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 > 第111章 人勤春早,宏图初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1章 人勤春早,宏图初展

凛冬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清晨的薄霜依旧覆盖着镇荒城和望北堡(原望北城,地位提升后改称堡)的屋顶与街道。然而,林谷辖下的这两座城镇,以及散布其间的村落,早已从新年的庆典氛围中苏醒过来,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器械,开始了新一年的高速运转。

人口突破一万二千,带来的不仅是规模的增长,更是管理复杂度的跃升。但在《林谷发展三年规划纲要》的指引和年终总结大会凝聚的人心鼓舞下,这种复杂被转化为了有序的忙碌。

一、军伍换防,边陲稳固

天色未明,镇荒城军营的校场上已是人影绰绰。军枢院院长铁叔披着晨露,亲自为换防部队送行。按照新的防御部署,常备军主力仍驻守核心镇荒城,但需向作为前哨和资源点的望北堡增派一支精锐加强驻防力量。

“石头!”铁叔的声音洪亮,带着金属般的质感。

“末将在!”已然晋升为营尉的石猛(石头的大名)大步出列。两年军旅生涯和系统学习,让他褪去了不少憨直,多了几分沉稳干练,魁梧的身躯在制式镶铁皮甲映衬下更显彪悍。

“命你率第一营第一排,即刻开赴望北堡,接管防务,整训当地民兵!望北堡乃我林谷门户,不容有失!”

“遵令!”石猛抱拳领命,声如闷雷。他转身,面对早已列队完毕、精神抖擞的百余名士兵,猛地挥手:“出发!”

队伍踏着整齐的步伐,在依旧清冷的晨风中,向着东北方向的望北堡开拔。铁叔目送队伍远去,眼神锐利。兵力有限,必须用在刀刃上。主力拱卫核心,精兵前出要地,这是他与孙铮根据规划共同制定的新防御策略。望北堡的铜矿和战略位置,不容有失。

二、沃野新绿,农事争春

几乎在军队换防的同时,广阔的田野上,更为浩大的一场“战役”已经打响。

农桑院院长阿木,如今已是林谷最忙碌的人之一。规划纲要中“粮食翻番”的目标,如同悬在他头顶的利剑,也是激励他前进的动力。新春的耕种,直接关系到秋收的成败,乃至林谷万余人未来一年的口腹之安。

得益于去年水利工程的初步成效和冬日的农田基本建设,大片去岁还是生荒的土地被整理成了等待播种的良田。田野里,人影如织。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在田间灵活转动的改进型曲辕犁。由健牛或驮马牵引,扶犁的农夫只需微调方向,便能轻松破开板结的土壤,犁出的沟垄又深又直,效率远超旧式犁具。阿木穿行在田埂上,不时停下检查犁头深度,或与农夫交流几句。

“阿木院长,这新犁真是省力!往年这时候,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一个老农扶着犁,脸上带着笑意喊道。

“省力就好!抓紧春时,深耕细作,秋后才有好收成!”阿木大声回应,心中满是欣慰。新式农具的推广,是提升效率的关键一环。

在另一片规划为试验田的区域,更为精细的作业正在进行。这里是推广耧车的重点示范区。几个年轻农人推着结构精巧的木质耧车,在平整好的田地里匀速前进,种子通过耧腿均匀地播撒进土壤,随后覆土板轻轻将土盖平,开沟、播种、覆土一次完成。

“看好了!间距要匀,速度要稳!”阿木亲自示范,讲解要点。周围围观的农夫们啧啧称奇,一旦验证成功,这将极大解放播种环节的人力。

水利方面,去岁规划的两座小型水库已选定址,正在做最后的勘测和物料准备。而墨离设计的一种简易翻车(龙骨水车) 模型,也在几处坡地水源旁开始了实地测试,试图将低处的水引向更高的田地,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

肥料场规模扩大了数倍,系统收集的人畜粪便与草木灰、骨粉按不同比例混合,堆积发酵。阿木严格按照林凡指导的试验方法,在不同田块施用不同配比的“复合肥料”,并命人详细记录,期待秋收时能看到明显的增产效果。

田野间,号子声、牛哞声、农具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耕画卷。阿木知道,要实现规划目标,光靠扩大面积和现有技术还不够,必须不断探索。他已经开始留意林凡偶尔提及的“选种”、“嫁接”等陌生词汇,准备在稳定当前耕作后,向格物院求教,开启新的探索。

三、格物分蘖,专精于业

就在阿木于田间奔走的同时,镇荒城格物院总部内,一场关乎林谷未来建设大局的会议正在进行。

林凡坐于上首,墨恒、墨离、以及被特意召来的公输桐、鲁苇等骨干工匠齐聚一堂。

“规划纲要已然明确,未来数年,城池扩建、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公共建筑等大型工程将层出不穷。”林凡开门见山,“格物院目前兼研发与工程管理于一身,任务繁重,长此以往,恐难兼顾,亦不利于专精。”

他目光转向墨离:“墨离先生,您精于匠造,熟知物理,更难得的是具备统筹之才。我意,正式从格物院分立‘工程院’,专司所有大型工程项目的规划、勘测、设计与施工管理。此院首任院长,非您莫属。”

墨离闻言,神色一肃,起身拱手:“承蒙主公信重,离必竭尽所能,以报知遇之恩!”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专注于工程实践,正是他所长所愿。

“好!”林凡点头,又看向墨恒,“墨恒院长,格物院此后可更专注于核心技术与原理研究,为工程院、农桑院乃至军枢院提供技术支持与创新之源。两院需紧密协作,格物院为根,工程院为干,共同支撑林谷参天大树。”

墨恒对此安排并无异议,反而松了口气:“主公思虑周全。格物院确需沉心钻研,工程事务剥离出去,利于长远。”

林凡随即宣布人事任命:“调任公输桐,为工程院木作司主事,负责所有工程木制结构、模具及相关器械的设计与监理。”

“调任鲁苇,为工程院营造司主事,负责砖石砌筑、地基处理、施工流程优化等具体营造事务。”

公输桐与鲁苇激动出列,大声领命。他们从普通工匠一步步走来,深知此任命代表着巨大的信任与责任。

“工程院初立,首要任务有三。”林凡布置道,“一,根据规划,着手进行镇荒城扩建及未来可能的新城选址勘测与初步规划设计。二,全力保障春耕后即将动工的两座水库建设。三,制定各类工程的标准化施工流程与验收规范。”

墨离领命,立刻与公输桐、鲁苇等人商讨起来,气氛热烈。一个专注于将蓝图变为现实的强力部门,就此诞生。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会议室的地面上,将众人忙碌的身影拉长。城外是热火朝天的春耕景象,城内是擘画未来的精密筹谋。军队、农业、工业、工程……林谷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在新的规划指引下,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开始了新一年的协同运转。人勤春早,宏图初展,这片土地上孕育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既定的目标,坚实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