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光阴匆匆过,觉明已然成为中乘佛教最年轻的高僧,声名远扬。
只是,孔宣虽然一直关注他,却一直没有暴露与他之间的关系。
这一日,大乘佛教广发佛帖,举办水陆法会,邀请各方高僧大德齐聚一堂,共研佛法,辩明佛理。
大乘佛教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了,人族很大,可以容得下百家道统,人族也很小,甚至容不下两家佛教。
大乘佛教准备了很多人,又是主场作战,怀有必胜的信心。
中乘佛教只有觉明一人参与,却也怀着广传佛法的心思。
觉明作为中乘佛教佛子,弘扬佛法,义不容辞。
他欣然前往,欲借此机会与各方交流,精进佛法。
水陆法会当日,寺庙内香烟袅袅,梵音阵阵,来自四面八方的僧众齐聚一堂。
不过,这里不愧是大乘佛教的主场,多是大乘佛教信徒和门下和尚。
中乘佛教只有区区十几个人,可以说,大乘佛教的主场优势无可撼动。不仅仅是佛教之人参与,这一次,诸子百家也尽数参加。
人群之中,就有老子和牵着牛的小虞。
时光如梭,岁月无声,这数百年过去,他们依旧同行人间,一者传道,一者传儒,各取所需的同时,又吸取各自的经验。
如今,这种佛家两脉之争,他们也赶了过来。
和他们一样的人不在少数,这一场辩经,可以说三界大能大多都在关注。
“周王天子使者到!”
随着一声高呼,一群人鱼贯而入。
这些年,人皇一脉在七国围追堵截之下,不想就这么放弃,又得不到杨戬等人支援,最终投入了天庭麾下,自称天子,去人皇号。
可这也不能让周国起死回生,只是苟延残喘。
因为七国开始争人皇之位,谁也没有把失败了的周国放在眼里。
七国背后,势力错综复杂,有妖族,有巫族,有龙族,不甘寂寞的野心家都纷纷出世,大争之世,不争何为!
觉明身着朴素的麻布僧袍,在中乘佛教众人的注视下,踏入这盛大的法会现场。
“这孔宣,也算是慧眼识珠了。”
李耳轻轻的感叹道。
小虞点了点头。
“你也看明白了吧?这大乘佛教,太过于繁花似锦,却长久不了。”
李耳轻轻的感叹道,他对大乘佛教确实有很大的期盼的,这也是他算计的一部分,可如今的大乘佛教,却让他有些失望。
“大道之争,如同流水,不争先,争一个滔滔不绝。”小虞说道,眼神里对孔宣发展中乘佛教的理念有些欣然。
“你这小子,也对道多有领悟,想必孔宣如此行事情,也和你不无关系吧!”
李耳看着他,心中越发有些可惜,可惜这青灵子不是自己的弟子。
“都是师伯教育得好。”
这些道理,也是这么多年他跟着李耳游历学习的收获之一。
法会开始,各方高僧依次登台讲法,妙语连珠,引得众人频频点头称赞。
这是大乘佛教的地盘,自然由他们抛砖引玉,且现在法会才刚刚兴起,也没有太多乱七八糟的仪式。
一个月时间一晃而过,大乘佛教高僧轮番登台,也告一段落,接下来,就该上正题了。
待到觉明登台,场中顿时安静下来,众人都好奇地打量着这位年轻的中乘佛子。
觉明双手合十,向众人行礼,随后开始阐述中乘佛教的理念,他言辞恳切,将中乘佛教杀生为护生、明心见性的教义娓娓道来。
然而,他的言论却引发了大乘佛教一些僧人的质疑。
一位大乘高僧率先起身,说道:“觉明大师,我大乘佛教以庄重宝贵为旨,以珍宝灵木造像,广积善缘,普度众生,禁止杀生。而你中乘佛教,竟允许杀生,如此行径,与佛法慈悲相悖,又怎能称之为正统?”
觉明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回应道:“大师此言差矣,佛法慈悲,在于护佑众生。我中乘佛教所言杀生,非为一己私欲,而是为护生而行。正如农夫为饱腹杀禽畜,武僧为护民斩恶徒,此等杀生,实乃慈悲之举。若一味拘泥于形式,见恶不除,见苦不救,空有华丽之表,又何谈真正的慈悲?”
又有一位僧人站起来反驳:“你说杀生为护生,可杀戮终究是沾染业障,这又如何解释?”
觉明目光坚定,说道:“业障之论,重在本心。若心存善念,以护生为目的而行事,即便有杀生之相,亦无恶业之实。反观某些人,表面持戒森严,内心却充满贪嗔痴念,虽无杀生之举,业障却早已深重。我佛讲因果,因善而行,又何惧果报?”
随着辩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抛向觉明,可他始终从容应对,引经据典,将中乘佛教的教义与现实中的事例相结合,把一个个诘难化解于无形。
他时而妙语连珠,引得众人会心一笑;时而言辞犀利,直击问题要害。
辩论持续了整整三天,觉明以其深厚的佛法造诣和卓越的辩才,折服了在场的众多僧众。
就连众多大能,也暗自点头,这觉明不愧是中乘佛教的佛子,只是大乘佛教,却是要丢脸了。
若想辩倒他,怕不是要大乘佛教之主,玉鼎佛祖亲自出场。
不过,玉鼎最终还是没有亲自下场,他有他的骄傲,如果孔宣亲自前来,他出场与之同台竞技,自然无可厚非,可如今来的只是个佛子,他又如何自降身份,不如体面认输。
最终,在众人的一致认可下,觉明在这场水陆法会的辩论中夺得第一。
当结果宣布的那一刻,全场寂静,只有中乘佛教十几人在高兴。
觉明再次双手合十,向众人行礼,说道:“此次辩法,非为争高下,而是为了探寻佛法真谛。我与各位大师虽派别不同,但皆是为了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愿今后我们能多多交流,共同进步。”
水陆法会结束后,觉明的名声更盛,他不仅为中乘佛教赢得了荣耀,也让更多人对中乘佛教的教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却是让原本没有多少人的中乘佛教,迎来了一批新的信徒和门人。
而觉明,也并没有膨胀,一如既往的拜佛传教。
他深知,这只是佛法修行路上的一个驿站,未来还有更多的未知与挑战等待着他,他将继续秉持着明心见性、杀生为护生的理念,在弘扬佛法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
这也让孔宣对他更加看好,准备让他作为人间中乘佛教之主。
因为孔宣的道后继有人,也让孔宣有了坐化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