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想在风口起飞的猪 > 第255章 土壤深处的反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法律战场上的交锋,远没有商场和舆论战那般喧嚣,却更加考验耐心、细致和专业。

在专利诉讼的第一次正式庭前会议上,“归农”和“新农科技”联合组成的律师团,与“丰裕集团”聘请的金牌律师团队,第一次正面碰撞。

“丰裕集团”的律师率先发难,他们出示了数份在美国、欧洲注册的专利文件,声称“归农”使用的土壤多维度传感技术和生态评估模型中的几个关键算法,侵犯了其专利权。

他们的话语充满了法律术语和技术细节,试图在专业层面制造压迫感。

轮到吴瀚海这边回应时,他没有让律师直接反驳,而是示意张奕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

“法官大人,对方律师提及的专利,其权利要求范围和保护主体,与‘归农’实际采用的技术方案,存在本质区别。为了避免陷入冗长的文字游系,我们准备了一份更为直观的说明。”

张奕将电脑连接投影,屏幕上出现了两个并排的技术流程图。

左边是对方专利披露的技术路径,右边是“归农”实际使用的技术路径。

张奕用清晰的语言,逐层解析,指出了两者在数据采集源头、处理逻辑、模型构建原理乃至最终输出维度的显着不同。

“对方专利的核心,在于通过有限的传感器数据进行线性外推预测,其精度和适应性有限。而‘归农’的模型,是基于海量的、持续更新的实地监测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的非线性复杂系统模拟,其核心在于数据的持续喂养和算法的自我进化。”张奕的讲解深入浅出,连不太懂技术的法官也微微颔首。

他还当场演示了“归农”生态指数模型的后台界面,展示了那些来自全国各地合作基地的、实时更新的土壤、水质、生物多样性数据流。“这些数据,是我们与成千上万农户共同创造的、独一无二的资产,也是我们模型不可复制的壁垒。任何脱离具体数据和应用场景,空谈算法侵权的指控,都是不负责任的。”

第一次交锋,“归农”在技术层面上占据了明显上风。

对方律师试图纠缠于某些术语定义的争议,但法官显然对张奕展示的实质性差异更感兴趣,要求“丰裕集团”提供更具体、更直接的侵权证据链,而不仅仅是概念上的相似性。

消息传回公司,士气为之一振。但这仅仅是法律战的第一步,距离最终胜利还很遥远。

与此同时,在市场的另一个维度——供应链上游,一场更为隐秘却影响深远的较量正在展开。

“丰裕集团”为了支撑“绿源优选”的低价策略,必须大规模采购廉价的农产品原料。

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归农”的一些合作基地周边,开出了比市场价高出15%的短期收购价,试图直接“撬动”那些与“归农”合作的农户。

最初,确实有少数农户被眼前的利益所动,将部分产品卖给了“绿源优选”的采购商。

这给“归农”的原料供应和质量一致性带来了挑战。

永昌爷得知此事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孙子开车,带着他连续走访了附近好几个村子,找那些动摇的农户聊天。

他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蹲在田埂上,捏起一把土,问那些农户:“娃娃,你看这土,是不是比去年松了些?蚯蚓是不是多了几条?你记不记得,前年你这地,种出来的果子是个啥味道?现在又是个啥味道?”

他带着他们去看那些坚持生态种植的农户的田地,看那里蓬勃的生机和健康的作物。“‘归农’给的价,可能一时比不上人家,但他们教咱养地哩!地养好了,是子孙后代的福气。为了一点快钱,把刚养出点眉目的地再糟蹋回去,值当吗?那‘绿源优选’,今天能高价收你的,明天就能压你的价,他们眼里只有货,没有地,也没有你这个人!”

永昌爷的话,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

他组织的“老把式交流会”也重新活跃起来,农户之间互相分享经验,互相打气。那些曾经动摇的农户,看着自家地里确实一天天变好的景象,再想想永昌爷的话,心里的天平又重新倾斜了回来。

一种基于共同利益和长期价值的社区凝聚力,在现实的考验下,反而变得更加牢固。

苏小倩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变化,她立刻推动团队,升级了与核心农户的合作协议,引入了“生态种植奖励基金”,将农户在土壤改良、生态保护方面的实际成效,与长期的收购价格和额外的奖金直接挂钩,用制度化的方式,将短期利益与长期价值更紧密地绑定在一起。

“来自土壤的反击,才是最有力的。”陈飞在听到永昌爷的故事和供应链稳定的汇报后,感慨地说道,“资本可以买走一时的产品,但买不走健康的土地,更买不走人心。这就是我们模式最深的护城河。”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与哈布斯堡家族办公室的合作,进入了实质性的推进阶段。

在陈飞设定的框架下,双方的律师和财务团队紧密合作,开始起草详细的投资协议和技术合作附件。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整个过程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进行。

陈飞知道,当这份合作最终公之于众时,必将再次引发巨大的关注和讨论,他必须确保一切都在规则和阳光下运行,不给对手任何可乘之机。

而伊莎贝拉·陈,在得知专利诉讼初战不利以及“撬动”农户计划受挫后,并未气馁。她站在“长青资本”总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城市的霓虹。

她知道,常规的商业手段似乎难以迅速击垮这个韧性十足的对手。

是时候启动那步隐藏在更深处的、她原本并不想轻易动用的棋子了。

她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她的特别助理,低声吩咐了几句,眼神冰冷而决绝。

一场更加凶险的风暴,正在乌云背后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