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宝看到太上皇这般情状,心头酸楚难当。

这就是他的生父,陷害沈砚安,如今却这般模样。

可如今他既然没死,还得想办法救他出去。

二宝稳了稳心神,更凑近了些,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气音说道:“儿臣知道,您才是我的生身父皇。

太后说的话,儿臣都知道了。”

太上皇的情绪更加激动,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轻微痉挛,眼中竟隐隐泛出水光。

“您别激动,小心被察觉。”二宝急忙安抚。

伸手轻轻按住太上皇冰冷的手背,触手一片嶙峋,“您听着,现在形势危急,您千万要忍耐,保住自身安危最重要。

儿臣会想办法救您出去,拨乱反正。”

二宝顿了顿,目光紧紧锁住太上皇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地问道:“您能听懂我的话,对吗?

如果能,就转一下眼珠。”

话音落下,帐内一片寂静,只有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二宝屏息凝神,等待着。

下一刻,他看到太上皇的眼睛,极其缓慢的向左转动了一下,然后又回到了原位,死死地看着他。

二宝用力握了握太上皇的手,尽管得不到任何回应。

“好,好,您能听得懂就好,记住,无论如何,保全自己。

外面还有温首辅,还有我爹,我们并非全无胜算。”

他不能再久留,必须赶在侍卫换岗或太后耳目察觉之前离开。

二宝最后看了一眼龙榻上形容枯槁却眼神灼灼的太上皇,低声道:“父皇,保重。”

说完,他毅然起身,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殿外的黑暗之中。

龙榻上,太上皇依旧无法动弹,唯有那双眼,死死盯着儿子消失的方向。

翌日清晨,坤宁宫内,太后张沁羽对镜梳妆。

铜镜中的女子眉眼如画,肌肤胜雪,俨然双十年华的模样。

她轻轻抚过自己的脸颊,唇角勾起一抹满意的笑。

“厌一送来的这张皮子,果真是极品。”

老嬷嬷小心翼翼地为她梳理着秀发,谄媚道:“太后娘娘风华绝代,便是二八少女也比不上您半分。”

太后轻笑一声,笑意却未达眼底:“嬷嬷,你从南疆就一直跟着我,这些年,也受苦了。

如今呀,倒也算苦尽甘来,今日朝会,可都安排妥当了?”

“娘娘说的哪里话,可折煞老奴了。

您与厌大人的情谊,老奴都看在眼里,厌大人是真真实实把您放在心上的。

文武百官皆已到齐,就等娘娘与陛下临朝。”

太后起身,华贵的凤袍曳地,她看了一眼窗外微亮的天色,眼神渐冷:“先去养心殿。”

养心殿内,太上皇僵卧在龙榻上,只有眼珠能微微转动。

听到殿门开启的声音,他的眼中闪过恐惧。

太后款步走来,眼中满是讥诮。

“陛下,昨夜睡得可好?”她轻轻挥手,身后的老嬷嬷立刻端上一碗漆黑的汤药,“该用药了。”

太上皇的瞳孔猛地收缩,喉咙里发出抗拒声。

太后却不理会,示意老嬷嬷上前。

老嬷嬷捏开太上皇的嘴,强行将那碗药灌了下去。

“这可是南疆秘制的蛊药,不仅能让你乖乖听话,还能抑制你阿芙蓉膏的瘾症。”

太后冷冷道,“陛下该感谢臣妾才是。”

汤药下肚,太上皇的身体剧烈颤抖起来,眼中最后一点光芒渐渐消散,变得空洞而麻木。

太后满意地点头:“时辰差不多了,准备上朝。”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肃立两侧,窃窃私语。

新帝登基后的第一次大朝会,每个人都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八岁的新帝端坐龙椅,倒也显得淡定自若。

而垂帘之后,太后的身影若隐若现。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百官跪拜,声音在殿内回荡。

“众爱卿平身。”太后的声音透过珠帘传来。

温眀澜站在文官首位,面色凝重。

沈砚安立于武官首位中,眉头微蹙。

他们都注意到,今日的朝会非比寻常。

太后缓缓开口:“今日召诸位爱卿前来,是有一件要事。

太上皇经过这些时日的静养,龙体稍愈,有重要诏书要当众宣读。”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太上皇病重多时,连话都说不了,如何能宣读诏书?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两名内侍搀扶着太上皇从后殿走出。

他步履蹒跚,面色灰败,眼神空洞,如同一具行尸走肉。

太上皇在龙椅旁的特设座位上坐下,双手无力地垂在两侧。

太后示意一旁的太监总管:“宣读诏书。”

太监总管展开一卷明黄诏书,尖细的声音响彻大殿:“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登基二十余载,本应勤政爱民,却偏宠郑氏,听信谗言。

致使忠良蒙冤,朝纲不振。

朕深感愧疚,特下此罪己诏,以告天下......”

诏书一字一句,列举了太上皇偏宠郑贵妃、听信谗言的种种过错。

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罪己诏震惊了。

当读到“沈诀大将军通敌叛国一案,实为郑贵妃一党陷害,朕受其蒙蔽,致使忠良含冤而死”时。

沈砚安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他死死盯着那卷诏书,双手在袖中紧握成拳。

明明是皇上自己怕功高震主,却全部推给郑贵妃。

就算今日终于得以昭雪,却是以这种方式......

沈砚安心里不甘心。

太监总管继续宣读:“今特为沈诀大将军平反昭雪,恢复其忠勇大将军封号。

另,沈诀克绍箕裘,忠勇可嘉,特任命为兵部尚书,即日上任。

所有受此案牵连的将士,一律平反,其家眷按例抚恤......”

诏书宣读完毕,殿内一片死寂。

太上皇僵硬地坐在那里,面无表情,仿佛刚才宣读的与他无关。

太后从珠帘后缓缓走出,目光扫过满朝文武:“诸位爱卿都听到了。

太上皇深感当年之过,特下此诏。

沈大将军忠烈,却蒙受不白之冤,实在令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