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八零辣媳:系统逼我搞基建 > 第50章 推行制度严格规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86年7月的晨光刚漫过红星队部的院墙,张大爷就坐在树荫下的木桌旁忙活开了——面前摊着一摞泛黄的笔记本,钢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他正把竹筋防腐工艺的步骤一条条写下来,旁边还摆着两根竹筋样品,一根泡了桐油石灰浆,一根没泡,方便对比。

“张大爷,您这笔记写得太密,县里听讲座的人可能看不清,俺帮您抄一份,字写大些,再把步骤画成图?”小陈端着刚烧好的开水过来,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主动开口。张大爷抬头笑了,把钢笔递过去:“好啊,你这娃字写得工整,画图纸也有模有样,就麻烦你了。你记着,第一步‘选竹筋’要写清楚,得选三年以上的老竹,直径5厘米左右,不能有虫眼;第二步‘泡浆’,桐油和石灰3:1的比例,要搅到没有颗粒,泡够两天才行。”

小陈赶紧点头,找了张大白纸,一边听张大爷说,一边工整地抄写,还在旁边画了简易示意图——选竹筋画了根带叉的坏竹筋和一根完好的,泡浆画了木桶和搅拌的木勺,一目了然。陆衍路过,凑过来看了看,笑着说:“这样挺好,比光写字清楚,到时候再把这两根竹筋样品带上,让县里的人摸一摸、敲一敲,更有说服力。”

张大爷摸了摸样品竹筋,有点犯嘀咕:“俺这辈子就干基建,没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过话,要是讲错了可咋整?”林薇正好拿着施工计划过来,听见了赶紧安慰:“张大爷,您讲的都是实打实的经验,比书本上的管用,到时候就像跟咱队员说技术一样,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俺和陆衍陪您去,要是有人提问,您答不上来,俺们帮您补充。”

正说着,赵文山抱着一摞“安全打卡表”走过来,每张表上都按“日期、队员姓名、安全知识点、签字”列好了项,他把表放在木桌上,拍了拍手:“大伙过来签个到!今天的安全知识点是‘拆旧施工注意事项’,昨天我整理了三条,一是拆旧棚先拆帆布再卸木梁,朽木单独堆;二是用撬棍别硬撬,找好受力点;三是施工时戴手套,防止扎伤,都记清楚了再签字。”

队员们赶紧围过来,先认真听赵文山念知识点,再逐一签字,年轻队员小周忍不住问:“赵哥,要是浇混凝土的时候,振捣棒不小心碰到手咋办?这算不算今天的安全知识?”赵文山推了推眼镜,认真解答:“不算,但你问得好,明天就把‘混凝土施工安全’当知识点,振捣棒要握稳,电线别泡在水里,要是真碰到手,先关电源再处理,记住了吗?”小周赶紧点头,在打卡表上认真签上自己的名字。

赵文山收完表,又拿出之前整理的《施工标准手册》,翻到“拆旧施工”那一页,给队员们补充:“你们看,这里写了拆木梁要绑麻绳,之前咱在农贸市场拆旧棚,就是这么做的,没出一点事,以后不管拆啥,都按手册来,别图省事。”话虽带着点严肃,却没人觉得不耐烦——之前有队员图快,拆旧砖没按流程,差点砸到脚,自那以后,大伙都知道安全制度不是摆设。

中午时分,刘婶的食堂飘起了香味——今天炖了排骨,是按后勤制度,周三采购的新鲜肉,还炒了一盘青菜、一盘土豆丝,熬了冬瓜汤,每样菜都盛在大盆里,摆在桌上,热气腾腾。“大伙别抢,都有份!”刘婶拿着勺子,给队员们分饭,见小陈胃不好,特意多给了他一勺冬瓜汤,“慢点吃,汤熬得软,对你胃好。”

小陈接过汤,笑着说:“谢谢刘婶,您这排骨炖得太香了,比俺娘炖的还好吃!”旁边的小周也附和:“可不是嘛!昨天邻村施工队的人还跟俺说,他们顿顿都是咸菜配馒头,羡慕咱天天有菜有汤,俺跟他们说,这是刘婶的手艺,也是咱红星队的规矩,他们想进还进不来呢!”

刘婶听了,笑得眼睛都眯了:“只要大伙吃得好、干活有力气,俺就高兴。以后咱食材采购都按制度来,菜从队员家里收,新鲜还省钱,肉每周三买一次,保证大伙能吃上荤,不耽误干活。”

饭后歇了会儿,李二哥带着施工组去院子西侧的空地上练砌墙——那里堆着之前回收的旧砖,还有张大爷改良过的竹筋,是专门用来练习的。“今天咱练‘竹筋嵌墙’,”李二哥拿起一块砖,又拿出一根短竹筋,“先在墙里留好槽,把竹筋放进去,再填砂浆,竹筋要埋牢,不能露出来,这样墙身更结实,就像咱之前修卫生院病房那样。”

新加入的队员小吴,之前没学过嵌竹筋,砌到一半,竹筋就歪了,李二哥赶紧走过去,手把手教他:“槽要挖直,竹筋放进去后,先填一点砂浆固定,再砌砖,每砌两块砖,就用靠尺测一下,别歪了。”小吴跟着调整,再测时,靠尺严丝合缝,他忍不住高兴:“李二哥,俺学会了!以后砌墙,俺也能嵌竹筋了!”

林薇过来检查练习成果,用靠尺测了测墙面的平整度,误差不到1毫米,又摸了摸嵌在墙里的竹筋,牢固无松动,满意地点头:“不错,进步很快!下周邻村要修一座小桥,需要砌桥台,到时候就按这标准来,用张大爷改良的竹筋,保证质量过关。”

傍晚时分,队部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张大爷和小陈把讲座的笔记、示意图整理好,放进文件袋,还把竹筋样品用布包好;赵文山汇总了当天的安全打卡记录,在《施工标准手册》上补充了“混凝土施工安全”知识点;刘婶收拾好食堂,把明天要炒的青菜洗干净,放在筐里;李二哥带着施工组,把练习用的砖和竹筋整理好,按后勤制度,做好工具登记。

林薇和陆衍并肩站在院子里,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踏实。张大爷走过来,手里拿着讲座资料,笑着说:“丫头,资料都准备好了,到时候俺就按你说的,像跟队员说话一样,肯定没问题。”林薇点头:“您放心,有俺们陪着,肯定没问题。等您讲座结束,说不定县科委还会给咱介绍新活,咱红星队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夕阳把院子里的影子拉得很长,“红星基建”的木牌在夕阳下格外醒目,队员们的笑声、工具碰撞的轻响,交织在一起,满是温暖又有干劲的气息——这就是红星队,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力,彼此帮衬,把“正规”“踏实”刻进每一件小事里,为以后的发展,稳稳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