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高铭远传奇 > 第188章 寒冬卫所凝军心 远岛烽烟砥水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8章 寒冬卫所凝军心 远岛烽烟砥水师

温州外海的捷报传到京城时,台州已入冬。海风裹着碎雪,拍在沈家门卫所新筑的城墙上,却挡不住营地里的暖意——兵士们正围着篝火,听伙夫分发刚蒸好的粟米糕,糕里夹着百姓送来的红枣,咬一口满是甜香。

戚继光踏着积雪走进营地,远远便见几名兵士正借着篝火的光擦拭兵器,刀刃在火光下泛着冷亮的光。他刚要上前,却被一阵争执声吸引,转头看去,只见两个年轻兵士正为一块木牌争得面红耳赤。那木牌是此前王二郎遗留的平安牌复刻版,卫所里每新添一名兵士,都会领一块刻着“守土”二字的木牌,算是接下了前辈的使命。

“这木牌该给我!我上次操练拿了头名,出海巡哨也冲在最前!”个子高些的兵士攥着木牌不肯松手。另一个瘦些的兵士急得涨红了脸:“我爹就是去年在桃渚镇牺牲的,我来当兵就是为了替他守海疆,这木牌该归我!”

戚继光走上前,轻轻分开两人,拿起木牌摩挲着上面的刻痕:“这木牌不是争来的,是用肩膀扛来的。你们俩明日随我去巡查烽火台,谁能在雪夜里把信号传递得又快又准,这木牌就给谁。”

次日天未亮,三人便顶着风雪出发。烽火台建在山顶,积雪没到膝盖,瘦兵士走得急,脚下一滑摔在雪地里,却立刻爬起来,把冻得通红的手揣进怀里暖了暖,又继续往上爬。到了烽火台,高个子兵士熟练地架起柴火,却忘了在柴堆里加防潮的干草,火折子点了好几次都没燃起来。瘦兵士见状,立刻从背包里掏出油纸包着的干草,递了过去:“我爹说过,守烽火台要想着后面的人,不能光图自己方便。”

火终于燃了起来,浓烟裹着火星冲破雪幕,远处卫所的方向很快传来回应的信号。戚继光把木牌递给瘦兵士,又拍了拍高个子兵士的肩膀:“记住,守海疆不是一个人的本事,是弟兄们互相帮衬着才能守住。”

两人刚回到卫所,便见俞大猷带着几名水师将领匆匆赶来。俞大猷把一张海图铺在桌上,指着舟山群岛以东的一个小岛:“探子来报,有股倭寇躲在这个无名岛上,大概有五十多人,还掳了十几名渔民,想等开春后再出来劫掠。”

“不能等!”戚继光立刻说道,“寒冬里百姓们都盼着家人团聚,咱们得把渔民救回来,也让倭寇知道,就算是冬天,咱们的水师也不是好惹的。”

俞大猷点头,立刻调兵遣将。可出发前,水师千户却犯了难:“将军,这几日海上风浪大,新造的福船虽然坚固,但岛上暗礁多,怕是不好靠岸。而且渔民被掳走多日,不知道还能不能撑住。”

“撑不住也得撑!”俞大猷走到船边,看着兵士们往船上搬御寒的棉衣和干粮,“咱们多带些热水和伤药,只要能靠近小岛,就有办法救人。”

船队在风雪中航行了两天两夜,终于在第三天清晨抵达无名岛附近。俞大猷让人把船停在远处,派几名水性好的兵士潜水靠近小岛侦查。半个时辰后,兵士回来禀报:“倭寇把渔民关在岛上的山洞里,洞口有两个人看守,其余的都在帐篷里喝酒取暖。”

俞大猷立刻制定计划:一部分兵士乘小船绕到岛的另一侧登陆,从背后突袭帐篷;另一部分兵士在正面吸引倭寇的注意力,趁机救出渔民。行动开始后,正面的兵士故意放了两枪,倭寇们果然提着刀冲了出来,帐篷里只剩下几个醉醺醺的守卫。背后的兵士趁机摸进帐篷,没费多少力气就制服了守卫,又迅速冲向山洞,解决了洞口的看守。

山洞里,渔民们蜷缩在角落,冻得瑟瑟发抖。当兵士们递过热水和棉衣时,一个老渔民握着兵士的手,泪水顺着皱纹往下流:“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家人了,谢谢你们,谢谢朝廷没有忘了我们。”

可就在众人准备撤离时,远处忽然传来倭寇的喊杀声——原来有几个倭寇外出打猎,回来看到营地被占,立刻冲了过来。俞大猷手持战刀迎上去,与倭寇首领打在一处。首领挥舞着长刀,招式凶狠,俞大猷却不慌不忙,看准时机一脚踹在他的膝盖上,趁他倒地时,刀背重重砸在他的肩上,将他制服。

其余倭寇见首领被擒,纷纷扔下刀投降。船队返航时,渔民们站在甲板上,朝着水师兵士们连连作揖。俞大猷望着远处渐渐清晰的台州港,对身边的戚继光笑道:“你看,这寒冬里的胜仗,比夏天的更让人心里暖和。”

回到卫所时,百姓们早已在码头等候,手里捧着热汤和棉衣。那个送“守土安民”木牌的老汉,还特意带来了自家酿的米酒,给兵士们驱寒。戚继光接过米酒,对着百姓们高声说道:“只要咱们军民一条心,就算是再冷的冬天,再凶的倭寇,也挡不住咱们守海疆的决心!”

寒风依旧吹着,但营地里的篝火却越烧越旺,映着兵士们坚毅的脸庞,也映着百姓们温暖的笑容。远处的海面上,战船静静地巡航,像是守护着这片海疆的守护神,无论寒冬酷暑,始终不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