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家里的红纸还有许多,陈祥也早有准备还自带了一捆红纸过来,沈南珠让陈祥在一旁等候,她直接把几个哥哥都找了过来。
上联:五谷丰登年景好 下联:八节安康月云清
横批:五谷丰盈
上联:五羊结彩迎新纪 下联:六畜兴旺报丰年
横批:繁荣昌盛
上联:人居福地蒸蒸上 下联:日上花梢冉冉升
横批:喜上梅梢
多劳多得人人乐;下联:丰产丰收岁岁甜;横批:形势喜人
沈南珠挑了许多什么五谷丰登,吉祥高照,年年有鱼的对联让大家写,为了增加趣味性还在空白地方画了简约的爆竹,鱼元宝和祥文等装饰。
还专门针对开店的商家写了一些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的还有为学子们准备的金榜题名等各种对联。
陈祥看的连连惊叹,这沈南珠对联似刻在脑子里一般一个接一个。
沈煜见状也带着儿子们过来帮忙写福字。
不过一个多时辰众人便写了两百副对联出来。
这一会儿子功夫就是四两银子,沈南珠也十分满意。
陈祥把福字对联一套套叠好转头看红纸还剩下一些:“红纸还剩下一些,不如再多写些福字出来小的两文钱一副,大的五文钱。”
众人听了果然继续动手把最后的红纸都消耗光了,陈祥才给结了银子喜滋滋的走了。
沈青文拿着自己赚来的银子偷偷傻乐。
这些银子沈煜做主就分给几个小子了。沈南珠这个对联生产者自然也得了一部分。
众人揉着发酸的手腕心里确是高兴的,沈南珠倒是不累,不过也是口干舌燥,感觉脑袋已被掏空。
不过两日还有三天就大年三十的早上,陈祥就又带着几捆红纸和笔墨纸砚杀过来了。
这次他明显是有备而来,看他这副满脸喜色的样子这对联定然是卖的不错。
“哈哈哈哈沈家丫头你家这对联也太好卖了,已经卖到临县去了,有那来走亲戚的生意人看好了一次性就拿走了我一半儿的对联,昨天下午家里就卖没了,只是昨天家里忙不过来不然我定然连夜赶过来。
这次我要五百副,我先拿五十副回去卖着,剩下的下午我让我家儿子过来取!”
“行那陈叔你坐这儿先等会儿喝点茶水,我让他们先写着。”五百副就是十两银子呢,虽然对她家来说不多却也不少了。
她一招呼全家写字还不错的就都出来了一人占了一张桌子就写了起来。
“珠丫头我看这买卖行,明年咱们还可以继续合作。”陈祥见院子里不多会儿就挂满了晾晒的对联心里欢喜,这可都是钱啊,她从这里进来转手就卖三十五文一套,谁家过年不图个吉利喜庆,贵是贵点,但大多咬咬牙也就买了。
有那富贵人家更是几副几副的买。
那个一次性买走一百副的更是连价格都没讲,店里随着对联还会带走一些其他货物,这两天店里的收入都翻了一倍,他怎能不高兴。
沈南珠见他笑的一脸褶子摇了摇头:“陈叔,这买卖还是别想的太久远了,这对联生意是长久不了的,如今咱们就只是占了一个新奇。
这东西原本也不难,估计要不了多久就有人跟风复制的,尤其是那一次性买走一百副的,他岂不是找个写字尚可的就能随便复制了,这东西以后也就不稀奇了。”
沈南珠这一番话如一盆冷水直接浇在了陈祥的头上,他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僵住了,是啊这东西毕竟不难,想要模仿起来简直不要太容易了,尤其是那个买走一半儿却不讲价的估计就是这样的心理吧。
这两天光顾着兴奋了他倒是把这一茬给忘了,看看院子里越来越多的对联他忽然有些忐忑起来。
看他神色变化沈南珠连忙出声安慰:“放心吧陈叔,吉祥镇如此之大,咱们的速度又快,他们要仿起来也是需要些时间的,依我看这一批是不成问题的。”
陈祥闻言冷静下来一想确实如此这心情大起大落的,一时落差心里难受,只感叹还是珠丫头这脑子转的快。
沈南珠想了想继续说道:“如果陈叔怕卖不出去回去就找镇上的其他杂货铺子问问,相信这些定然很快就能脱手。”
陈祥眼睛一亮顿时再无疑虑:“行听你的,等会儿我先回去看看情况,有仿制的我就立马去找杂货铺子出手!”
只是可惜了这买卖了。
不多会儿院子里就五十多副了,沈南珠和众女眷帮忙把对联装好交给陈祥,陈祥拿着对联马不停蹄的就走了。
不到中午陈祥的儿子陈昊就驾着马车到了沈南珠家里。
见他脸色不好众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吉祥镇上午就已经有一家仿制的了,家里上午拿走的倒是已经卖完了,陈祥已经在联系其他杂货铺子了,准备只留一小部分其他的都脱手。
没想到这跟风造假的速度如此之快,沈南珠也是没想到,看来古人这经商头脑还是很够用的。
好在陈祥出手迅速,当天下午家里只留了几十副其余的都转手卖给了镇上的其他杂货铺。
结果第二天,镇上就又多了几份卖对联的,都是差不多的风格,倒是卖的人多了价格一下子就下来了,已经有卖十五文一副的了,好在陈祥手里的也都卖的差不多了,倒是有惊无险的小赚了一笔。
转眼就到了二十九这日这天早上还下了会儿雪,只是不过半个时辰就都化了,沈家众人都在忙碌着准备年初一的饭食。
这时候人们不过三十,只把初一当做正日子。
男人们在外面杀猪宰鸭绞兔子,还有村人送来的肥鸡肥鹅。
女人们在灶房里熬猪皮冻,煮酱牛肉,卤肉,炸丸子,蒸年糕。
孩子们也无心玩闹了一会儿院子里面看看烤猪毛,一会灶房里偷两个丸子,嘻嘻哈哈的好不热闹。
沈南珠领着沈连宝又去河边打了鱼虾准备大年初一吃。
回来一看院子里热热闹闹还有村人不断过来送年礼。
一晃眼他们已经在这大林村生活了半年多了,这是他们落户大林村的第一个年,众人心中都是百般滋味。
第二天每人都得了一件新衣服,都是好料子颜色也喜庆。
孩子们久违的穿了新衣一个个都十分兴奋。
沈煜在院子里振臂一呼:“来来来孩子们排好队,爷爷给你们发红包了!”
孩子们顿时就围过去排队了。
沈南珠也凑数站在队伍后面,沈青文沈青山几个都没好意思过去排队。
沈煜见状忙又假装不悦的摆了摆手:“你们几个大小伙子站着瞅啥,还不赶紧过来排队,我沈家的孙子都有!”
沈连宝一听连忙左右看了看举手喊道:“爹那我呢我呢!”
沈煜故意逗他:“人家都是孙子辈的,你是人家长辈了,要什么红包,没你的份。”
沈连宝直觉哪里不对又不知道如何反驳:“爹我也要红包!我也要红包!”
他看见别的孩子都拿着自己的红包眼馋的紧,眼看着红包就要发完了,他急的差点哭出来,委屈巴巴的看着沈煜。
沈煜上前用红包拍了拍自己的小儿子好笑道:“行了行了多大的人了都,还是长辈儿呢,让你这些侄子侄女笑话啊,给你还少的了你的了,今年表现不错宝儿以后记得护好家里的侄子侄女啊,不然明年可没你红包了。”
“嗯!”沈连宝呼出一个大鼻涕泡,破涕为笑逗得院子里众人哈哈大笑。
晚上村里没有烟花爆竹,却处处灯火通明,平日里舍不得点灯的人家今日也是亮着灯的。
沈家的饭桌上,有猪有牛有鱼有虾有鸭有蛋,有凉有热有甜品干果,丰盛异常。
众人欢声笑语喜迎新春。
新的一年开始了。
转眼各个作坊都步入了正轨,春暖花开,再过上月余便可以耕种了。
沈南珠已经和家人商量过了,自家的地以种粮为主,除了山药土豆地瓜玉米还有大米杂粮,再种一部分常见的菜种剩下的都种连太奶空间里那些各样蔬菜种子。
那些种子沈南珠已经和家人解释过了,只说是云来间通关的礼物,问是什么她便只作什么也不清楚,只知道是种子。
家人也就识趣的不再多问了。
沈煜拿着育种的生芽土豆给沈南珠查看:“这些土豆地瓜山药的果然都生芽了,下一步如何处理?”
沈南珠接过来看了看点了点头:“爷爷可以切块儿了,将发芽的土豆切块儿,大土豆可以多切几块,每块上面保证有两到三个芽眼就可以了。”
“行那我这就去找人,一会儿咱们就切块儿!”沈煜满脸喜色拿着土豆便回屋找人去了。
“沈家小姐…”沈南珠正想着去把自己空间里发芽的土豆地瓜混进育好的种子里时,柴门忽然被敲响了。
沈南珠回头一看竟然是小林村的李老头。
“李爷爷怎么来了快进来吧,我去叫爷爷。”
“那就有劳沈姑娘了,我确实是来找村长的。”李老头十分客气道。
自从上次挖银子事件过后,小林村一直十分平静,这几个月以来大林村小林村一直相安无事,因此沈南珠态度还算不错。
沈煜闻声出来热情道:“老李兄弟今日怎么过来了?”
沈南珠也给李老头倒了一杯茶水。随后便规规矩矩的站在沈煜身边听俩人说话。
“之前说好的给你们开荒,今日已经开好了,就在山坡下面那一片,一共开了五亩地…”
沈煜沈南珠爷俩听完不由互相对视了一眼,没想到这李老头倒是个信守承诺的。
“李老哥言出必行,沈煜佩服不过这开出的荒地你们还是自己种吧,我们今年农田太多了自家也种不过来。”
说起来算上自家买的和知府大人送的,现在沈家一共有一百三十亩左右了,自家还有卤肉酱油十三香这些买卖说起来人手是肯定不够用的。
想到这儿沈南珠眼珠一转便对沈煜提议 :“爷爷咱们自家地都种不过来不过村里这不是有现成的劳动力么,不如让他们帮忙耕种,到时候是给银钱还是给粮食,是看他们如何选择就是了。”
不等沈煜回答,李老头眼睛已经亮了,很显然这提议他是十分愿意的。
他们一行十几人可是一个铜板也没有的,就算是有地都没钱买种子。
现在听说他们能给粮给钱的,他自然是愿意的,无论是钱粮他们都需要。
沈煜思忖了一番点了点头:“确实可行就是不知李老哥意下如何?”
李老头当即点头如捣蒜:“村长我们当然愿意!我们这些人都是能干活的!”
沈煜也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好好好,那你们是愿意要粮还是要钱,要粮的话每亩地收成的五分之一给你们,钱的话一亩地给你们一两银子。”
李老头思忖一番后兴奋的回道:“我们一共帮种十五亩地吧,十亩地要粮,五亩地要钱!……只是钱的话能不能…先支给我们一些,今年我们也想开些土地出来,只是没钱买种子…”
他的声音越说越低,不敢抬头看沈煜反应。
沈煜一愣,这个结果倒是出乎意料,不过他也尊重他的选择。听他的要求也不算太过分:“这有什么,李老哥人品我是信的过的,这样我给你们预支二两银子,剩下的三两咱们秋后和粮食一起结。”
村长的一声批准下,老李头差点给沈煜跪下,他眼睛刹时就红了。
他们无意中来到了这大林村,在外面人们都嫌弃他们,不把他们当人看,在这里却得了沈煜允许一直住到现在。
虽然一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倒不至于饿死,但他们能偶尔吃两顿饱饭就不错了。
现在不一样了,他们有了田地有了钱买种子,剩下的还能买些粮食,他们可以不再乞讨,可以像普通百姓一样春耕秋种过正常的生活了。
到了秋后他们又有粮又有钱,也能活下去了日子忽然就有了盼头,他怎能不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