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项目的合作,像一道突如其来的桥梁,横亘在沈未曦与容景深之间。不再是单纯的恨意与忏悔,而是掺杂了更复杂的、基于专业与利益的考量。
接下来的日子变得异常忙碌。沈未曦带领她的核心团队,与容氏的技术骨干组成了联合项目组。会议室里常常灯火通明,白板上画满了复杂的结构图和能量流模型。
容景深几乎出席了每一次关键会议。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帝王,而是以一个倾听者和决策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他惊讶于沈未曦对技术细节的精准把握,更折服于她那种将冰冷科技与人文温度完美融合的设计理念。她提出的每一个创意,都像是在他固有的商业思维里,投下了一颗颗璀璨的烟火。
他看着她站在投影幕布前,眼神专注,言辞清晰,周身散发着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与光芒。那不再是需要他庇护的柔弱,而是足以与他比肩、甚至在某些方面引领他的强大。
一种陌生的、混杂着欣赏、骄傲与更深沉情愫的情绪,在他心底悄然滋生。他小心翼翼地藏匿着,将所有不合时宜的悸动都转化为对项目推进的全力支持。
沈未曦同样感受到了容景深的变化。他不再偏执,不再试图掌控,而是给予了她最大限度的信任和尊重。他会认真思考她提出的每一个看似天马行空的构想,会为了一个技术难点与她团队的工程师争论到深夜,会在她因为压力而蹙眉时,默不作声地让周延换掉她桌上冷掉的咖啡。
这种基于能力和人格的平等对待,比任何刻意的讨好都更让她感到……舒适。心中那道坚冰筑成的壁垒,在日复一日的并肩作战中,被磨去了尖锐的棱角,变得圆润,甚至透进了一丝暖意。
然而,就在项目进入最关键的技术攻坚阶段时,意外发生了。
一份匿名的举报信突然出现在各大媒体和监管机构的邮箱里,直指沈未曦在“栖心谷”项目初期,曾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机密,并附上了一些经过精心剪辑、断章取义的所谓“证据”。
消息一出,舆论瞬间哗然。沈未曦刚刚建立起的声誉面临严峻挑战,连带着与容氏合作的新能源项目也受到了波及,部分保守的股东开始质疑与一个“身负丑闻”的设计师合作的风险。
“肯定是苏家的残余势力,或者……是那些被清理出容氏的旧部搞的鬼!”林薇气得在电话里大骂,“他们见不得你和容景深好!”
沈未曦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闻风而至的记者,脸色平静,只有紧抿的唇线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她不怕调查,身正不怕影子斜,但这种关键时刻的污蔑,无疑会拖慢项目进度,甚至可能让容景深承受不必要的压力。
她拿起手机,犹豫着是否要主动联系容景深。毕竟,这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公司。
几乎就在她指尖触到屏幕的瞬间,容景深的电话先一步打了进来。
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没有半分迟疑或疑虑,只有一种令人安心的沉稳:“未曦,事情我知道了。不用理会外面的风言风语,容氏的法务部和公关部会全面接手处理。你只需要专注于项目,其他的,交给我。”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容置疑的冷厉:“我会让背后搞小动作的人,付出代价。”
没有质问,没有怀疑,只有全然的信任和毫不犹豫的支持。
沈未曦握着手机,心头那点因为污蔑而产生的阴霾,仿佛被一阵强风吹散。一股暖流,不受控制地涌过心田。
“谢谢。”她轻声说。这一次,不再仅仅是客套。
“我们之间,不必说这个。”容景深的声音柔和了下来,“未曦,记住,无论发生什么,我现在,是站在你这边的。”
电话挂断,沈未曦依旧站在原地,窗外的喧嚣仿佛变得遥远。她看着玻璃上自己模糊的倒影,以及倒影身后那片广阔的天空,忽然觉得,一直紧绷着的那根弦,似乎松了一些。
信任的基石,在风雨来袭时,被悄然筑牢。那道横亘在两人之间的裂痕,似乎正被一种名为“并肩”与“信任”的微光,一点点照亮,一点点弥合。前路或许仍有荆棘,但至少,他们不再是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