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晓得,我哪敢当着人说啊。”赵文峰挠了挠头,“可老刘那口气有点不寻常,仿佛是接了谁的口风。你说要真翻出来,小芹她爹……还在村里待得下去吗?”

“他这些年都不怎么出门了。”赵文喜语气低沉,“自打那次事后,整天窝在屋里熬药,听说他腿还是那阵子躲林子摔坏的。”

“也怪可怜的。”赵文峰叹了口气,“可人啊,有时候就栽在‘贪’上。红树皮那东西,能卖几个钱?值得把名声弄臭?”

“那阵子日子紧呗。”赵文喜望向海边,“你也知道,那年海风把咱村滩头全刮平了,庄稼颗粒无收。谁不想贴补家用?”

“我知道,可偏偏他家当时还是‘五好家庭’。”赵文峰小声说,“队里贴了牌子,结果一查——偷砍红树,还是保护林区的,那多打脸?”

“你现在翻这些干啥?”赵文喜有点急了,声音压得更低,“你是不是听说了啥?”

赵文峰抿了口茶,迟疑半晌:“听说……是东海那边的案子牵连到了这边,说是那批皮子有一部分流向了黑市,查源头就查到了咱这。”

“又是那帮做药材的?”赵文喜皱眉,“前两年不是打掉一个了吗?连带着几个镇上药铺的老掌柜都进去喝茶了。”

“对。”赵文峰点点头,“老刘没明说,但我感觉,他是来打探口风的。要是有人供出来是村里人砍的,咱这边怕是瞒不住。”

赵文喜沉默了一会儿,抬头望了望天色:“这事儿,咱不能插嘴,更不能当传话筒。”

“可小芹呢?”赵文峰低声问,“她现在跟着你嫂子在队里记工分,若是风声传到她耳朵里……”

“我嫂子会护她。”赵文喜脸色凝重,“你要是真为她好,就闭嘴。”

这时,一个清脆的女声从巷口传来:“你俩咋猫这嘀咕?锅快开了,来添柴火不?”

两人一抬头,苏小芹挽着袖子,手上还沾着些菜叶子,站在门口笑眯眯的。她那双眼睛明亮清澈,看不出一点阴霾。

“来了!”赵文峰赶紧站起来,笑着应了声,“正说你手艺呢,香得我口水都快下来了。”

“小芹,锅里炖啥呢?”赵文喜接话,尽量装得自然。

“就几条沙尖鱼,早上我娘在滩涂边刨的,回来让我烧了。”苏小芹擦了擦手,“你们快点,饭好了我得回去给我爹捎一碗。”

她提到“爹”二字时,语气平淡如常,但赵文峰却像被针扎了一下,眼神躲了躲。

三人回到灶房,屋里热气腾腾,鱼汤翻滚着,香气扑鼻。屋角堆着些刚晒干的鱼网,竹筐里是些刚洗净的红苋菜,显然这顿饭花了不少心思。

“我切葱!”赵文喜拿起菜刀,想分散下气氛。

“小芹,你爹最近身体怎么样?”赵文峰犹豫着,还是问了。

“还能动动,就是腿疼老毛病。”她没多想,回得自然,“前阵子天气潮,犯得厉害,我给他熬了几天老姜草根汤。”

“那……你们家药材都从哪儿弄的?”赵文峰试探着问。

“海边、红树林、后坡岭都有。”苏小芹低头翻着锅,“我爹懂门道,他常年记着哪儿生什么。”

“那红树林他还去?”赵文喜立刻接上。

“早不去了。”她语气一下冷了,“我爹自从那次摔了之后,就说不进林子了。连村东那片枯林都不踏进去。你们——”她顿了顿,语气有些重,“是不是又听到什么闲话?”

赵文峰被问得哑了,讪讪笑:“没有没有,就是随口问问……你可别误会。”

“误会?”苏小芹嘴角微微扬了下,“我这十几年,听得最多的就是人背后‘随口’一句。红树皮的事都过去快十年了,有些人还是嘴不清净。”

“我们不是那意思。”赵文喜赶忙解释,“是文峰听了点风声,怕你爹这边又被牵连,想提醒你注意点。”

“提醒?”苏小芹语气突然尖锐了一些,“你们要是真关心,就该知道他这些年怎么过的。每回家家户户晒网、赶海、进山,我爹都不敢出门,怕被指着说‘偷林的’。他一个人养我,我妈早走了,他再怎么错,难道要天天跪着赔不是?”

说完这话,她手里锅盖“砰”地一声扣上,转身出门。

屋里顿时静得连鱼汤翻滚的声音都听得见。

赵文峰蹲在地上挠头:“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你这嘴就是欠。”赵文喜叹气,“赶紧去哄哄她去,不然她真不理你了。”

“我?”赵文峰一愣,“你不也在这儿瞎问了?”

“我是陪着你聊,你是主动挖坑。快去!”赵文喜一脚踢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