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 > 第723章 秦晋姻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宫大殿之上,烛火摇曳,光影在古老的墙壁上跳跃。秦穆公与重耳分宾主相对而坐。

两人相互对诗,每一句诗词都如同暗藏玄机的密语,表达着双方的意愿。

秦穆公的目光不时扫过重耳及其随从,见他们举止得体、应对自如,心中甚是满意。

此时,大殿之后,一道身影悄然隐于暗处,正是秦穆公的夫人穆姬。

她目光灼灼,紧盯着殿内的重耳。重耳是她的弟弟,自小她便疼爱这个弟弟,多年未见,心中思念如潮。

如今,看着重耳安然站在眼前,她满心欣慰,同时也满怀期望,希望重耳能够顺利回国,重振晋国,秦晋两国也能继续交好,再续往日的情谊。

想到晋怀公,穆姬的眼中闪过一丝厌恶。从晋惠公到晋怀公,这父子二人在晋国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昏庸无道。

晋惠公背信弃义,晋怀公更是无礼至极,全然没有一国之君应有的政治素养与胸怀。这些年来,晋国在他们的统治下,百姓苦不堪言,也让秦晋两国的关系变得紧张。

宴席过后,穆姬来到秦穆公身边,神色忧虑地说道:“夫君,如今姬圉抛弃怀嬴,怀嬴可是我们秦国的公主,这让秦国的颜面何存?

我们必须想个办法补救。”秦穆公微微皱眉,问道:“那依夫人之见,该如何是好?”

穆姬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说道:“夫君既然答应护送重耳回国继位,他日后便是晋国国君。不如将怀嬴嫁给他,如此一来,我们的公主依旧是国君夫人,秦国的脸面不就找回来了吗?”

秦穆公沉思片刻,觉得此计可行,可又不免担忧:“这怀嬴是晋怀公夫人,也就是重耳的侄媳妇,把她二次嫁给重耳,只怕重耳不会答应吧!”

穆姬冷笑一声:“重耳若知晓其中利害关系,自然会答应。若他和他弟弟晋惠公、侄子晋怀公那般浑浑噩噩,自然会拒绝。

要是重耳也如他们一般抛弃怀嬴,那我们拥立他回去当晋侯,和让如今的晋怀公继续当国君又有何区别?”

秦穆公听后,点头表示同意,让穆姬去操办此事,毕竟她和重耳是姐弟,由她出面最为合适。

穆姬找到怀嬴,轻声说道:“孩子,国君要把你嫁给重耳为妻,如此便能结成秦晋之好,今后你依旧是国君夫人,尽享尊崇。”

怀嬴听后,脸色微变,说道:“启禀母亲大人,我已嫁给晋怀公为夫人,怎能再嫁重耳?”

穆姬温柔体贴的拉过怀嬴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我那弟弟子圉,为人刻薄寡恩、忘恩负义。

上次他就表示不让你回国,这和抛弃你有何区别?你们夫妻早已恩断义绝,你又何必为他苦苦守候?

况且我这个弟弟重耳,与其他公子不同,素来贤德,身边英雄豪杰云集。

如今你父亲已答应帮他回国夺位,到时候他必定能成为晋国国君,而你就是晋国夫人,秦晋两国也能世世代代结为姻亲,你也能洗刷被晋怀公抛弃的耻辱,尊贵无比。”

怀嬴低头沉默许久,最终轻声说道:“既然我再嫁重耳能带来尊崇,还能使秦晋交好,不再兵戎相见,那我便不再为那个忘恩负义的姬圉苦守,我愿意为两国的友好而嫁给重耳。”

穆姬闻言,面露喜色,回来将此事告知秦穆公。秦穆公大喜,对穆姬说:“这件事还是你去找重耳商议,为了不让他觉得娶了二婚的怀嬴委屈,我会再把最喜爱的女儿辰嬴和其他三个女儿一起嫁给他。”

穆姬来到重耳住处,重耳连忙上前施礼。穆姬微笑着说:“弟弟,姐姐来给你道喜啦!国君不但说要派兵护送你回国,帮你夺取晋侯之位,还把怀嬴以及其他四个女儿许配给你。

其中还有才华横溢的辰嬴,她可是国君和我最为疼爱的嫡亲女儿,才貌双全呢!”

重耳听后,不禁一愣。秦穆公送美女给他,他并非不愿接受,可晋怀公姬圉和他是叔侄关系,怀嬴就是他嫡亲的侄媳妇。

若答应迎娶怀嬴,只怕有伤伦理道德,于是便想推辞这门亲事,说道:“秦夫人,我与那怀嬴乃是叔侄媳关系,我来迎娶她,恐怕有所不妥吧!”

还没等穆姬搭话,赵衰连忙接过话茬劝道:“公子,我听说怀嬴貌美如花,且贤良淑德,秦君和夫人都十分钟爱她。你若不娶秦女,便是嫌弃她是被姬圉抛弃的弃妇。

如此一来,会让秦君和夫人难堪,秦国百姓知道了,定然会把你和晋惠公,晋怀公当成是一样的人,自然也不会拥戴公子,那公子还谈何回国复位?

我常听人说:‘欲人爱己,必先爱人,欲人从已,必先从人。’你不尊重怀嬴和秦君,得不到秦君和秦人的拥戴,却想借助秦国的力量回国继位,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公子休要推辞!”

重耳急忙解释:“赵大夫,我没有嫌弃怀嬴是晋怀公弃妇的意思,也没有看不起她。只是周礼婚礼有规定,同姓不能结婚,何况是亲如子侄呢?”

重耳的老师胥臣也上前说道:“公子,这里所说的同姓不能结婚是有误差的。

上古所说的同姓,是指同德,而非同族。从前黄帝和炎帝,都是有熊国君少典的儿子,黄帝生在姬水,所以姓姬,炎帝生在姜水,所以姓姜。

二位帝就是嫡亲,同出一脉却是异德,所以黄帝姓姬,炎帝姓姜。

而姬、姜同族,如今世代结为婚姻。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有姓的有十四人,却只有姬、己各占二姓,这便是同德的缘故。德同姓同,血统不管多远,姬姓和己姓不通婚;而德异姓异,血统虽近,也不必回避男女之亲。

唐尧是帝喾的儿子,是黄帝第五代孙,而帝舜是黄帝第八代孙,唐尧的女儿娥皇、女英按辈分是帝舜的姑奶奶。

但唐尧却把她们嫁给了帝舜,帝舜也没有推辞这桩婚事,这便是婚姻的礼法。

如今以德而论,姬圉显然不能和公子相比;若以亲而论,秦女怀嬴远远比不上祖姑母血缘近吧!而且是收娶晋怀公所抛弃的弃妇,并不是夺子侄所爱,又有什么可顾虑的呢?”

重耳听后,又和狐偃商量:“舅舅,您认为这样合适吗?”

狐偃说道:“太傅胥臣说的没错,以德论婚嫁。

再说了,我问问你,公子现在要回晋国去,是要准备侍奉晋怀公为君,自己做臣子呢?还是要夺取他的君位?做晋国国君”。

欢迎阅读下一章,文嬴受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