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七星大罗盘 > 第152章 虎隐龙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晚,镇南侯府设宴。灯火通明,觥筹交错。新任的龙场卫指挥使李春喜、禄水卫指挥使雷猛、层台卫指挥使岩桑,连同毕节卫的大小将佐、水西永宁等地的土司头人,济济一堂。宴席“喜庆”气氛中摆开。灯火通明,珍馐罗列,丝竹声勉强响起。周起杰主位端坐,频频举杯,谈笑风生与丁玉、李春喜等言笑,似卸甲归田、权力分散微不足道。特意拍下首魂不守舍周必诚肩勉励:“必诚,遇事多请教丁都司李指挥,更要…谨遵朝廷法度!”

周必诚忙起身,端酒杯手不稳:“父…父亲放心,儿…儿臣定当竭力!”声带少年紧绷。

周必贤坐父下首,一身崭新的都指挥使官袍,衬得他面容愈发冷峻。他举起酒杯,从容应对着各方或真心或假意的恭贺,谈吐沉稳,滴水不漏。言及军务交接、各卫防区划分,更是条理分明,隐隐已有统御全局的威势。

酒至半酣,一直沉默少言的周起杰忽然以手扶额,眉头紧锁,面上露出难以掩饰的痛苦之色。

“父亲?” 周必贤立刻察觉,倾身询问。

“无妨…旧伤…又犯了…” 周起杰摆摆手对众人歉然道,“老夫…不胜酒力,先行告退。诸位…尽兴。” 奢香立刻起身,夫妻二人向众人微微颔首,便在侍从的簇拥下,缓缓离席。那背影,在辉煌的灯火下,竟透出几分英雄迟暮的萧索。满堂喧嚣,仿佛在这一刻静了一瞬。

周起杰并未回卧房。奢香搀扶着他,穿过几重寂静的回廊,径直走向府邸深处那座飞檐斗拱、守卫森严的藏书楼。厚重的楠木门无声滑开,又迅速合拢,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

楼内并非书香之地。沿着隐秘的旋梯向下,空气骤然变得阴凉干燥。一间深入地下的石室显露出来。壁上嵌着的长明灯,散发出稳定而幽暗的光芒,照亮了室内几张沉凝的面孔。

青阳子(刘伯温)早已端坐主位,依旧是那身洗旧的青布道袍,目光沉静如水。刘瑜坐在下首,面色凝重,眼中还残留着宴席上强撑出的平静褪去后的疲惫与忧色。周必贤安顿好外面,也紧随父母之后踏入密室,反手扣死了厚重的石门机关。

“都坐吧。” 青阳子声音不高,却带着定人心魄的力量。

密室灯火通明。刘伯温(青阳子)端坐其中,洗旧青布道袍,神色沉静。旁立玄真道长云鹤,道袍整洁气息内敛。刘瑜已在室,见周起杰进,立上前搀另臂,眼满关切未尽言。

奢香反手合密室入口机括,沉重书架复位,隔绝外界所有声息。

周起杰脸上强撑笑意瞬间消失,疲惫潮水涌上眉宇,眼亮得惊人如淬火寒星。挣脱刘瑜奢香搀扶,步步走密室中央。那里悬挂征战半生、今被迫卸下山文甲。冰冷甲片灯光下泛幽暗光泽。

伸手,指尖微颤,缓缓抚胸甲上利刃劈砍深凹痕,指腹下金属冰冷坚硬。动作慢,带近乎虔诚沉重,似抚摸一段将尘封、浸满血火荣耀岁月。

“今日卸甲…”周起杰声密室响起,嘶哑低沉,带金铁穿透力,字字砸每人心中,“非认输,非惧死。”手指猛凹痕用力一按,指节发白。

“是藏锋!”霍然转身,目光如电扫刘伯温、刘瑜、奢香、玄真、云鹤,最后落冰冷甲胄,眼神锐利如刀,似刺穿厚壁直指金陵深宫。“陛下此招‘推恩’,看似将周家势力分拆四方,化整为零。他声音陡然拔高,压抑铁血豪情深沉自信:“可陛下忘了!黔地今日安稳,靠非我周起杰一人之名!靠清阳书院教出算学农工之才,让各族百姓仓廪渐实!靠七星卫打出规矩,商旅敢行山匪敛迹!靠水西、永宁、播州、思南四司,因周家主持公道,才肯听朝廷号令!”声震密室,“丁玉、李春喜、雷猛、岩桑,哪个不是我尸山血海带出兄弟?哪个没为黔地流血拼命?各族头人百姓认的,是周家带来太平日子!这份人心,这份根基,这份…利益相连捆绑,岂几道圣旨、几个新卫所能割裂?!”

密室死寂,只铿锵语回荡。刘伯温捻长须,眼露赞许深沉忧。刘瑜紧握拳,眼含泪光坚定。奢香挺直背脊,脸无隐忍,只彝家女儿刚毅决绝。

“今日卸甲,为他日,”周起杰目光落回冰冷甲胄,手指缓缓松开凹痕,最终冰凉甲片上一按,如按无声誓言,“更有力握刀!”

石室厚重的门再次开启时,夜已深沉。周起杰换上了一身普通的深色细布直裰,与奢香并肩走出藏书楼。初夏的夜风带着草木的清新气息拂面而来,吹散了地底的阴凉与沉闷。远处毕节卫城的方向,隐隐传来军营换防的刁斗声,悠长而肃杀。周必贤站在父母身后,挺拔如松,崭新的都指挥使袍服在月光下泛着冷硬的微光,肩头的压力仿佛凝成了实质。

一只温热毛茸茸的大脑袋蹭了蹭周起杰的膝盖,是斑奴。这头通人性的猛虎,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身上卸下重负后的不同气息,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安抚般的呼噜声。

周起杰停下脚步,抬头望向浩瀚星河。银河横亘,北斗勺柄正悄然转向西方。禄水河底那沉寂的青铜巨盘,西南大地潜藏的龙蛇起陆,大明帝国深宫里的猜忌与杀机…这盘天地为局、众生为棋的大棋,他周起杰暂时落下了自己那颗最重的棋子。

退一步,只为生。

下一步,落子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