持续的更久。”

“什么办法?”不得不说,光绪意动了,他不甘心做一个亡国之君。朝廷没了,他的三十几个孩子怎么办?迫切地说道:“对朕来说,现在任何有益朝廷社稷的事,朕都愿意尝试。”

“改善民生”戈辉说道:“停止编练新军,改建发电厂,让更多的人用上电,他们一定会感谢陛下的。不然,只有陛下和朝中高官能用上电,普通百姓用不上,您说他们会念陛下的好吗?”

“建发电厂?为什么是发电厂?别的不行吗?”光绪问道:“他也曾想过建发电厂,但是详细了解之后,他放弃了,建发电厂太花钱。”

“别的不行,没有发电厂实在,而且天天在用,用的时候,就会想到这是陛下建的。”戈辉说道:“给粮食,会有吃完的一天,给衣服,有穿坏的一天,直接给钱,一是给不起,二是会很快花光,然后再向陛下要,如果不给,会更恨陛下。如此反复,得不偿失。”

“停止编练新军?”光绪犹豫道:“恐怕停不了,没人希望停下。”

目前,北京朝廷18个师的整编计划基本完成,剩下的18个师的整编计划,正在制定中,预计明年开始执行。

戈辉淡淡地说道:“朝廷还有钱吗?为了建设军队,别的不干了是吗?”

“停止铁路建设,顶多是一些利益相关的文官出来反对,但是如果停止军队建设,站出来反对的可是敢开枪军人。”光绪犹豫道:“朝中已经有很多人对朕不满了,因为朕断了他们的财路。”

“让皇家近卫军接管京城防务,把任何可能风险降到最低,甚至可以直接让某些人直接消失。”戈辉直接说道:“有时候需要陛下杀伐果断。”

“这……”光绪一直以宽仁的形象示人,他犹豫了。

“不一定非要杀人,杀人是万不得已。”戈辉说道:“让皇家近卫军接管京城防务,是展示力量,警告那些有不臣之心的人。”

光绪轻轻点头,说道:“朕会考虑的。”

戈辉淡淡一笑,说道:“涛贝勒毕业了,和他一起入学的200名纯旗人军事留学生也毕业了,和我一起回来的。他们虽然没有指挥打仗的经验,但是有纸上谈兵的经验,他们缺的是理论结合实际,接管京城防务,顺便历练一下,肯定能帮上陛下。”

光绪轻轻点头,但没有接话,脑子里还在思考。

“总之,皇家近卫军要用起来,要时刻体现陛下的存在。”戈辉说道:“用好了,就是朝廷的定海神针,至少能保证陛下无忧。”

光绪再次点头,但还是不说话,显然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戈辉也不着急,他也没别的事情,于是坐在边上慢慢等待。

良久之后,光绪说道:“不论是建设军队,还是建设电厂,朝廷都没钱。”

“朝廷不一定要出钱,给政策支持就行了。”戈辉说道:“有了政策,私人就会出资建设,电厂就是摇钱树,会不断的创造利润。”

光绪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额头,思考着允许私人建设电厂。

“朝廷只需要把税加到电价里,就可以有源源不断的财税收入了。”戈辉继续道:“如果有越来越多的电厂,朝廷就多了一份稳定的税源,因为人们一旦用上电,就离不开电了。”

很多电厂?源源不断的税源?光绪的思绪沿着戈辉指出的方向延伸。

戈辉又道:“北方特区新一轮的建设开始了,要建设更多的电厂,扩大电网覆盖范围,节衣缩食也要干,不为别的,就为有利可图,在这条线上,会产生巨大的财富。”

光绪动心了,问道:“详细说说,这条线上,都有哪些财富。”

戈辉信手拈来,掏出金属铅笔,直接在纸上列了二十几条。还不忘告诉光绪,这还是我理解不够透彻,能产生利润的地方,绝不仅仅这二十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