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官弈 > 第136章 余波与暗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观摩会的余波在天州官场持续荡漾。王副省长那句“搞得扎实”的评价,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市委市政府各个角落。虽然本地媒体在韩志军的掌控下,对产业园的受表扬只字未提,全力渲染生态科技走廊获得的“高度肯定”,但私下里,风向的微妙变化是掩盖不住的。

一些之前对市政府工作持观望甚至消极态度的部门负责人,开始主动向我汇报工作,语气恢复了往日的恭敬。之前卡壳的几个项目审批流程,也仿佛一夜之间润滑了许多,虽然依旧慢,但至少不再无故停滞。

赵劲松走起路来都带着风,连着几天都沉浸在“扬眉吐气”的兴奋里。“市长,您看现在,谁还敢说我们这条路不对?”

我给他泼了盆冷水:“劲松,别高兴得太早。王副省长的表扬是肯定,但不是护身符。韩志军还是市委书记,天州的日常工作依然由他主导。他如果想给我们使绊子,方法多的是,而且会更隐蔽。”

我的担忧很快得到了印证。

几天后,市委组织部下发了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实践锻炼的通知》,要求大力推动市直机关与区县、企业之间的干部双向交流。这本是一项常规工作,但随后提出的一项“试点计划”却耐人寻味:首批试点单位包括市发改委、工信局等关键经济部门,交流方向是“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生态科技走廊指挥部挂职锻炼”。

名义上是锻炼,实则是将市政府核心经济部门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业务骨干,抽调到韩志军直接掌控的机构中去。这既削弱了市政府的工作力量,又为韩志军培养了自己的人。

同时,市委办下发了一份工作提示,要求各单位在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时,必须“加强向市委的请示报告”,确保“口径一致,形成合力”。这看似是规范流程,实则进一步收紧了市政府对外争取资源的自主权。

这些举措,如同水面下的暗礁,不显山不露水,却实实在在地限制着我们的行动空间。韩志军不再正面打压,而是改用更制度化、更符合组织程序的方式来巩固他的控制力。

“他这是阳谋。”周海分析道,“用合法的程序,达到排挤我们的目的。我们很难反对,反对就是不顾大局,不服从组织安排。”

我点了点头。韩志军的手段确实高明。观摩会上的失分,让他调整了策略,从咄咄逼人的进攻,转向了更沉稳、更注重制度建设的长远布局。

“那我们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把我们的人抽走,把我们的手脚捆住?”赵劲松焦急地问。

“当然不是。”我沉思片刻,“他抽我们的人,我们也可以培养我们的人,甚至争取他的人。组织部的要求是双向交流,那我们也可以提出,希望从生态科技走廊指挥部交流一些熟悉宏观政策的干部到工信局、发改委来工作嘛,美其名曰‘加强融合’。”

周海眼睛一亮:“对!还可以主动推荐我们这边一些善于协调、背景清白的干部去挂职,未必就不能在那边打开局面。”

“至于请示报告制度,”我继续说道,“我们就严格执行。但请示之前,我们把功课做足,把理由想充分。他要‘口径一致’,那我们就用翔实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来定义这个‘口径’。让他难以轻易否决。”

这是一种更精细、更需要耐心的斗争。不再是大开大合的对抗,而是在规则的缝隙间游走,在程序的框架内争取最大的活动空间。

就在这时,我接到了陈宇助理何先生的电话。他的语气依旧客气,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

“林市长,观摩会大获成功,恭喜啊。陈先生看到相关报道,对产业园的发展前景更加看好。他一直惦记着与您更深入的合作,不知您近期是否有空,方便一起坐坐?”

我知道,讨债的来了。他提供的“东风”见到了成效,现在是他要求兑现“回报”的时候了。

我看着桌上那份关于干部交流的通知,心中了然。韩志军的压制和陈宇的拉拢,如同两股不断收紧的绳索。我必须更加小心地在这夹缝中周旋。

“感谢陈总挂念。”我客气地回应,“近期工作繁忙,观摩会后有不少后续工作需要落实。等忙过这一阵,我再联系何助理。”

我再次选择了拖延。但我知道,这一次,恐怕拖不了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