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汴京酒楼大掌柜 > 第351章 宫闱夜宴起波澜,朱雀门前现暗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1章 宫闱夜宴起波澜,朱雀门前现暗影

夜幕低垂,皇城深似海。

一场看似寻常的宫宴,却因一个师爷的心事暗藏波澜;一道朱雀门外的皇榜,又牵动了几多江湖儿女的恩怨情仇……

福宁殿内,灯火辉煌,暖意融融。

今儿个是仁宗皇帝兴致高,特意摆下晚膳,宴请自家养子赵曙王爷,还有那足智多谋的向师爷,以及他身边两位得力干将——机灵的小山子和面冷心热的鬼见愁。

御膳房的珍馐流水价地送上来,什么燕窝鱼翅、熊掌鹿唇,摆了满满一桌,金杯玉盏里盛着琥珀色的御酒,香气扑鼻。

仁宗皇帝龙颜大悦,频频举杯,与王爷谈笑风生,时不时也问向平几句案子的事儿,气氛好不热烈。

小山子和鬼见愁头一回进宫面圣,虽有些拘谨,但也大开眼界,暗道这皇家气派果然不同凡响。

众人推杯换盏,正吃到酒酣耳热之际,只听“啊呀”一声,向平猛地一拍大腿,惊呼出声。

他这一嗓子,把满桌的人都吓了一哆嗦,连乐师弹奏的丝竹之音都仿佛顿了一下。

“向爱卿,何事如此失态?”仁宗皇帝放下酒杯,目光如炬,淡淡地问道。

他早就瞧出向平今儿个有些魂不守舍,眼神飘忽,时不时眉头紧锁,像是有什么天大的心事。

皇帝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向平是个能人,也是个犟脾气,吃软不吃硬。

你要是板起脸来审问,他反而嘴巴撬不开;不如由着他,等他自己想通了,自然会说。此刻见他这般模样,便知他定是想通了什么关键。

向平自知失仪,连忙起身告罪:“皇上恕罪!草民……草民是突然想通了一桩悬案的关键,一时情急,扰了圣驾雅兴,万死不辞!”

他额角微微冒汗,方才他盯着殿中一幅描绘《八骏图》的壁画,画中骏马神态各异,其中一匹脱缰欲奔的野马,那眼神,那姿态,竟与他苦思冥想的商队失踪案中某个线索豁然贯通!一时间,所有谜团迎刃而解,只觉拨云见日,畅快淋漓,这才忍不住惊呼出声。

仁宗微微一笑,摆手道:“无妨,爱卿能为国分忧,朕心甚慰。既有头绪,便去处理吧,莫要因朕而耽搁了正事。”

向平心中感激,知到皇上体谅。

他此刻满脑子都是案情,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回衙门细细推敲。于是,他悄悄给小山子和鬼见愁递了个眼色。

两人也是机灵人,立刻会意。

三人齐齐起身,恭恭敬敬地向仁宗皇帝辞行:“恭请圣安,我等先行告退。”

王爷则被仁宗留了下来,父子俩还有些体己话要说。灯影摇曳,福临殿内又恢复了宁静,只是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未解的谜团与期待。

向平、小山子、鬼见愁三人躬身退出福临殿,长长舒了口气。宫外的夜风格外清爽,吹散了殿内的酒意,却吹不散向平心头的兴奋。

他们沿着宫中夹道,一路向南。

月华如水,洒在琉璃瓦上,泛着清冷的光。

很快,他们便来到了皇城正南门——宣德门。这宣德门气势恢宏,门楼高耸,据说因门楼上雕有五只栩栩如生的金凤凰而得名。

平日里,文武百官上朝,都得从这儿经过,再前往大庆殿面圣。此刻夜深,宫门虽未下锁,却也行人稀少,只有一队队禁军持戟巡逻,甲胄在月光下闪着寒光。

向平以前也进过几次宫,对这些皇家建筑不算陌生。

但今儿个不同,因为那“商队失踪案”的迷雾在他脑中豁然开朗,此刻再看这巍峨宫阙,雕梁画栋,竟觉得格外顺眼,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他甚至放慢了脚步,饶有兴致地打量着那些平日里无暇细看的斗拱飞檐。

小山子和鬼见愁可是头一遭进这皇宫大内,看什么都新鲜。

小山子更是个猴儿性子,一会儿指着那汉白玉的栏杆啧啧称奇,说这石头比他家最好的玉石还滑溜;一会儿又想去摸摸宫门上那巨大的铜钉,被鬼见愁眼疾手快地一把拉住,低声斥道:“不要命了?这宫里的东西也是能乱摸的?”

小山子吐了吐舌头,却依旧东张西望,兴奋劲儿不减。

三人且行且看,浑然不觉,在他们身后约莫十丈开外,一道黑影如鬼魅般紧紧跟随着。

那黑影身形瘦长,动作轻盈至极,踏在青石板上竟没有发出一丝声响,显然是个轻功造诣极高的人物。

他巧妙地利用着宫墙的阴影和廊柱的遮挡,目光如鹰隼般锁定着前方三人的背影,却又保持着一个绝妙的距离,既能看清他们的一举一动,又不至于被轻易察觉。

向平因为案情大有突破,心情极好,脚下也轻快了许多。

小山子和鬼见愁则完全沉浸在皇宫的壮丽之中,哪里会留意到身后的异样。

那黑影就这么不紧不慢地缀着,像一只潜伏在暗夜中的猎豹,耐心等待着什么,又或者,仅仅是在观察。

暮色早已浸透了重檐庑殿顶,夜凉如水。

三人踏着冰凉的青砖,缓步走出了内城,向着外城的朱雀门行去。

檐角悬挂的铜铃在夜风中“叮铃铃”轻晃,清脆的响声惊起几只在檐下歇息的灰雀,“扑棱棱”地掠过不远处太极殿巍峨的螭吻,消失在深沉的夜空。

穿过一道道朱漆宫门,城楼斗拱间悬挂的蟠龙宫灯一盏盏次第亮起,灯光摇曳,如繁星点点缀在墨色的夜幕上,将脚下的御街照得一片通明。

御街笔直得像用墨线画出来一般,一直延伸向远方,望不到尽头。

道旁的古槐树刚刚抽出嫩绿的新芽,在灯笼的微光下泛着一层柔和的光晕。御沟里的春水静静流淌,倒映着天边最后一抹尚未完全褪去的晚霞余晖。

“哒哒,哒哒……”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一队巡夜的金吾卫甲胄铿锵,手提灯笼,列队而来。灯笼上斗大的“大宋”二字在风中微微晃动,忽明忽暗。

三人连忙避到路边,待金吾卫走过,才继续前行。

转过一座名为“州桥”的石拱桥,前方朱雀门的巨大轮廓便如一头蛰伏的巨兽般,在夜色中赫然显现。

这座城楼足有三四层楼那么高,夯土筑成的城台外面包着厚实的青砖,显得坚不可摧。

门洞上方,镌刻着“朱雀”两个苍劲古朴的大字,经过岁月的打磨,棱角已变得温润。飞檐之下,二十四颗碗口大小的朱漆门钉整齐排列,在宫灯的映照下泛着暗沉的红光。

八扇巨大的朱红门板紧紧关闭着,门上铜制的铺首衔着冰冷的门环,在清冷的月光下,仿佛是巨兽微睁的、闪着寒光的眼睛。

就在这雄伟的朱雀门下,三人不约而同地停住了脚步,齐齐仰头望去。只见在三丈多高的城楼中央,赫然张贴着一张巨大的明黄色皇榜!

那皇榜约莫有半扇门板大小,用的上好黄绫,在夜风中“哗啦啦”作响。

借着月光和宫灯的光芒,隐约可见上面用浓墨写满了蝇头小楷,最下方,是鲜红的御笔朱批和一方硕大的蟠龙印鉴。

虽然看不清皇榜上具体写了些什么,但那熟悉的龙涎香气味,那象征着至高皇权的明黄色,以及那方代表着天子之威的蟠龙大印,已经足够让三人心头剧震,各自涌起复杂难言的滋味。

向平的目光死死盯在那方浸透了龙涎香的黄绫上,眉头渐渐蹙起。

他下意识地伸出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悬挂的一块玉佩。

那玉佩温润通透,是王爷在他们出宫前,趁人不备悄悄塞给他的,说是让他防身之用,也算是一份情谊。

此刻,这代表着私交与信任的玉佩,与眼前那代表着皇权与法度的皇榜,形成了某种难以言喻的、甚至有些刺眼的对照,让他的心绪翻腾不休。

小山子则是猛地攥紧了腰间短刀的刀柄,手背上青筋暴起。他喉结上下滚动了几下,仿佛要咽下满腔翻涌的酸涩与不平。

他的眼神中掠过一丝茫然,随即又被一种倔强所取代,只是那紧抿的嘴唇,泄露了他内心的激荡。

而一向沉稳的鬼见愁,此刻也眯起了双眼,目光锐利如鹰隼,仔仔细细地扫过皇榜边缘那些繁复的云纹图案,似乎想从中看出些什么端倪。

片刻之后,他那张素来没什么表情的脸上,竟也闪过一抹难以置信的惊怒。

最终,所有的情绪都化作了一声若有若无的幽怨叹息,消散在朱雀门下冰冷的夜风里。

就在三人心思各异,怔怔出神之际,那道如影随形的黑影,竟在朱雀门内侧的阴影里飞快地闪了一下,随即如同水汽般蒸发,彻底消逝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