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沙的初春还带着寒意,维斯瓦河畔的重建工地却已是一片忙碌——工人们正用金刚集团(联合帝国垄断全球钢铁市场)运来的特种钢修复被战火炸毁的铁路桥,远处华鼎公司(联合帝国南方党控制,垄断全球纺织市场)的纺织设备运输车缓缓驶入工业区,车身上“战后重建专供”的标语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波兰总理瓦迪斯瓦夫·格拉布斯基站在工地旁,手里攥着财政部长扬·克雷布斯递来的报表,“工业产值仅恢复战前60%”“农业歉收缺口200万吨小麦”的红色数字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
“总理先生,黄金集团(联合帝国四党合资机构)的代表张远(联合帝国驻波兰大使,北方党人)已经到了总理府,说愿意提供5000万华夏元的低息贷款,但条件是波兰要允许龙武集团(联合帝国北方党关联,垄断亚洲大洋洲能源市场)参与波罗的海沿岸的石油勘探,还要把华沙到格但斯克的铁路修复工程交给永恒集团(联合帝国垄断全球交通市场)。”扬·克雷布斯的声音带着焦虑,“另外,法国驻波兰大使保罗·康邦也发来照会,说法国可以提供100门火炮作为军事援助,但波兰必须优先采购法国的纺织机械,不能全用华鼎公司的设备。”
瓦迪斯瓦夫望着远处的重建工地,眉头紧锁:“联合帝国和法国都想通过援助控制波兰的经济和军事,我们不能轻易妥协。龙武集团的石油勘探权要是给了他们,波罗的海的能源利益就会被北方党独占;可要是拒绝黄金集团的贷款,我们连铁路修复的资金都没有——苏波战争结束一年了,民众还在忍饥挨饿,再拖下去会出乱子。”
他顿了顿,对扬·克雷布斯说:“先去见张远,听听他的具体条件。华鼎公司的纺织设备质量确实比法国的好,价格还低15%,我们可以承诺采购一部分法国机械,但主导权必须在我们手里;至于龙武集团的石油勘探,只能给他们30%的份额,而且波兰要派官员参与监管,不能让他们独占利益。”
总理府的会客厅里,张远正与华鼎公司驻波兰代表李默(南方党人)低声交谈。看到瓦迪斯瓦夫进来,张远立刻起身,脸上堆着礼貌的笑容:“总理先生,黄金集团的贷款方案我们已经准备好了,5000万华夏元,年利率仅4%,还款期限10年,这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已经是最优惠的条件了。”他递过一份协议,“龙武集团的石油勘探和永恒集团的铁路工程,只是合作的一部分,联合帝国还会说服金龙集团(联合帝国垄断全球食品市场)给波兰提供100万吨小麦,缓解粮食危机。”
瓦迪斯瓦夫接过协议,目光快速扫过条款,手指在“石油勘探权独占50年”的字样上停顿:“张大使,50年的勘探权太长了,波兰只能接受20年,而且份额不能超过30%。另外,永恒集团的铁路工程可以交给他们,但波兰要占51%的股份,主导工程进度——我们需要的是合作,不是被控制。”
李默立刻接过话头,语气带着缓和:“总理先生,华鼎公司可以再降低5%的设备价格,还能派技术人员来波兰培训工人,帮助你们建立纺织厂。只要波兰承诺未来五年内,华鼎的棉布在波兰市场的份额不低于40%,南方党可以说服张大使在石油勘探权上让步。”
张远皱了皱眉,他知道李默是在为南方党争夺波兰的纺织市场,可黄金集团的贷款要是谈不成,北方党在波斯湾的石油利益也会受影响——李光首相(联合帝国首相,北方党人)临行前特意交代,必须拿下波兰的石油勘探权,作为牵制苏联的筹码。“石油勘探权可以降到30%,期限20年,但波兰要保证龙武集团的石油运输不受限制,波罗的海的港口要为龙武的油轮提供优先靠泊权。”
就在双方即将达成共识时,秘书匆匆走进来,递过一份紧急情报:“总理先生,英国驻波兰专员阿奇博尔德·默里(真实历史人物设定,英国外交官员)求见,说巴西橡胶公司(英国资本,东方橡胶公司死对头)愿意给波兰提供橡胶援助,条件是波兰的轮胎厂要优先采购巴西的橡胶。”
瓦迪斯瓦夫的脸色瞬间变得复杂——英国的介入让局势更加棘手。他对张远说:“张大使,抱歉,我需要先见一下默里专员,我们的谈判稍后继续。”
会客厅的侧室里,阿奇博尔德·默里正拿着一份巴西橡胶公司的合作方案,语气带着诱惑:“总理先生,巴西橡胶公司愿意给波兰提供500吨橡胶,免费使用三年,条件只是波兰的轮胎厂未来五年内,采购巴西橡胶的比例不低于60%。另外,英国还会说服印度帝国给波兰提供50万包棉花,帮助你们发展纺织业——联合帝国想通过贷款控制你们,英国则是真心想帮助波兰重建。”
瓦迪斯瓦夫心中冷笑,英国的“真心”不过是想抢占波兰的橡胶和棉花市场,挤压联合帝国的利益。他表面上不动声色:“默里专员,巴西橡胶的援助我们很感兴趣,但60%的采购比例太高了,波兰的轮胎厂还需要东方橡胶公司(联合帝国南洋党控制,垄断全球橡胶市场)的橡胶,他们的价格比巴西的低8%。”
阿奇博尔德脸色微变,他没想到波兰会直接提及东方橡胶公司——南洋党最近通过肖云海(联合帝国驻罗马大使,南洋党人)与波兰接触,试图用橡胶援助打开波兰市场。“40%的采购比例,不能再低了。”阿奇博尔德咬牙让步,“英国可以再给波兰提供20门迫击炮,作为补充军事援助。”
瓦迪斯瓦夫点头同意:“可以,但英国必须保证印度帝国的棉花价格不高于国际市场价,而且运输费用由英国承担。”
送走阿奇博尔德,瓦迪斯瓦夫回到会客厅,对张远说:“联合帝国要是能说服东方橡胶公司,给波兰提供与巴西橡胶同等的价格,我们可以承诺未来五年内,东方橡胶的采购比例不低于40%。另外,金龙集团的小麦要在三个月内运到波兰,不能拖延。”
张远立刻拨通了南洋党总部的电话,苏曼(南洋党党首)在电话里爽快答应:“东方橡胶可以给波兰提供同等价格,还能延长付款期限,但波兰要允许我们在华沙建立橡胶仓库,负责橡胶的储存和分销——南洋党不能让北方党和南方党独占波兰市场。”
挂断电话,张远对瓦迪斯瓦夫说:“东方橡胶公司同意你的条件,金龙集团的小麦下个月就能启运。现在我们可以签署协议了吗?”
瓦迪斯瓦夫看着协议上修改后的条款,终于松了口气——波兰通过周旋,既拿到了联合帝国的贷款、小麦和橡胶,又没有完全让出利益,还争取到了法国和英国的军事援助,算是暂时稳住了战后重建的局面。
协议签署的消息传到帝都联合帝国首相府,李光正与内阁成员召开会议。金铭远(财政大臣,北方党人)拿着协议副本,语气带着满意:“龙武集团拿到了波兰30%的石油勘探权,永恒集团拿下了铁路工程,黄金集团的贷款也能获得稳定收益,北方党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赵文涛(商业大臣,南方党人)却皱起眉:“华鼎公司虽然打开了波兰纺织市场,但法国的纺织机械也挤了进来,未来的竞争会很激烈。我已经让李默在华沙建立销售中心,争取把棉布份额提到50%,不能让法国抢占太多利益。”
邱瑞峰(海军大臣,南洋党人)补充道:“东方橡胶在波兰建立仓库后,我们可以以此为跳板,进入东欧市场,挤压巴西橡胶公司的份额。南洋舰队已经派了一艘运输船,运送橡胶设备去华沙,确保仓库能尽快投入使用。”
李光点头:“波兰是牵制苏联的重要棋子,我们要通过经济合作牢牢抓住他们,但也不能让任何一个党派独占利益——北方党控能源,南方党控纺织,南洋党控橡胶,这样才能保持联合帝国内部的平衡,也能让波兰不敢轻易倒向英法。”
巴黎爱丽舍宫,法国总理雷蒙·普恩加莱看着保罗·康邦的汇报,脸色有些难看:“联合帝国通过贷款和援助,已经控制了波兰的能源、纺织和橡胶市场,我们的军事援助只是杯水车薪。”他对陆军部长安德烈·马奇诺说,“给波兰再提供50门火炮,同时派军事顾问去华沙,帮助他们训练军队——我们必须让波兰知道,法国才是他们最可靠的盟友,不能被联合帝国拉拢。”
伦敦唐宁街10号,大卫·劳合·乔治对着阿奇博尔德的报告叹气:“巴西橡胶公司只拿到了波兰40%的橡胶份额,远远低于预期。”他对奥斯丁·张伯伦说,“让印度帝国给波兰的棉花价格再降低5%,同时说服澳大利亚联邦(联合帝国海外地方机构)的英国商人,减少对波兰的羊毛出口,给联合帝国制造压力——我们不能让联合帝国独占东欧市场。”
1922年的华沙,重建的号角在维斯瓦河畔回荡,可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块钢铁、每一台纺织设备、每一吨橡胶,都藏着大国博弈的痕迹。瓦迪斯瓦夫站在总理府的阳台上,望着远处忙碌的工地,心中清楚——波兰的战后重建,不过是联合帝国、英法等列强争夺东欧利益的缩影,想要真正实现独立和繁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在帝都、巴黎、伦敦的办公室里,李光、雷蒙·普恩加莱、大卫·劳合·乔治还在为波兰的利益盘算着,这场围绕战后重建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