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岐黄下山觅亲缘 > 第407章 口碑的爆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7章:口碑的爆炸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刺破萨坎地区的尘埃与薄雾,驱散了夜的寒意,也仿佛驱散了连日来笼罩在临时医院上空的绝望阴霾。

然而,比阳光更早唤醒这片土地的,是鼎沸的人声。

楚瑶是被一阵越来越响的、混杂着哭泣、呼喊和迫切交谈的声浪惊醒的。她猛地从简陋的行军床上坐起,昨晚和衣而卧,此刻只觉得浑身酸痛。她快步走出作为临时宿舍的帐篷,眼前的景象让她瞬间睡意全无。

医院后院,昨天还只是稀稀拉拉站着一些观望者的空地上,此刻黑压压地挤满了人!男女老少,扶老携幼,许多人脸上还带着高烧的病容,眼神却不再麻木,而是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希望。他们伸长脖子,拼命地想往前挤,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那几口重新燃起柴火、冒着腾腾热气的大锅上。

“医生!给我们药!”

“救救我的孩子!他烧了一夜了!”

“卡宾加水!我们要卡宾加水!”

各种腔调的当地语言混杂在一起,汇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冲击着每个人的耳膜。维持秩序的志愿者和辰星团队的安保人员组成的人墙,在人群的冲击下显得岌岌可危。

“这……这是怎么回事?”李铭也出来了,看着眼前这堪比节日集市般喧闹的场面,目瞪口呆。

莎拉·基根顶着一头乱发和更加浓重的黑眼圈,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她兴奋地抓住楚瑶的胳膊:“是口碑!楚医生,是口碑!昨天那几个好转的病人,他们的家人天没亮就把消息传遍了周围的聚居点!现在所有人都知道,这里的华夏医生用‘卡宾加’煮的水能治疟疾!”

卡鲁和他母亲成了活招牌。那位昨天还昏迷不醒的老妇人,此刻虽然依旧虚弱,却已经能靠着儿子坐起来,小口地喝着米粥。每一个新来的人,都会先被引到他们面前,亲眼看到这“奇迹”,希望便如同野火般在他们眼中燎原。

穆萨老医生也站在人群边缘,表情复杂难言。他不再抱着胳膊冷嘲热讽,而是沉默地看着那沸腾的人群,看着在人群中穿梭、试图维持秩序的莎拉,看着那几口仿佛能创造生命的大锅。他行医几十年,从未见过民众对一种治疗方法展现出如此狂热的期盼。

“都安静!”林辰的声音并不洪亮,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压过了现场的嘈杂。

他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那几口大锅前,晨光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影。喧闹的人群奇迹般地安静了一些,无数道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排队。”林辰的目光扫过人群,语气不容置疑,“重病患者,无法行动的,优先。轻症、能自己走动的,按顺序排队。拥挤和混乱,救不了命。”

他的冷静像是一盆冰水,稍稍浇熄了人群过度的狂热。人们面面相觑,开始在一些尚有理智的人和组织者的引导下,勉强排成了几条歪歪扭扭的长龙,但那向前蠕动的急切,依旧清晰可辨。

“楚瑶,李铭。”林辰转向他们,“按照昨晚的标准,加快熬制速度。成立分诊小组,优先识别重症,尤其是儿童。”

“明白!”楚瑶立刻应道,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快速分配任务。李铭也抛开了最初的震惊,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这一刻,他不再怀疑,只剩下执行。

原有的几口大锅根本不够用。卡鲁和阿卜杜勒等志愿者不用吩咐,已经自发地带人去寻找更多可用的容器,甚至有人搬来了自家破旧的铁皮桶。

清洗黄花蒿的队伍扩大了数倍,一些症状较轻的康复者或者患者家属也主动加入,在辰星队员的指导下,笨拙却认真地清理着草药。

熬药的灶台增加了,后院空地上烟火缭绕,空气中弥漫着浓烈而独特的青蒿气息,混合着汗味和希望的味道。

夏晚晴穿梭在人群中,相机记录下这震撼的一幕:蜿蜒到视野尽头的求医队伍,烟雾缭绕中忙碌的蓝色身影(辰星团队),以及越来越多加入工作的本地面孔。她找到一个稍高的土坡,将镜头对准了整个“流水线”——从远处不断运送来的黄花蒿,到清洗、到投入大锅熬煮、到分发药汁,再到患者服下后那期盼与感激交织的眼神……

这不再是几个人的尝试,而是一场与死神赛跑的规模化救治!

林辰也没有闲着。他游走在队伍中,目光如电,迅速甄别着危重患者。看到一个母亲抱着一个已经意识模糊、抽搐不止的孩子挤到前面,他立刻上前,手指搭上孩子的腕脉,同时快速检查瞳孔。

“楚瑶,优先给这个孩子用药,加三成剂量。同时准备针灸。”他沉声吩咐,随即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在孩子的人中、十宣等穴位快速施针,稳定其惊厥。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精准而高效,每一次出手都代表着一条可能被拉回的生命线。

穆萨远远看着林辰施针,看着那孩子在针灸和加强药力的作用下,抽搐渐渐停止,呼吸趋于平稳,他干瘦的手指不由自主地蜷缩了一下。他认得那种抽搐,是凶险的脑型疟疾,在他的认知里,这种情况几乎等同于死亡通知书。可现在……

口碑在持续发酵,消息像插上了翅膀。到了中午时分,不仅仅是周围的聚居点,甚至连更远处村庄的人,都用担架抬着、用简陋的推车推着病人,源源不断地向临时医院涌来。

后院已经无法容纳,队伍排到了外面的土路上,蜿蜒曲折,看不到头。

希望,如同巨石投入死水,激起的涟漪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扩散开来。而带来这希望的,是那几口翻滚着绿色汤汁的大锅,以及那个始终冷静指挥若定的华夏年轻医生。

辰星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忙得脚不沾地,汗水浸透了他们的冲锋衣,但没有人抱怨,每个人的眼神都异常明亮,充满了使命感。他们亲眼见证了奇迹,并正在成为创造更大奇迹的一部分。

林辰站在喧嚣与希望的漩涡中心,目光扫过这庞大而有序(相对而言)的救治场面,眼神深邃。

规模化的中医救治,在这片被现代医学遗忘的土地上,展现出了它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惊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