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杯咖啡之后,容景深恪守着“从朋友开始”的界限,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不再试图用物质或资源去“补偿”,而是换了一种更沉默,却也更体贴的方式。
他会记得她随口提过的设计灵感来源地,不动声色地安排好行程,确保她采风时的顺利与安全;会在她为了一个新项目熬夜时,让周延以“合作方”的名义送去温热的宵夜和提神的精油;会在业内出现对她不利的流言时,第一时间以容氏的名义发出措辞严谨的律师函,将隐患扼杀在摇篮。
他像一座沉默的山,在她需要的时候投下荫庇,在她前行时悄然移开绊脚石,却从不邀功,甚至尽量避免直接出现在她面前。
沈未曦并非毫无察觉。她感受着这份笨拙却持续的守护,心中那片冰封的荒原,在不知不觉中,似乎有细微的绿意挣扎着破土。她依旧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带领团队拿下了几个极具分量的国际奖项,个人品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这天,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平静——容氏集团一个涉及海外新能源开发的重大项目,在即将签约的关键时刻,遭遇了合作方毫无征兆的毁约,并带走了核心技术人员与部分机密数据。此举若处理不当,容氏将面临巨额损失和国际信誉危机。
消息传来时,沈未曦正在与陆司辰讨论“栖心谷”三期的概念设计。
“容景深这次麻烦不小。”陆司辰放下平板,语气平静地陈述,“对方有备而来,背后似乎有国际资本的身影,技术壁垒很高,短期内很难找到替代方案。”
沈未曦握着笔的手指微微一顿。她想起容景深最近为了清理内部、改革集团所耗费的巨大心力,这个项目是他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若是在此受挫,对他和容氏的打击将是沉重的。
她没有说话,只是目光落在自己刚刚勾勒出的设计草图上——那是一个将自然光线与清洁能源完美融合的建筑构想。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
几天后,容氏集团顶楼会议室,气氛凝重。高管们正在为新能源项目的困局焦头烂额,提出的替代方案要么成本过高,要么技术不成熟。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敲响。周延快步走进来,在容景深耳边低语了几句。
容景深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随即迅速恢复冷静,沉声道:“请她进来。”
在所有高管诧异的目光中,沈未曦穿着一身利落的职业套装,步履从容地走进了会议室。她没有看任何人,目光直接落在主位的容景深身上,平静地开口:
“容总,关于贵集团新能源项目遇到的困境,我或许有一个替代思路,想与各位探讨一下。”
她示意助手将一份简洁的方案概要分发下去。方案的核心,正是她前几天构思的那个将建筑设计与清洁能源创新应用结合的概念,巧妙地绕开了对方设置的技术壁垒,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切入市场,甚至更具前瞻性和人文关怀。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随后响起了低低的议论声。这个方案大胆、新颖,虽然细节有待完善,但无疑提供了一个破局的可能方向!
容景深看着站在会议室中央,自信从容、光芒内敛的沈未曦,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撞了一下。他没有想到,在他最艰难的时刻,会是她,带着破局的钥匙,如此坦然地走到他面前,走到所有质疑的目光下。
他压下翻涌的心绪,声音沉稳地开口:“沈总监,请详细阐述你的方案。”
整个下午,沈未曦以其清晰的逻辑、创新的思维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折服了在场的大部分人。她不再是依附于任何人的“前未婚妻”,而是以独立设计师、以潜在合作伙伴的身份,与他们平等对话。
会议结束时,合作的基本框架已初步达成。容景深站起身,走到沈未曦面前,伸出手,目光深邃而复杂,带着感激,带着骄傲,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动容:
“沈总监,谢谢你。容氏很期待与你的合作。”
沈未曦看着他那双不再冰冷、盛满了复杂情绪的眼睛,看着他伸出的、带着尊重的手,微微停顿了一瞬,然后,坦然地将自己的手放了上去。
“合作愉快,容总。”
两手相握的瞬间,不再是恨意纠葛,不再是小心翼翼,而是基于专业能力与人格独立的、平等的碰撞。一股微弱的电流仿佛通过交握的掌心,传递到彼此的心间。
这一次,他们站在了同一战线,不是为了私情,而是为了共同的挑战与目标。
并肩的序曲,在危机中悄然奏响。过去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但新的纽带,已然在理解、尊重与并肩作战中,开始悄然缔结。未来的路,似乎因为这一次的携手,而有了不同的、值得期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