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 > 第110章 丰碑初立,同心致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0章 丰碑初立,同心致远

时光荏苒,寒暑交替。不知不觉间,“林谷”这个名字从最初乱石坡上的几缕炊烟,已然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了整整两个春秋。

两年时间,对于这片古老的土地而言,或许只是弹指一瞬。但对于生活在林谷及其辖下镇荒城、望北堡的万余人来说,却是天翻地覆的两年。来自四面八方的流民、工匠、士人,带着不同的口音、技艺和梦想汇聚于此,被林谷这台日益精密的机器所吸纳、融合,共同塑造着这个新生势力的肌体与灵魂。

飞速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也带来了管理上的巨大挑战和思想上的剧烈碰撞。新旧观念的冲突,部门间的协调磨合,资源分配的争论,乃至外部窥探带来的隐忧,都如同暗流,在蓬勃的表象下涌动。

值此第二年的岁末,凛冽的寒风也吹不散林谷核心区——镇荒城内那股蒸腾的热气。一座规模远超昔日议事大厅的“大礼堂”拔地而起,这是新成立的工程院主导建设的首批大型公共建筑之一,砖木结构,内部宽敞,足以容纳数百人。此刻,礼堂内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林凡决定,召开一次前所未有的年度总结大会。与会者不仅包括所有核心层成员,更首次邀请了各院司的中层管事、技术骨干,以及由基层推选出来的劳模代表、优秀士兵、甚至还有几位表现突出的学徒和农人。黑压压的人群,按照不同的领域分区就坐,人人脸上都带着几分好奇、激动与自豪。

林凡站在精心搭建的主席台上,望着台下那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从孤身一人,到眼前这济济一堂,其间艰辛,唯有自知。姜宓、铁叔、墨恒、阿竹、阿木、卫鞅、孙铮、周谨、墨离等人分坐于前排,神情肃穆中带着期待。

“诸位林谷的同仁们!”林凡的声音通过简单的扩音结构(借鉴了喊话筒的原理)清晰地传遍礼堂,压下了细微的嘈杂声,“今日,我们齐聚于此,不为别的,只为共同回顾我们携手走过的这七百多个日夜,看看我们共同挥洒汗水,究竟在这片土地上,筑起了怎样的基业!”

他没有拿厚重的文稿,所有的数据与事例早已烂熟于心。

“两年前,我们在此立下界桩时,人口不过百余,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前途茫茫。”林凡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而今日,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根据内政院最新统计,我林谷在册人口,已达一万二千八百七十六人!”

台下瞬间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呼和交头接耳声,许多人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喜悦。这个数字,对于在场的大多数曾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流民而言,本身就是奇迹。

“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林凡提高声调,“这意味着,我们让超过一万两千人,有了遮风挡雨的住所,有了能够果腹的食物,有了相对公平的劳作环境和看得见的希望!”

他开始逐一列举各领域的成就:

“农桑院!”林凡看向阿木的方向,“开垦良田、坡地总计近四万亩!推广新式农具三千余件,堆肥场、试验田遍布各聚居点。去岁秋收,粮食总产较两年前,增长了近三倍! 虽未完全实现自给,但已极大缓解压力!阿木院长,墨离先生,辛苦了!”台下农桑院区域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阿木激动地站起身向四周鞠躬,脸色涨红。

“格物院!工程院!”林凡目光转向墨恒,“钢铁年产,较两年前提升百分之一百二十! 水泥实现稳定量产,不仅满足自用,已开始外销!水力应用拓展至磨坊、锻锤、锯木乃至初步的造纸!我们脚下的这座礼堂,镇荒城扩建的城墙,林谷通往望北堡的硬化主路,皆是尔等心血之作!墨恒院长,及格物院诸位,功不可没!”

工科系统的区域掌声雷动,工匠们挺直了腰杆。

“军枢院!”林凡看向铁叔和孙铮,“林谷常备军现员八百,皆披铁甲,执利刃,通战阵!望北堡防御体系初步建成,民兵轮训制度有效运转,边境巡逻风雨无阻!铁叔,孙铮教习,及全体将士,守护家园,厥功至伟!”军人们齐刷刷地挺直胸膛,目光锐利,掌声整齐划一,带着金戈之气。

“商舆司!”林凡对阿竹点头,“商路通达彩云、安平、乃至新辟海盐城!输入粮食、盐铁、药材,输出我谷精华,换回急需物资,更带回八方信息!阿竹司长,及所有行走在外的儿郎,皆是林谷伸向外界的触角与臂膀!”

商人们区域掌声热烈,带着开拓的豪情。

“内政院!”林凡最后看向姜宓、周谨和卫鞅,“管理万余人众,户籍、律法、教育、医疗、分配,千头万绪!学堂已建三所,孩童朗朗读书声,乃林谷最美之乐章!医护所救治伤患,抚慰人心!《林谷律》日益完善,卫鞅先生之功,在于奠定了秩序之基!姜宓院长,周谨副手,及所有内政同僚,尔等是林谷稳定运行的基石!”

内政文员和教师们报以持久而尊敬的掌声。

数据与成就的罗列,让所有与会者都直观地感受到了林谷恐怖的成长速度,一股强烈的集体自豪感在礼堂中弥漫。

接下来,是隆重的表彰环节。林凡亲自宣读名单,不仅包括各院司的核心主官,更重点表彰了数十位中层和基层的杰出贡献者:

有改进高炉风口、提升出铁率的老工匠;

有精心照料试验田、记录数据最详实的农技员;

有在剿匪中小队作战勇猛、配合无间的班长;

有远行千里、带回重要商机和情报的年轻行商;

有在学堂教学中循循善诱、深受学生爱戴的先生;

有在医护所废寝忘食、挽救多条生命的医护;

还有数位因严格遵守规程、避免重大安全事故而受到嘉奖的普通矿工和窑工……

每一位受表彰者上台,从林凡或相应主官手中接过用红绸衬托的奖牌(金属铸造,刻有姓名与事迹)和一份丰厚的贡献点奖励时,台下都爆发出由衷的掌声和欢呼。这不仅是对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劳动光荣”、“贡献有报”这一林谷核心价值观的彰显。许多基层代表热泪盈眶,他们从未想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能获得如此高规格的认可。

表彰环节将大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随后,林凡趁热打铁,首次向更广泛的人群正式宣介了刚刚编制完成的《林谷发展三年规划纲要(附五年展望)》。他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未来一年人口达到一万五,未来三年力争突破五万的目标,以及与之匹配的农业、工业、军事、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修建更多的房屋,开辟更多的良田,生产更多的钢铁和水泥,建设更强大的军队,也需要在座每一位,以及未来更多加入我们的人,掌握更多的知识,发挥更大的才智!”林凡的声音充满激情与感召力,“这条路注定不易,但只要我们方向一致,同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林谷的未来,不系于一人之手,而在于我们万众一心!”

规划的公布,没有引起恐慌,反而因为之前实实在在的成就展示和隆重的表彰,极大地激发了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人们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跃跃欲试的光芒。

总结大会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当晚,镇荒城举行了盛大的年终庆典。大礼堂内摆开了流水席,香气四溢的食物(虽然依旧简朴,但管饱),新酿造的林谷酒,以及特意制作的糖块,让所有人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广场上燃起了巨大的篝火,人们围着火堆载歌载舞,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展示着各自的民俗,气氛热烈而融洽。

林凡与姜宓、铁叔等核心层成员也置身于人群中,与民同乐。看着那一张张洋溢着希望与满足的笑脸,听着那充满活力的欢声笑语,林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也更觉责任重大。

“看到了吗,宓儿?”林凡低声对身边的女子说,“这就是我们为之奋斗的意义。”

姜宓依偎在他身旁,眼中映着篝火的光芒,温柔而坚定:“嗯。这一切,都值得。”

铁叔难得地露出了畅快的笑容,大口喝着酒。墨恒和阿竹在讨论着来年的技术攻关和商路拓展。卫鞅虽依旧表情严肃,但看着井然有序、充满活力的庆典场面,眼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孙铮则和阿木等人拼着酒,大声说笑。

这一刻,无论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还是普通的工匠、农夫、士兵,都仿佛融为了一体。共同的奋斗经历,看得见的丰硕成果,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期许,将所有人的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林谷的凝聚力,在此刻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一座无形的、名为“认同”与“归属”的丰碑,已然在每个人心中悄然立起。这凝聚力,将是他面对未来一切风浪最坚实的依靠。岁末的烟火在夜空中绽开,照亮了这座新生城镇的轮廓,也照亮了前方更为波澜壮阔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