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异世开荒称帝 > 第127章 大战水匪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行至中途,赵顺让船工放下两艘侦察船。半个时辰后,小船传回消息:鹰嘴崖入口处停着七艘匪船,崖壁上隐约有了望哨的影子。“看来厉无常还没跑。” 赵顺摩挲着墨刀的刀柄,“让俘虏换上水匪的破衣服,划船在前头开路。”

豁嘴汉子吓得脸色惨白,却被士兵用枪尖逼着跳上小船。

十六名俘虏被押上小船,豁嘴汉子打头,慢悠悠地往鹰嘴崖划去。沙船跟在后面百丈远,将士们握紧武器,屏气凝神。

靠近鹰嘴崖入口,七艘匪船果然停在水面,崖壁上的了望哨看到小船,并未起疑。突然,李虎一声令下:“放箭!”

三支箭划破长空,精准射中三名匪徒。沙船上的踏张弩同时发难,重箭呼啸着射断匪船桅杆。匪船顿时大乱,水匪们慌慌张张地想划桨逃跑,却被诸葛连弩的密集箭雨封锁了航线。

沙船稳稳驶入鹰嘴崖腹地,赵顺才发现这里竟是个天然港湾。三座石窟洞口对着水面,最大的洞口挂着黑风帮的骷髅旗。“盾牌手在前,长枪兵跟上!” 他率先跳上码头,墨刀劈开迎面砍来的砍刀,刀光闪过,水匪的惨叫响彻石窟。

“冲!” 赵顺拔出墨刀,率先跳上码头。将士们紧随其后,盾牌手列成方阵,长枪兵紧随其后,一步步逼近主窟洞口。

洞口的水匪射出几十支箭,却被盾牌手用包铁盾牌一一挡下。“石灰弹!” 周平大喊一声,十枚石灰弹在空中划出弧线,在洞口炸开白茫茫的粉末。水匪们被呛得纷纷后退,阵型大乱。

“踏张弩压制!” 李虎下令,十二架重弩同时发射,重箭穿透水匪的盾牌,将前排的几个水匪钉在石窟岩壁上。

赵顺挥刀劈开迎面砍来的砍刀,刀光闪过,水匪惨叫着倒下。他带头冲进主窟,里面漆黑一片,借着洞口的光线,隐约看到十几名水匪举着刀冲来。“亮火把!”

将士们点燃火把,火光照亮了整个石窟。只见里面堆满了木箱,墙角缩着十几个妇女儿童,正瑟瑟发抖。“别伤了人质!” 赵顺大喊,墨刀一转,避开人质,砍向旁边的水匪。

汪大山跟着冲进石窟,长枪一抖,刺穿一个水匪的大腿。那水匪惨叫着倒下,他却吓得差点松开枪杆。张奎在一旁大喝:“愣着干什么?乘胜追击!”

汪大山咬咬牙,握紧长枪继续往前冲。洞窟深处传来厉无常的怒吼:“给我杀!守住洞口!”

水匪们负隅顽抗,推来滚石阻挡。盾牌手用包铁盾牌生生顶住,却被震得手臂发麻。“掷震天雷!” 赵顺喊道。

两枚震天雷在水匪群中炸开,火光映亮了洞窟,碎石与肢体碎片飞溅。水匪们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往后退缩。

李虎带着三班、四班趁机冲上前,墨刀、长枪齐发,杀得水匪溃不成军。周平的五班、六班则绕到侧窟,与张奎的摸进去的侦察班前后夹击,很快拿下了粮仓和兵器库。

厉无常见大势已去,带着几个心腹想从后窟逃跑,却被汪大山拦住。汪大山握紧长枪,想起张奎的话,大喝一声刺向厉无常。厉无常挥刀格挡,却被汪大山的蛮力震得后退几步。就在这时,张奎从侧面冲出,墨刀一挥,砍掉了厉无常的一条胳膊。

厉无常惨叫着倒下,眼里满是恐惧。赵顺走上前,墨刀架在他脖子上:“黑风帮,覆灭了!”

洞窟里终于安静下来,只剩下人质的呜咽声和将士们的喘息声。赵顺让人解开人质的绳索,递过干粮:“别怕,我们是华夏朝的军队,救你们来了。”

将士们开始打扫战场,清点战利品,在最大的石窟里,士兵们搜出了十二箱金银、五车绸缎,还有不少粮食和兵器,虽然比不上华夏朝的武器,大家都看不上眼,但谁叫它上战利品呢。李虎翻着厉无常的账簿,突然骂道:“这狗东西,竟然和南侯王勾结,去年抢了柳溪村二十船鱼干!”

赵顺拿起账簿仔细翻看,眉头渐渐皱起 —— 上面详细记着南侯王与黑风帮勾结的所有记录。

“把人质送上船,财物登记造册。” 赵顺将账簿塞进怀里,“放把火,烧了这窝贼巢。”

“排长,俘虏是否按照之前的方法处置?”

看到赵顺点了点头,毛子又问道:“那这些人质怎么办?”

赵顺思考了一下,看着这些妇女,眉头微皱,没一会就想到了办法,于是说道:“去问问她们,想离开回家的,每人给十两盘缠,如果不想离开的,可以跟着我们,正好华夏朝差人。”

“是,我这就去办”毛子领命而去。一番询问下来,居然没有一个女子打算离开的,赵顺得知后先是愣神,随之就想通了,这个年代的女子都看重名节,回去哪有活路,还不如死了轻松。给他们活下去留下的原因主要还是毛子给他们保证,在华夏朝只要不懒就能靠双手吃饱穿暖,以及华夏朝美好的生活。

夕阳西下,沙船再次起航,后面跟着十来艘小船,战利品都搬到了沙船船舱,士兵、人质、俘虏也就安排了一些到小船上去。汪大山站在船尾,看着鹰嘴崖的火光越来越远,突然轻声哼起了《军港之夜》。张奎拍着他的肩膀:“小子,不错啊,现在不怕了?”

汪大山咧嘴一笑:“跟着弟兄们,啥都不怕!”

江风扬起沙船的龙旗,赵顺望着东流的江水,手里的账簿被夕阳照得发烫。他知道,这场胜利不仅端了黑风帮的老巢,还揪出了南侯王通匪的证据,虽然他也不知道这账本具体有什么用,但他知道拿回去交给王子,铁定会有大作用,这趟远航,值了。

沙船驶入祥阳城码头时,正是未时三刻。河面突然开阔如镜,两岸的荒滩早已换成青石板铺就的码头,数十艘大小商船首尾相接,桅杆如密林般矗立,搬运工扛着粮袋、布匹在跳板上往来穿梭,号子声此起彼伏。最显眼的是三艘双层货船,甲板上堆着小山似的陶罐,船工正用麻绳固定货物,舱门处贴着 “运往武城” 的木牌 —— 这里作为南侯王境内最大的水上货运枢纽,每日往来商船不下百艘,热闹非凡。

当丈余高的沙船带着龙旗缓缓靠近,码头上的喧嚣骤然停滞。扛着麻袋的挑夫忘了迈步,算着账的账房先生探出头来,连正在卸货的商船船主也直起身 —— 这船身漆成深褐色的巨轮,比码头最大的货船还要宽三尺,船舷两侧的踏张弩虽未上弦,却透着慑人的冷光,甲板上士兵们的光明铠在阳光下泛着银辉,与周围商船的简陋帆布形成鲜明对比,引得人群发出阵阵惊叹。

“那是啥船?竟有这般气派!”

“你看那些兵甲,亮得能照见人影,怕不是哪个大国来的商队?”

“龙旗…… 从没见过这样的旗帜!旁边那艘运丝绸的商船,在它面前跟玩具似的!”

议论声中,一队身着皮甲的士兵快步走来,为首的队正腰间挂着环首刀,看到沙船上的甲胄时瞳孔微缩。他停下脚步,对着甲板拱手喊道:“在下祥阳城码头戍卫队正刘平,敢问贵船来自何方?为何驶入我南侯王地界?”

赵顺站在船舷边,墨刀斜挎在腰间,朗声道:“我等乃华夏朝行商队伍,途经贵地,特来补给休整。” 他示意士兵放下跳板,“这是我朝文书,烦请过目。”

刘平接过递来的宣纸文书,见上面盖着华夏朝的朱红大印,字迹工整秀丽,虽不识其上文字,却知这般精良的纸张绝非寻常商队所能拥有。他不敢怠慢,连忙拱手:“原来是华夏朝的贵客!请稍候,在下这就回城守府禀报,府尹大人定会亲自来迎。” 说罢带着手下匆匆离去,路过沙船时,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士兵们手中的诸葛连弩,喉结悄悄滚动了一下 —— 自家商队用的弩箭,可没这般精巧。

半个时辰后,一队车马从码头大道驶来,为首的官员身着青色官袍,头戴乌纱帽,正是祥阳城守府尹周文彬。他看到沙船时眼中闪过惊艳,走到跳板前拱手笑道:“久闻华夏朝商队声名远播,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在下祥阳城守周文彬,奉南侯王之命镇守此地。贵船这般气派,想必是沿河南下探路的吧?”

赵顺带着毛子、张奎登岸,光明铠的甲片碰撞发出清脆声响,引得围观百姓再次惊呼。“周府尹消息灵通。” 赵顺拱手回礼,“过奖过奖,此次沿河南下本为探察河道,为后期经商做准备,行至贵地见码头繁华,便想补给休整,还望府尹通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