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3011章 煤油灯照星图,0.3 寸藏天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11章 煤油灯照星图,0.3 寸藏天机

太庙的铜钟在凌晨三点突然自鸣,张叙舟盯着运算屏上的死循环,指腹在银簪上磨出红痕。补偿轨迹的参数每跑到 “β 星第三旋臂” 就会卡壳,0.3 光年的误差像道无形的墙,把护江力死死摁在 —— 屏幕里的星图在震颤,仿佛有只看不见的手,正把 β 星的坐标往错误的方向拽。

“又回到原点了。” 老陈把咖啡泼在键盘上,第 73 次运算失败时,金人胸口的 “容错符文” 突然渗出墨汁般的黑气,在地面拼出 “缺寸” 二字。这两个字的笔画里,藏着祖父刻符刀特有的斜钩,张叙舟突然想起祖父临终前的话:“我那本日记第 73 页,夹着让星星‘让寸’的法子。”

日记本被锁在实验室的铅盒里,封皮上的煤油灯渍还带着淡淡的松烟味。张叙舟戴上白手套翻开第 73 页,泛黄的纸页上只有一行字:“通道预留 0.3 容错,应取 β 星第三旋臂参数”,字迹被灯烟熏得发灰,却在银簪的光照下显出异样 —— 纸纤维里嵌着无数细小的金属闪光,像撒了把碎星。

“是陨石粉尘!” 历史系教授的声音从显微镜那头传来,他用镊子取下一点纸屑,光谱分析图上立刻跳出 “锶 - 73 同位素” 的峰值,“这是 a 星系陨石特有的成分,1973 年坠落在甘肃的那块‘天外来客’,成分和这个完全一致!”

消息一出,护江论坛炸开了锅。“日记破译志愿者” 的招募帖三分钟就报满了 300 万人,有人用紫外线灯照出日记纸背面的水纹,像极了 β 星的旋臂;有人比对祖父的墨迹,发现 “0.3” 的数字尾端,藏着微型的星轨图;最绝的是个修古籍的老先生,他用 “分层揭裱” 技术,在纸页夹层里找到半片青铜残片,残片上的 “寸” 字,与金人符文的 “寸” 字严丝合缝。

善念值的进度条像被点燃的引线,54.5 亿→54.7 亿→54.9 亿,每涨 0.1 亿,运算屏的卡顿就轻一分。当第 100 万条破译帖指出 “0.3 容错” 其实是 “让 0.3 光年” 时,张叙舟的记忆突然被煤油灯的光晕裹住 ——

1985 年的冬夜,祖父在观测站的煤油灯下写日记,他举着木尺量星图,突然转头对 7 岁的张叙舟笑:“你看这北斗,看着直,实际得留 0.3 寸的空当,不然被月亮撞着怎么办?” 那时他不懂,此刻看着屏幕里 β 星与黑洞的位置,突然明白 “容错值” 不是误差,是给宇宙留的 “缓冲带”,就像祖父量木料时总要多留半寸,怕热胀冷缩。

“用青铜镜照它!” 汝小月突然闯进实验室,她眼底的黑沙正与日记纸共振,“我爷爷说,老辈人记秘密,会用醋写在纸上,得靠铜镜显影。” 张叙舟抓起案头的青铜镜,镜面刚触到日记,纸页上就渗出青绿色的字 —— 是 β 星的具体参数,连 “暗物质扰动系数” 都标得清清楚楚,末尾还画着个俏皮的箭头,指向实验室窗外的老槐树:“像这树,根得弯着长,不然扎不破硬土。”

护江力的指针突然疯跳,→→,金人的鳞片开始发烫,每片鳞上都浮现出参数的数字。老陈手忙脚乱地把新参数输进系统,死循环的界面 “咔” 地裂开,补偿轨迹像条活过来的蛇,顺着 β 星的旋臂蜿蜒前行,误差值肉眼可见地缩小:0.3 光年→0.25→0.2→0.15。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警报器突然尖叫。小林举着光谱仪冲进来说:“日记夹层里的青铜残片,成分和 β 星土壤样本一模一样!” 张叙舟捏起残片,银簪突然刺入他的指尖,血珠滴在残片上的瞬间,残片化作一道光,在墙上投射出祖父的影像 ——

1973 年的戈壁滩,年轻的祖父正用刻符刀给陨石样本做标记,他身边的帐篷里,煤油灯的光晕恰好罩着张星图,图上的 β 星旁,写着与日记相同的 “0.3 容错”。影像消失前,祖父抬头对镜头笑:“小舟,星星认死理,得有人教它们变通。”

善念值在这时突破 55.1 亿,运算屏上的补偿轨迹终于稳定在 0.15 光年误差线内。张叙舟摸着日记纸里的陨石粉尘,突然明白祖父为什么要把秘密藏在纸里 —— 那些粉尘是 a 星系的 “介绍信”,而日记是地球的 “回信”,两者碰在一起,才叫 “宇宙间的客气”。

夜幕降临时,护江力稳稳停在 (+220 点)。老陈用新轨迹做模拟飞行,星图上的飞船顺利绕过黑洞,在 β 星引力弹弓的作用下,像被祖父的木尺量过似的,不多不少,正好 “让” 出 0.3 光年的安全距离。

张叙舟把青铜残片放回日记夹层,却发现里面还藏着个油纸包。打开一看,是撮深紫色的土壤,银簪一触就泛起蓝光 —— 光谱分析显示,这土与暗星云的粒子成分完全一致,而土壤里埋着的,是半枚刻着 “旋臂” 二字的玉佩,玉佩的缺口,正好能和 3009 章青铜鱼的内侧鳞片对上。

观战区的最后一条热评,是王栓柱发来的新轨迹:“我家麦子今年多收了 0.3 亩,原来这道理,星星和庄稼一样啊。” 张叙舟望着屏幕上跳动的 0.15 光年误差,突然想给祖父的日记添句话:所谓容错,不是认输,是像江河那样,知道绕路的才走得远。

实验室的煤油灯不知何时被点燃了,光晕在墙上投下张叙舟和祖父的影子,两个影子的手指,正指着星图上同一个点 ——β 星第三旋臂的那个 “0.3 寸” 缺口,此刻正渗出淡淡的金光,像在说 “路快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