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 > 第313章 华盛顿会议(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美国国务院大楼的会议大厅里,午后的阳光透过高窗斜射进来,在铺着绿色桌布的长桌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查尔斯·埃文斯·休斯敲了敲木槌,宣布会议重启,他面前摊开的文件上,“海军吨位分配草案”几个字被红笔圈了又圈,旁边密密麻麻写着修改意见——这是上午各方争执的结果,却远非最终答案。

“各位,关于意大利1的吨位配额,我们已初步达成共识,但英国提出的‘禁止意大利在太平洋新建海军基地’条款,还需进一步协商。”查尔斯的目光扫过意大利代表卡洛·斯福尔扎,“斯福尔扎先生,英国担心意大利获得吨位后扩大太平洋存在,影响现有平衡,您对此有何回应?”

卡洛站起身,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语气带着几分谨慎:“意大利承诺不在太平洋新建基地,但英国也需保证,新朴茨茅斯岛的舰队不得随意拦截意大利商船。去年我们有三艘运输橄榄油的船,被英国舰队以‘检查’为由扣留了十天,导致货物变质,损失了80万里拉——这种情况不能再发生。”

阿瑟·贝尔福立刻反驳:“英国的检查是为了防范违禁物资,若意大利能提前申报商船航线和货物清单,我们自然不会无故拦截。”他话锋一转,看向徐志明(联合帝国外交大臣,北方党人),“另外,联合帝国承诺支持意大利,也需做出相应让步——龙武集团(联合帝国垄断亚洲大洋洲能源市场)若能降低对英国的石油售价,英国可以考虑取消对意大利商船的部分检查要求。”

徐志明心中了然,阿瑟这是想借意大利的问题,逼联合帝国在石油利益上让步。他不动声色地看向身旁的邱瑞峰(联合帝国海军大臣,南洋党人),后者立刻心领神会,接过话头:“龙武集团的石油定价基于开采成本,英国若想获得优惠,需先履行‘收缩新朴茨茅斯岛舰队规模’的承诺——根据我们的情报,英国最近还在该岛秘密扩建船坞,这与‘限制军备’的会议精神相悖。”

这话让阿瑟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刚要辩解,查尔斯连忙打圆场:“船坞扩建的事可以后续核查,现在我们先聚焦贸易合作——意大利提出与东方橡胶公司(南洋党控制)合作,斯福尔扎先生能否具体说明合作方案?”

卡洛立刻拿出一份协议草案,递给邱瑞峰:“东方橡胶公司若能以每吨低于市场价5%的价格,向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厂供应橡胶,意大利将开放热那亚港,为东方橡胶的商船提供免费停靠服务;同时,我们还能说服地中海沿岸国家,优先采购东方橡胶的产品,替代巴西橡胶公司(英国资本)的份额。”

邱瑞峰快速浏览草案,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东方橡胶最近正被巴西橡胶公司挤压欧洲市场,意大利的提议正好解了燃眉之急。他抬头看向徐志明,见后者微微点头,便开口回应:“合作方案我们可以接受,但橡胶供应需签订三年长期合同,且东方橡胶的商船在热那亚港享有优先靠泊权,不能被法国或英国的船排挤。”

“这没问题。”卡洛立刻答应,心中松了口气——只要能落实与东方橡胶的合作,国内黑衫军的不满就能暂时平息,首相乔瓦尼·乔利蒂的压力也会减轻。

就在这时,赵文涛(联合帝国商业大臣,南方党人)举起手,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各位,联合帝国还有一个核心诉求尚未解决——美国对华鼎公司(南方党控制,垄断全球纺织市场)的关税壁垒。华鼎的棉布想进入美国太平洋人工岛市场,关税高达25%,而美国的棉花进入联合帝国,关税仅10%,这种不对等的贸易关系必须改变。”

美国商务代表赫伯特·胡佛皱起眉:“赵大臣,美国的关税是为了保护本土纺织业,华鼎的棉布成本低、质量好,若完全放开,美国的中小纺织厂会大量倒闭。不过,我们可以做出让步——将关税降至20%,但华鼎需承诺每年从美国采购100万包棉花,用于生产。”

赵文涛摇了摇头:“20%的关税依然过高,最多15%;至于棉花采购,华鼎可以每年采购80万包,但美国必须允许华鼎在新关岛建立棉纺厂,就近加工棉花,降低运输成本。”

赫伯特面露难色,他转头看向查尔斯,后者轻轻点头——美国需要联合帝国在吨位问题上的支持,在关税上做出让步是必要的。“15%关税和新关岛建厂可以同意,但棉纺厂的原材料必须有70%来自美国,且产品优先供应美国人工岛的驻军需求。”

赵文涛与身旁的高明军(联合帝国驻华盛顿大使,南方党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高明军悄悄点头——新关岛建厂能让华鼎直接辐射太平洋市场,即便原材料有要求,依然有利可图。“可以接受,但美国需保证华鼎厂的电力和水源供应,且不得干涉工厂的日常运营。”

双方达成一致时,所罗门·维利·罗斯柴尔德(联合帝国驻伦敦大使,海外党人)突然开口,他的声音带着犹太商人特有的精明:“各位,黄金集团(联合帝国四党合资机构)愿意为意大利提供5000万华夏元低息贷款,用于海军现代化,但意大利需允许犹太资本参与热那亚港的扩建项目——我们可以承担30%的投资,换取港口20年的运营权。”

卡洛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这是海外党在借机拓展欧洲业务,而意大利正需要资金改善海军装备,这笔交易对双方都有利。“可以协商,但犹太资本不得干预港口的军事管理,且港口的橡胶运输优先保障东方橡胶公司的需求。”

“没问题。”所罗门立刻答应,他看向大卫·陈·斯坦利(海外党党首)的方向——后者正坐在旁听席,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海外党通过这笔贷款,既拉拢了意大利,又为犹太资本打开了地中海的大门,无疑是一步好棋。

会议进行到傍晚,各方终于在几个核心议题上达成初步共识:海军吨位定为“美:联合帝国:英:法:意=5:4.8:3.5:2:1”;美国将华鼎公司的关税降至15%,允许其在新关岛建厂;东方橡胶公司与意大利签订三年橡胶供应合同;黄金集团为意大利提供贷款,犹太资本参与热那亚港扩建。

查尔斯·埃文斯·休斯敲下木槌,宣布休会,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明天我们将签署正式协议,希望这次会议能为太平洋带来长久的和平与繁荣。”

代表们陆续离开大厅,徐志明被邱瑞峰和赵文涛围住。“徐大臣,这次会议南方党拿到了关税优惠和建厂权,南洋党打开了欧洲橡胶市场,北方党保住了波斯湾利益,算是共赢。”赵文涛的语气带着满意,“不过,美国私下跟巴西橡胶公司接触的事,我们还得留意,他们未必会真的放弃支持英国资本。”

邱瑞峰点头附和:“没错,阿瑟·贝尔福刚才跟乔治·莱格(法国代表)悄悄说了很久,肯定在谋划什么。我已经让太平洋舰队加强新琉球岛的巡逻,防止英国趁会议期间搞小动作。”

徐志明抬手拍了拍两人的肩膀:“你们考虑得很周全。李光首相交代过,会议达成的只是表面共识,真正的博弈在会后。龙武集团会盯着英国的石油采购,永恒集团(联合帝国垄断全球交通市场)会监控新朴茨茅斯岛的舰队动向,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另一边,阿瑟·贝尔福正与乔治·莱格在走廊角落密谈。“法国若能联合英国,抵制东方橡胶公司进入地中海,巴西橡胶公司可以给法国提供10%的橡胶折扣。”阿瑟的声音压得很低,“联合帝国现在势头太盛,我们必须联手牵制,否则太平洋的利益迟早被他们独占。”

乔治犹豫了一下——法国既想获得巴西橡胶的优惠,又不想得罪联合帝国,毕竟华鼎公司还在为法国供应纺织机械。“我需要跟巴黎汇报,不过英国得先承诺,新朴茨茅斯岛的舰队会协助法国守护新马赛岛的安全,防止土耳其凯末尔的势力渗透。”

“没问题。”阿瑟立刻答应,两人握手达成秘密约定,却没注意到不远处的所罗门·维利·罗斯柴尔德正用眼角余光观察着他们——海外党的军情人员早已将这段对话记录下来,转头就会传到大卫·陈·斯坦利手中。

卡洛·斯福尔扎走出大楼时,意大利驻华盛顿大使朱塞佩·加拉索早已在车旁等候。“斯福尔扎先生,首相刚来电,对会议进展非常满意,国内黑衫军的集会已经平息了。”朱塞佩递过一份电报,语气带着兴奋,“东方橡胶公司的合作若能落实,菲亚特汽车厂的橡胶短缺问题就能解决,今年的汽车产量至少能增加20%。”

卡洛接过电报,心中却没有轻松——他清楚,这次会议的共识不过是各方利益的暂时平衡,意大利要想真正在太平洋立足,还需要更多筹码。“告诉首相,我会尽快落实与东方橡胶的合作,但也要警惕英美法的私下联盟,我们不能成为任何一方的棋子。”

夜色渐浓,华盛顿的街道亮起灯火,美国国务院大楼的窗户依然亮着——查尔斯·埃文斯·休斯正与总统沃伦·G·哈定(美国总-统,真实历史人物)通电话,汇报会议进展。“总统先生,初步共识已经达成,您的支持率预计会回升10个百分点,弹劾危机暂时可以缓解。”

电话那头的哈定松了口气,语气带着疲惫:“很好,查尔斯。但记住,我们不能完全依赖联合帝国,太平洋的主导权最终还得掌握在美国手里——让海军部悄悄加快新夏威夷岛的军港扩建,别让任何人知道。”

挂了电话,查尔斯看着窗外的夜色,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这场看似圆满的会议,不过是太平洋博弈的新起点。各国都在表面妥协的背后积蓄力量,下一场暗战,或许比这次会议更加激烈。

会议大厅的绿色长桌上,那份签满名字的协议静静躺着,灯光下,每个签名背后都藏着不同的算计与野心。太平洋的海浪依旧拍打着各国的人工岛,而这场围绕海军、贸易、能源展开的利益拼图游戏,才刚刚拼出第一块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