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八零辣媳:系统逼我搞基建 > 第1章 红星基建队的正式成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章 红星基建队的正式成立

1985年的三月,春风刚吹软红星队的田埂,队部门口的老槐树下就聚满了人——林薇手里攥着张泛黄的纸,上面用钢笔写得密密麻麻,是她连夜拟的“红星基建队筹备方案”,风一吹,纸角轻轻晃,却没晃散她眼里的笃定。

“咱盖了校舍、修了水渠、砌了院墙,靠的不是临时凑的人手,是实打实的技术和齐心,”

林薇的声音清亮,扫过眼前的乡亲,“现在各村都来请咱干活,公社也认可,成立正规基建队,既对得起大伙的手艺,也能让乡亲们多赚钱——今天喊大伙来,就是定架构、解难题,把‘红星基建队’的牌子立起来!”

话音刚落,李二哥就往前凑了凑,粗粝的手挠了挠头:“林丫头,俺举双手赞成!但咱得说清楚,队里咋分工?俺这力气大,能扛砖能挖地基,施工的活俺想揽着!”

“俺也有话说!”刘婶提着竹篮挤进来,里面装着刚蒸的红薯,“施工的人管干活,后勤俺来!买菜、做饭、记工具,保证大伙饿不着、工具不丢,就像之前修水渠那样!”

林薇笑着点头,把方案展开贴在墙上:“架构早定好了——施工组由李二哥牵头,带八个壮劳力,管挖基、砌墙、安装;技术组找张大爷,您经验足,竹筋加固、水泥养护都得靠您把关;后勤组刘婶负责,再找两个妇女搭手;还有文书组,要记施工记录、写验收报告,这事得找个识字、细心的人。”

话刚说完,众人的目光就落在了站在人群后的赵文山身上——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褂,手里攥着本旧农书,眼神躲闪,显然知道大伙的意思,却没主动开口。

张大爷拄着拐杖走过来,先接了话:“技术组的活俺接了!但文书组的事,除了赵老师,咱村没人比他更合适——上次校舍的手册,他偷偷改了不少错别字,还补了安全注意事项,大伙都看在眼里。”

赵文山的脸瞬间红了,攥着农书的手紧了紧:“俺……俺之前举报过你,你还愿意让俺进队?”

林薇走到他面前,从布兜里掏出本小册子,是之前赵文山改的校舍手册,上面红笔标注的修改痕迹清清楚楚:“之前的事,是你没看清情况,后来你帮着改手册、记数据,大伙早忘了。基建队要正规,缺不了会写会算的人,你要是愿意,文书组就归你,还兼着安全记录,每天施工前跟大伙念一遍安全要点,咋样?”

赵文山看着手册上自己的字迹,又看了看周围乡亲们期待的眼神,喉结动了动,终于点头:“俺……俺愿意!俺保证把记录记清楚,安全要点念到位,绝不给队里拖后腿!”

人群瞬间热闹起来,架构定了,新的难题又冒了出来——李二哥指着墙角堆的旧工具:“林丫头,你看咱这工具,铁锹断了柄,水平仪就一个,真要接活,不够用啊!还有队服,咱总不能穿着自家的衣服干活,不像正规队!”

刘婶也跟着点头:“队服得买蓝布,耐脏还显精神,人均一尺布,二十个人就得二十尺,加上针线钱,得一百块;工具至少补十套,又是几十块,这钱从哪来?”

大伙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去年分红的钱,乡亲们要么买了农资,要么给娃扯了布,手里都没余钱;基建队刚筹备,也没盈利,钱成了最大的坎。

林薇没慌,她想起昨天系统弹出的提示,心里有了底:“钱的事俺有办法!系统给了个‘预制板代工订单’,邻村要盖五间房,需要五十块竹筋混凝土预制板,让咱帮忙做,做完给一百二十块工钱,够买队服和补工具了!”

“真的?”李二哥眼睛一亮,“预制板俺们会做啊!上次盖校舍就做过,有张大爷指导,肯定没问题!”

张大爷也点头:“预制板不用去外地拉材料,咱村的竹子、公社的水泥就能凑齐,三天就能做一批,五十块半个月就能完工,不耽误接卫生院的活!”

说干就干,当天下午,队员们就开始忙活——李二哥带人行锯砍竹子,选两年生的毛竹,截成一米长的段;张大爷教大伙编竹筋,还调了桐油,准备给竹筋防腐;赵文山则拿着本子,记录竹子、水泥的用量,生怕浪费;刘婶带着妇女们,去公社供销社问蓝布的价格,跟老板砍价“要二十尺,能不能便宜点,俺们是红星基建队,以后做衣服还找你”。

接下来的半个月,红星队的晒场上天天热闹——竹筋在桐油里泡着,散着淡淡的油香;水泥、沙子按比例拌好,倒进木模具里,压成平整的预制板;刘婶和妇女们趁着晚上,坐在煤油灯下缝队服,蓝布上绣着“红星基建”四个红字,针脚细密。

三月底,五十块预制板按时完工,邻村的队长来拉货,看着平整结实的预制板,忍不住夸:“你们这手艺,比县城做的还好!工钱俺一分不少给,以后盖房还找你们!”

拿到一百二十块工钱,林薇第一时间让刘婶去买蓝布,又让陆衍去公社农机站,买了五把新铁锹、两个靠尺,还淘了三套二手钢筋截断器,统一打磨干净,在手柄上刻上“红星基建”的编号。

四月初一,是红星基建队挂牌的日子。队部门口挂起了新做的木牌,“红星基建队”五个字红漆鲜亮;队员们穿着蓝布队服,站成一排,精神抖擞;公社书记来了,手里拿着面红绸裹着的锦旗,解开一看,是“安全生产 为民办事”八个字。

“今天,红星基建队正式成立!”书记的声音洪亮,“你们从盖校舍、修水渠,到现在成立正规队,靠的是实干和齐心!以后公社有基建项目,优先考虑你们,希望你们好好干,把‘红星’的牌子打响!”

陆衍双手接过锦旗,队员们齐声喊“谢谢书记!”,李二哥举着队服,逢人就炫“俺们现在是正规基建队了!以后接活,咱靠手艺说话!”

林薇看着眼前的场景,又看了看身边的陆衍——他穿着蓝布队服,领口系得整齐,眼里满是笑意;张大爷、刘婶、赵文山站在一旁,脸上都带着自豪。她知道,红星基建队的第一步,终于稳稳踏出去了。

这时,脑海里响起系统的提示音:【红星基建队正式成立,团队架构完整,触发奖励:1 乡卫生院扩建项目详细图纸(含病房布局、门窗尺寸);2 基础施工安全手册(适配乡镇民生项目);3 砖厂优先供货凭证(避免后续建材被卡)。提示:卫生院项目需在二十天内完工,可作为基建队首单口碑项目,建议尽快启动。】

林薇把系统提示跟大伙说了,队员们都兴奋起来:“首单就接卫生院,咱得干好!让全县都知道,红星基建队,靠谱!”

夕阳下,蓝布队服映着晚霞,木牌上的红字格外耀眼,红星基建队的故事,从这一刻起,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