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糊涂县令贾清廉 > 第366章 取名“安”字寓情深,望其承平继家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6章 取名“安”字寓情深,望其承平继家业

腊月二十四,扫尘日。平安县银装素裹,家家户户洒扫庭院,准备迎接新年。李火火家那间贴满囍字、如今又添丁进口的温暖小屋,更是被柳娘子带着几个妇人收拾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炕头上,红姑 倚着厚厚的被褥,脸色虽仍苍白,却透着一股历经磨难后的平静与安详。她低头看着怀中 咂着小嘴、睡得香甜的婴儿,眼神是前所未有的柔软,仿佛万年冰峰融化成了春水。李火火搓着一双大手,咧着嘴,在炕边走来走去,想凑近看又怕惊扰了孩子,那副小心翼翼、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模样,惹得前来帮忙的柳娘子抿嘴直笑。

“起了大名,才好上户籍,告慰祖宗。” 柳娘子一边缝制着婴儿的小衣,一边温声提醒。取名是大事,尤其对于李火火和红姑这样历经坎坷、格外珍惜眼前安宁的家庭而言。

李火火闻言,抓了抓后脑勺,为难地看向红姑:“红姑……你……你学问好……你给起个!起个最吉利的!”

红姑抬起眼,目光掠过窗外 皑皑白雪覆盖的宁静村落,掠过院中那株积满雪的、象征坚韧的老槐树,最后落在李火火那因激动而泛红的脸上。她沉默片刻,轻声开口,声音虽虚,却异常清晰:“……就叫‘安’吧。李安。”

“安?” 李火火重复着这个字,眼睛一亮。“好!好!平安的安!这个字好!咱娃这一生,平平安安比啥都强!” 他虽读书不多,却最明白“平安”二字的千金分量。他自己半生漂泊,刀头舔血;红姑更是身世成谜,历经杀戮;两人能在这平安县落脚,过上这安稳日子,生儿育女,已是上天莫大的恩赐。“安”字, 不仅是对孩子一生的祝福,更是他们这对特殊夫妻对过往的告别与对未来的全部期许。

柳娘子也点头赞道:“‘安’字极好。 《说文》里讲,‘安,静也’,‘宀’为家,‘女’在内,是为安。寓意家人有稳定住所,后方安稳,方能安心向前。 咱们平安县,求的不就是个‘安’字?孩子叫这个名,正合咱全县的期望。” 她顿了顿,又道:“这‘安’字五行属土,土厚载物,象征沉稳、包容、根基稳固,正是这孩子该有的福气。

红姑微微颔首,指尖极轻地拂过婴儿娇嫩的脸颊,低声道:“不求他大富大贵,闻达诸侯。只愿他……此生安稳,心地安然,能守护他想守护的……便好。” 这番话,从一个曾以杀戮为生的顶尖杀手口中说出,更显得 重如千钧,情深似海。她一生的颠沛流离、惊涛骇浪,最终都化作了对这怀中骨肉 最朴素、最虔诚的祝愿。“安”,于她而言,是武器入库的马放南山,是血雨腥风后的月白风清,是她用尽全力为自己、也为孩子争得的 一片净土。

名字既定,“李安”这两个字,迅速传遍了屯子。乡邻们纷纷称赞:“李安,好!听着就踏实!” 杜明远 亲自提笔,用端正的楷书写下“李安”二字,准备录入户籍黄册。钱多多 破天荒地没提钱,而是念叨着“安居乐业,好兆头”,张罗着要给孩子打一把 刻着“安”字的长命银锁。

小小的婴孩,在沉睡中,浑然不知自己已承载了如此厚重的爱与期望。他的到来,如同冬日里的一簇火苗,不仅温暖了李火火和红姑这个小家,更照亮了平安县对“安宁”最深刻的渴望。杀手与莽汉的结合,诞下的并非另一个江湖传奇的序幕,而是一个关于“守护”与“回归”的全新故事。

一名定音,情深意重。

“安”字背后,是父母浴血半生后对平静的全部渴望。

这个在爱与期盼中降生的孩子,真能如名所愿,拥有平静顺遂的一生吗?

他的血脉中,是否又隐藏着无法回避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