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留兴奋地说道:“殿下,听说孟山长看到孟三爷又白又嫩的腿根外侧,一脸死灰。
大家都在说,孟三爷长了能屈能伸、能擦能画的胎记。
这个笑话在京城传开了。”
宋谨央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传开了?
那孟知秋也一定听说了吧。
的确,孟知秋听说了这个消息。
他的手隔着外衫,抚上腿根外侧。
那里原本也长着一块黑胎记。
却被人用烙铁烫坏了。
“哥哥,”孟琴笙兴奋的声音传来,“孟三被发现了,你的身份应该马上能恢复了吧。”
她心里暗忖,早知如此,何必求助大公主?
孟知秋睨她一眼,没有搭话。
孟三身份揭穿并不等于自己就能顺利认回身份。
“琴笙,咱们努力了多少年,毫无头绪与进展,为何才刚求上大公主,孟三的身份就被揭露了呢?”
孟琴笙一怔,脸瞬间涨得通红,嗫嚅地开口。
“对不起,哥哥,是我想岔了。”
在她眼睛瞧不见的地方,宋谨央不知花了多少心思。
见妹妹知错了,孟知秋转过身,望着天边的云彩缓缓吐出一句话。
“琴笙,没有大公主,我此生休想恢复身份。”
“怎么可能?”琴笙焦急又狐疑。
“因为,只有她,相信白家的医术能换脸。”
这么多年,只有她一人,无条件信任自己。
只有她,无需自己多说一句话,便答应帮助自己。
这世间,只有一个宋谨央。
孟山长不知怎回的府。
他脸色惨白地跌进府里,吓得刚刚回府的二爷一脸惊慌。
“大哥,你怎么了?”
“二弟啊,错了,错了!”
什么错了?
孟山长泪流满面,一声不吭。
身边小厮见状,立刻附在二爷耳边,把在顺天府所见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孟二爷猛地抬头,不可置信地瞪大双眼。
“大哥,是真的吗?”
孟山长闭上眼睛,掩起所有的绝望,默默地点了点头。
“我踏马就知道,这玩意和你我大相径庭,猥琐又无耻,怎么可能是我的弟弟?”
孟山长突地睁开眼睛,“那你说,真正的老三在哪里?”
二爷一噎。
眼里全是惊恐,“会不会,会不会?”
孟山长腾地站起身,眼睛里全是癫狂的偏执。
“怎么可能不是?明明我看着他出生,他就是娘亲生的!”
二爷眯起眼,眸中射出冷光。
“会不会连娘都是假的?”
孟山长大惊,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
孟夫人自从产子回府后,性情大变。
以往对他和大哥关怀倍至、嘘寒问暖,但那以后,眼里就像没有了他们,不仅缺衣少食,还时常打骂、责罚。
若非父亲护着,他们的日子苦不堪言。
随着三弟身世的曝光,以往的反常全都涌现出来。
不得不让人怀疑。
“还有,大哥,你忘了?!你并非看着三弟出生,而是守在庵外,等着三弟出生。”
经孟老二一提醒,孟山长倏然警醒。
的确是如此!
当时和娘一起生产的,还有娘亲的庶妹……
难道说?
孟二爷补了一把柴。
“大哥,你好好想想,自从娘去了庵堂,你可还见过她?”
未曾!
他每次前去,都是娘身边的下人传话,说庵堂都是女尼,不方便外男进入。
每次都拒绝见他,只递话出来,说自己很好。
他越想越后怕,整个人如坠冰窟。
“大哥,我立刻差人前往灵州调查。只是,我希望无论真相如何,你都不要自责。”
他深知大哥的性子。
万一他知道,当年由于自己的疏忽,导致娘和三弟被害,恐怕从此活在愧疚中。
“好,”孟山长红着眼眶应道。
突然,小厮的声音响起。
“三太太,您找大爷?您等等,容奴才禀报一声。”
孟山长和孟二爷对视一眼,孟山长按了按眼眶,“让她进来吧。”
三太太白着脸走了进来。
几日不见,整个人单薄不少,眼眶发黑,整个人摇摇欲坠。
孟山长叹了口气,“你别担忧,这是顺天府例行公事,只要查实三弟无事,自然会放人。”
话虽这么说,但连说话的孟山长自己都不信,更何况是知道真相的三太太?
她白着脸问,“外面都在传,爷不是孟家的子嗣。这是真的吗?”
孟山长神色一僵。
他读书求学,老实了一辈子,哪里会说假话?
孟二爷立刻替他回答。
“我和大哥会查实的。不管他是不是,总归做了我们这么多年的弟弟,咱们还能不管他吗?”
三太太闻言,非但没有松气,心反而悬得更厉害了。
她捂着面低泣起来。
“爷怎么可能不是孟家的孩子?大哥、二哥,你们绝不能相信那些流言,怀疑自己的弟弟啊。”
孟山长好生安慰一番,便差人将她送了回去。
孟二爷阴沉着脸,“大哥,我这就安排人去灵州。”
话音刚落,门上下人前来禀报。
“大爷、二爷,大公主府派人登门致歉,为当日在鹿鸣书院得罪了济远公子道歉。”
两人面面相觑。
尤其是孟山长,更是一脸懵。
“这事都过去多久了?而且,不过是玩笑一场,济远也没当真,怎么就值当登门致歉了?”
孟二爷比他想得深。
微一沉吟,立刻让把人领进来。
阿留亲自来的,不仅带了厚重的礼物,还有一句话。
“大公主不仅为济远公子致歉,还为孟三爷的遭遇深表同情。”
她顿了顿,笑吟吟地继续道:“毕竟潘灵灵那姑娘,是大公主救下的。”
说了这句话,旁的一句不肯多说,立刻告辞离开。
孟山长和孟二爷却是瞳孔剧震。
良久,孟二爷缓缓开口。
“大哥,咱们不必舍近求远,明儿我让大嫂去一趟大公主府。”
经历了刚刚得知真相的混乱。
孟山长终于恢复该有的镇定。
“灵州归灵州去,双管齐下。你大嫂为人老实,明儿让你媳妇陪着一同前往。”
孟二爷点头应诺。
孟山长抬头看看蔚蓝的天空。
孟家的天,要变了!
当日,孟家回访大公主的帖子,就递到了宋谨央手上。
她浅浅一笑。
“孟家果然都是聪明人!”
帖子上写着张氏、尤氏的名,宋谨央知道,孟知秋的事,成了一半了。
孟家人,个个出色,不该被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孟家,该成为父皇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