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 > 第722章 秦宫对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时的秦穆公已经得知消息,说是重耳等人已经离开郑国,前往楚国避难。

秦穆公道:“重耳在楚国,此乃天助我也。

因为楚国和秦国是盟友,两国从齐襄公立国之后,一直关系融洽,秦国和楚国边境没有发生过一次战事。

后来两国还在抵制齐桓公的事情上一起合作过,我们应该立即派人前去楚国,向楚成王要人,然后护送重耳回国继位”。

于是秦穆公立即派公孙枝带着重金厚礼前去楚国,公孙枝见到楚成王送上礼物,希望楚成王性格行个方便,让秦国把重耳带走,由秦国人护送他回国夺位。

公孙枝说罢递上秦穆公的国书,楚成王打开书信,只见上面写着。

敬呈楚王陛下:

久未通函,然念及楚秦之好,情谊深厚,虽山川远隔,亦未能稍减。今修书一封,盼陛下拨冗一阅。

近日,晋国局势混乱,令我深感忧虑。晋怀公忘恩负义,抛弃我之爱女嬴氏,又背弃秦晋之盟,其无道之行径,实乃令人发指。

此等背信弃义之举,若不加以惩戒,恐天下诸侯寒心,礼崩乐坏,亦有损我秦国之威望。

幸有公子重耳,贤德之名远扬。其虽历经磨难,流亡于诸国,然始终心怀壮志,不失仁人君子之风。

吾以为,若能助其归国继位,必能重振晋国朝纲,使晋国重回正道,亦能使秦晋之盟得以延续,以铲除姬圉之无道。

今闻公子重耳正客居于贵国,嬴任好恳请楚王看在楚秦两国多年友好的份上,将公子重耳交由秦国。

秦国愿倾尽全力,助公子重耳归国,成就大业。待重耳即位,秦国与楚国,加上新晋国,三国携手,共襄盛举,必能开创一番新局面,保天下太平,百姓安居。

望楚王斟酌此事,给小弟嬴任好一个机会,翘首以盼楚王佳音。

嬴任好敬上。

楚成王看完书信,并不急于给公孙枝答复,他告诉公孙枝,此事事大,我需要和朝臣以及重耳商议,烦请公孙大夫先行到馆驿休息,等候佳音。

公孙枝赶忙拜谢,然后下殿离去。

楚成王立即找来文武群臣朝议,楚成王将秦穆公书信宣读给群臣听,然后询问意见。

成得臣立即站出来阻止道:“大王既然不听微臣谏言,杀了重耳等人,如今更不能把重耳等人交给秦国。

我们既然要拥立重耳,让他感恩戴德,我们楚国何不派兵护送重耳回国,这样我们楚国和晋国就是盟友了,何必把这个功劳给了秦国”。

楚成王好像故意和成得臣作对一样,他摇头并不认可成得臣的想法。

楚成王道:“楚国和秦国世代友好,现在秦穆公想护送重耳回国,他是有原因的。

第一,晋怀公抛弃怀嬴,秦穆公的女儿被抛弃,这对秦国人是耻辱。

第二,他们护送重耳回国,想要秦晋结盟,我们又和秦晋关系良好,这对未来楚国有利”。

如果我们不让秦国把重耳带走,势必得罪秦国,今后楚国就会在西线增加一个强劲对手。

再说了,重耳和秦穆公能不能打败晋怀公还是一回事,不管能不能赢,秦晋都会爆发冲突,因为他们是邻居,早晚要血拼,我们两个都不得罪,将来才能左右逢源。

于是楚成王答应秦国护送重耳回国,楚成王找到重耳,告诉他,秦穆公愿意帮助你回国继位。

重耳心中大喜,但是不动声色假意对楚成王说:“我已是流亡之人,早已经把性命交给大王,我不能忘记楚国的恩情,前去秦国。”

楚成王听闻心中很是满意,然后道:“楚国与晋国相隔太远,公子如果想回晋国继位,这中间要经过许多国家。

而秦国与晋国接壤,天亮出发,日落就到了。而且秦君素以贤德闻名,现在又和晋君姬圉不和,这是上天给予公子的好机会!公子还是去秦国吧!”

重耳这才拜谢楚成王,答应跟着公孙枝返秦国。楚成王临行前,又赠送了给重耳许多车马、金银、布帛。

公元前636年二月,重耳跟着公孙枝来到秦国都城雍城。

秦穆公听到重耳来到的消息,喜形于色,于是亲自到郊外迎接,把重耳等人请入公馆,以隆重的礼节招待重耳。

宴席之上,秦穆公先是以招待国君之礼向重耳敬酒,赵衰在一旁立即让重耳稽首拜谢。

因为有了之前和晋惠公,晋怀公父子两人打交道的教训,所以这次秦穆公比较谨慎,他需要观察和考验重耳等人的品行,不能再扶植一个白眼狼回去。

于是秦穆公准备吟唱诗歌,来考验重耳是不是像流传的那样贤德,便在宴席之上,吟唱了诗经.小雅的《采菽》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如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诗歌其中含义就是,远方诸侯去朝见周天子,周天子赏赐诸侯的场景,秦穆公想借此表达对重耳回国即位的期待,暗示会给予重耳支持,如同天子赏赐诸侯。

重耳比较糊里糊涂 ,对其中含义似懂非懂,但是赵衰作为重耳的三大谋士之首,“赵衰,狐偃,胥臣”当即就明白了秦穆公的意思。

于是赵衰立即大声喊到:“重耳离席,向秦君行叩拜稽首大礼,秦君表示要送你回国继位”。

重耳听闻赶紧离席,向秦穆公行稽首叩拜之礼,秦穆公也赶紧起身搀扶起重耳,两人相互行礼。

赵衰立即告诉重耳,请他也吟唱一首诗经,小雅中的《黍苗》。

重耳立即高声吟唱: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我人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诗歌意思是:周宣王称赞召伯经营“谢邑”的功绩。重耳借这首诗表达自己像黍苗仰仗阴雨一样仰仗秦穆公,歌颂秦穆公治理下的秦国,对秦穆公的扶持表示感谢。

秦穆公微微颔首,心中很是满意,重耳能够给他对上诗经,还有他的谋士赵衰的举动,显示重耳等人都是行大道之人,不是那种狡诈宵小之辈。

秦穆公继续吟唱了诗经《小宛》

-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意思就是:借斑鸠等小动物,提醒和勉励要继承发扬祖先优良传统,时刻保持警醒。秦穆公借此提醒和勉励重耳,要不忘祖先之功业,谨慎行事。

赵衰赶紧让重耳吟唱诗经《沔水》

- 原文: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沔彼流水,其流汤汤,鴥彼飞隼,载飞载扬。念彼不迹,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忘。鴥彼飞隼,率彼中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我友敬矣,谗言其兴。

诗歌是描写乱世杀伐景象及彷徨忧国之情。而当时晋国正值乱世,重耳借此诗表达迫切回国整饬吏治、安定振兴晋国的心情。

秦穆公越来越高兴,于是唱到诗经《六月》

- 原文:六月栖栖,戎车既饬。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玁狁,以奏肤公。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元戎十乘,以先启行。戎车既安,如轾如轩。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此诗是描写周朝军队讨伐戎狄大胜而归的情景。秦穆公用此诗表达秦国今后要平定西戎的志向,也借此勉励重耳回国后要防御狄人入侵,一起联手对抗外族入侵,辅佐效忠周天子。

欢迎阅读下一章,秦晋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