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诸事初步安顿,杨景婳的“婳韵阁”也已步入正轨,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杨景曦心下稍安,便将注意力转向了皇帝赋予她的另一项重任——筹办皇家医学堂与工学院。这两件事关乎国计民生,意义深远,她不敢有丝毫懈怠。
翌日清晨,杨景曦刚用过早膳,正在书房梳理办学思路,便听得丫鬟来报,睿亲王到了。
她起身迎至廊下,只见萧天澈一身墨色常服,外罩玄色大氅,正踏着晨晖而来,身姿挺拔,眉目含笑,冬日稀薄的阳光仿佛都聚焦在了他身上。
“今日怎么得空这么早过来?”杨景曦笑问。
萧天澈很自然地走到她身边,极其熟稔地牵起她的手:“想着你该为医学堂和工学院的事忙了,过来看看。可有需要我出力的地方?”
“正有此意。”杨景曦点头,“我打算今日先去两处选址看看情况,心里好有个数。”
“我陪你同去。”萧天澈毫不犹豫地道,语气不容拒绝。
杨景曦知他心意,也乐得他有空相伴,便吩咐道:“茯苓,辛夷,备车。我们去皇家医学堂和工学院。”
“是,公主。”
马车很快备好。杨景曦只带了茯苓和辛夷两名女暗卫随行。萧天澈则挥退了自家王府的仪仗,直接登上了杨景曦那辆标识着超一品公主规制的豪华马车。
车厢内宽敞温暖,铺着厚厚的软垫,设有固定的小几,上面还温着一壶热茶。马车缓缓驶出公主府,街道上的喧嚣被有效地隔绝在外。
杨景曦替萧天澈倒了杯茶,随口问道:“这几日都没见你,在忙些什么?”
萧天澈接过茶盏,却没有喝,而是顺势将人揽入怀中,下巴轻轻抵着她的发顶,低沉含笑的声音自她上方传来:“在忙一件顶顶重要的大事。”
“哦?什么大事?”杨景曦在他怀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好奇地仰头看他。
萧天澈低头,在她光洁的额上印下一个温柔的吻,眼中满是缱绻笑意:“在准备聘礼。钦天监择定的吉日就要到了,就在五日后。那日,我会带着聘礼,正式来护国公主府,向我的公主提亲。”
“提亲?”杨景曦微微一怔,随即一抹动人的红霞迅速爬上了她的脸颊,连耳根都染上了绯色。
虽然早已圣旨赐婚,天下皆知他们是未婚夫妻,但听到“提亲”二字,想到他正郑重其事地为这一刻做准备,心中仍是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甜蜜与悸动。
杨景曦下意识地攥紧了他胸前的衣襟,心跳悄然加速,平日里冷静自持的模样此刻全然被难得的羞涩所取代,她轻轻“嗯”了一声,将发烫的脸颊埋进他温暖的胸膛,低声道:“那……我等着。”
萧天澈看着她难得显露的羞怯,心中爱意翻涌,忍不住低笑出声,手臂收得更紧了些。
马车一路行至城东一处原本属于某位获罪勋贵的宽敞宅院。此处已被工部派人修缮改造,门前悬挂起了“皇家医学堂”的匾额,字迹苍劲有力,乃是御笔亲题。
得知睿亲王与护国公主联袂而至,医学堂内暂时负责的几位太医以及从民间征召而来的几位有名大夫,连忙带着一众学徒匆匆迎出大门,恭敬地跪地行礼:“参见睿亲王殿下,参见护国公主殿下!”
“都平身吧。”萧天澈抬手,与杨景曦并肩走入医学堂。
只见院内屋舍俨然,收拾得干净整洁,药圃、诊室、讲授理论的大课堂、处理外伤的实践操作间等一应俱全,虽略显空旷,但框架已具。
那些太医和大夫们态度恭谨,甚至带着几分敬畏。他们敬畏的不仅是两位殿下的身份,更是对杨景曦那神乎其技的“缝合术”、“消毒法”以及效果卓着的金疮药、麻沸散等医学成果的由衷敬佩。
而那些学徒,尤其是那些女学徒,看向杨景曦的目光更是充满了激动与崇拜。是这位公主,为她们这些渴望学医的女子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萧天澈环视一周,问道:“医学堂筹备得如何?学徒,特别是女学徒,招募可还顺利?”
为首的一位甄太医连忙躬身回答:“回殿下,托陛下与公主洪福,招募颇为顺利。这两个月来,已陆续从京城及周边州县招募了一百五十余名通过初步筛选的女学徒。男学徒较多,已有三百余人。皆已登记造册,安排住下。”
杨景曦闻言点头,这个数字在她预期之内,初期足够了。她清晰地说道:“人数可以了。告诉所有人,从明日起,医学堂正式开课。基础理论、药材辨识、医德规范先行讲授。实践操作部分,本宫会定期前来亲自指导。”
“是!谨遵公主殿下令!”众人齐声应道,尤其是那些女学徒,声音格外响亮,眼中充满了对明日的期待。
离开医学堂,马车又驶向位于城西皇家专属区域、毗邻将作监的工学院址。这里原本是一处巨大的仓库和工坊群,如今被整合改造,规模远比医学堂宏大。
工部派来负责此处的是一位姓郑的主事,名唤郑学礼,约莫四十岁年纪,面容精干,眼神透着实干家的精明。他早已得到消息,率领着几名工部吏员以及一群看起来像是工匠头领的人,在门口恭敬等候。
“下官(小人)参见睿亲王殿下,参见护国公主殿下!”
“免礼。”萧天澈淡淡道,“郑主事,带我们看看,说说情况。”
“是,是,殿下,公主,请随下官来。”郑学礼连忙在前引路,介绍着各个区域的规划,“这边是冶炼区,按照公主先前的要求,新建了高炉……那边是锻造区……木工区在另一头……”
工学院内人来人往,许多工匠正在忙碌地安装设备,搬运材料,看到两位贵人到来,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恭敬行礼,目光中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对那位传奇的护国公主。
萧天澈问道:“工匠招募和材料储备如何?”
郑学礼恭敬回话:“回殿下,奉陛下旨意,各类工匠仍在持续招募中。目前最紧要的,是您之前吩咐的,制作钢刀钢枪的工匠。边境战事已毕,除留下必要人员维持边境以及朔云府军工运转外,之前在边境已熟练掌握公主所授炼钢锻造之法的大匠及其得力助手,已陆续召回京城。带上原本回来的五名边境大匠以及其教会冶炼的工匠,共计四百三十七人,现已全部到位,随时可听候调遣!”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能将这些技术顶尖的工匠齐聚一堂,绝非易事。
杨景曦闻言,眼中露出满意之色。这些从边境回来的工匠,是经历过实战检验的技术骨干,是他们将她的理论变成了战场上的利刃,是工学院最宝贵的“师资”力量。
她开口道:“郑主事辛苦。这些老师傅技术精湛,是工学院的基石。工学院成立后,第一步,便是由这些老师傅们,将他们熟练掌握的炼钢、锻造技术,系统地传授给新招募的工匠学徒,尽快扩大精通新式钢铁冶炼技术的工匠队伍。”
“公主殿下英明!”郑学礼连忙道,“下官定当安排妥当。”
杨景曦继续道:“钢铁之利,不应仅限于兵器。第二步,待工匠们熟练掌握技术后,本宫会绘制一些图纸。”
她顿了顿,看向郑学礼和旁边几位竖起耳朵听的工匠头领,清晰地说道:“这些图纸,是关于如何利用钢铁,打造更坚固、更轻便、更省力的农具。比如,犁头更锋利深入、更不易磨损的曲辕犁,收割更有效率的镰刀,便于开垦荒地的重型耙犁等等。目的,是让百姓们能用更少的力气,干出比以前多成倍的农活,让土地产出更多粮食。”
“改……改进农具?”郑学礼猛地抬起头,眼睛瞬间瞪得溜圆,脸上写满了巨大的震惊和难以置信,“公主殿下……您……您还精通农事工造之法?能……能让我天启的农具效能倍增?!”
他身为工部主事,太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了!这简直是能活民无数、夯实国本的千秋功业啊!比打造出神兵利器的意义或许更为深远!
旁边的工匠头领们也是面面相觑,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眼神火热地看向杨景曦。他们一辈子跟铁器打交道,自然明白公主话中的分量!
萧天澈站在杨景曦身侧,看着她从容道出足以改变农业格局的构想,看着她周围那些官员工匠们震惊、钦佩、狂热的目光,他的心中充满了无以复加的骄傲与自豪。
这就是他萧天澈认定的女子,她的光芒,从来都不只局限于一方天地。他唇角扬起,眼神温柔而炽热,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看,这就是我的曦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