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七星大罗盘 > 第149章 星枢初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半年时光,在锁龙井水的滋养和小龙塘山野灵气的浸润下,刘伯温清癯的面容添了几分红润,精神也矍铄了许多。这一日,他邀奢禄、周起杰父子同登小龙塘后山大坡之上。站在山巅,俯瞰脚下村落、远处层峦叠嶂的七星卫关隘,以及更南方毕节卫城的轮廓。

“此地,”刘伯温的拂尘指向小龙塘村东,禹王庙侧后方一片背山面水的缓坡,“山环水抱,藏风聚气,更与星杓古槐、锁龙池脉息相连,实乃上佳之地。” 他目光深远,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静,“贫道欲在此结庐,立一宗门,传习堪舆星象、天文术数之道,导引山泽灵气,济世育人。号‘青阳宗’,如何?”

奢禄顺着他的指向望去,眼中精光一闪。那片坡地,看似寻常,却恰好位于锁龙池水脉流向古井的“气眼”之上,更隐隐与七星卫的烽燧、毕节卫的城廓形成某种呼应之势。他浓眉微挑,沉声道:“好地方!气脉通达,是该有个地方聚聚灵气,压压地火。” 他口中的“地火”,自然另有所指。

周起杰心头剧震。他瞬间明白了恩师深意——青阳宗,绝非仅仅是传道授业之所!它将是未来祭炼七星枢盘盘胎的关键阵眼!此地选址,以小龙塘为心,锁龙井为枢,七星卫为屏,毕节卫为护,暗合北斗拱卫之局。他强抑激动,抱拳躬身,声音沉稳有力:“道长高义!起杰必倾力襄助,促成此千秋功德之事!”

青阳宗筹建的消息,如同春风,迅速吹遍了黔西北。

周起杰以镇南侯府的名义广发请柬,言明青阳子道长乃当世隐逸高人,通晓天文地理,欲在禹王庙侧立宗传道,惠泽乡梓。他亲自调派工匠,由精于营造的李远统筹算料、绘图;由熟悉山林、通晓各族语言的阿吉木负责招募各族青壮劳力;由心思缜密的果基掌管物料银钱出入。

玄真道长与其弟子云鹤,悄然抵达小龙塘。玄真一身半旧道袍,仙风道骨,很快便以精深的符箓阵法造诣和沉稳的气度,被公推为青阳宗首任宗主。云鹤则沉默寡言,专注于协助勘定建筑方位,打桩定位,他手中那看似普通的罗盘,指针的每一次细微颤动,都指引着关键柱础的落点。

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巨大的杉木从水西深山由奢香调派的马队源源运来,七星卫兵士在雷猛副将的带领下负责外围警戒与重物搬运。夯土的号子声,锯木的嘶啦声,石匠凿打基石的叮当声,交织成一曲充满生机的乐章。

刘青在清阳书院的事务步入正轨后,也常抽空来到小龙塘。她褪去了少女的青涩,身着素雅衣裙,安静地坐在临时搭建的草棚下,面前铺开大幅图纸。她时而凝眉计算,时而提笔勾勒,青阳宗未来殿堂楼阁的雏形,便在她笔下一点点清晰起来。她的图纸上,建筑方位、回廊走向、庭园布局,无不暗合天星方位,与李远精确的算学数据相得益彰。周必贤有时会策马而来,并不靠近,只远远驻马坡下,目光穿过忙碌的人群,落在那专注绘图的清丽身影上,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田震也来了。她如今已是思南(合并思州后)宣慰司的实际掌舵者,一身利落的骑装,眉宇间昔日的娇俏已被沉稳干练取代。她看着图纸上恢弘的规划,又望了望热火朝天的工地,对刘瑜笑道:“夫人,这里又要添一处福地了!可惜我俗务缠身,父亲那边刚接手思州,千头万绪,得回去帮他理顺那些头人老爷们的弯弯肠子了。”

她将一匣子上好的思南朱砂(用于建筑彩绘和丹青)交给刘瑜:“夫人,这是思州的一点心意,给宗门的梁柱添点颜色!” 说罢,利落地翻身上马,带着几名护卫,策马扬鞭,身影很快消失在通往思南的驿道烟尘中。

小龙塘后山的春风,已带上了几分初夏的暖意,却依旧卷着新斫杉木浓烈的、略带辛辣的清香。青阳宗大殿的骨架已然拔地而起,粗壮笔直的梁柱如同巨人的臂膀,撑起尚未铺瓦的殿顶平台。刘伯温(青阳子)独自立于这高处,洗旧的青布道袍被山风吹得紧贴身形,更显清癯。他的目光穿透了脚下新夯的厚土殿基,投向远处山坳里的小龙塘村。村中那口锁龙井,井沿的青苔在暖阳下苍翠欲滴,幽深的井水却依旧沉静如墨,倒映着天光云影,也仿佛映照着自诸葛亮南征时便纠缠于此的千年宿命。祭炼禄水河底那庞然“山河枢盘”盘胎的枢纽阵眼,已然在此地铸就。青阳宗,这看似传道授业的清修之所,便是运转这天地大阵的机枢。万事俱备,只待那微妙难言的时机降临,如同等待星轨运行至某个特定的刻度。

轻微的脚步声自身后传来,玄真道长无声地出现在平台上,玄色道袍在山风中微微拂动。他对着刘伯温的背影稽首,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道门中人特有的韵律:“师兄,殿内七处对应星宿方位的基桩,已按星图所示,反复校准。罗盘悬于阵眼中央,指针稳如磐石,分毫不差。”

刘伯温没有回头,只望着锁龙井的方向,声音平静无波,却字字千钧:“地脉如龙,星图似网。此阵引动,非比寻常。需时刻感应地气流转与星宿移位的微妙呼应。一丝气机偏差,一线星轨错位,引动的便非滋养之力,而是…万劫不复的崩摧之劫。玄真师弟,你我肩头,担着的是这黔地万民的生息,马虎不得。”

玄真神色肃然,再次稽首:“师兄放心,云鹤与弟子轮值日夜,不敢懈怠分毫。” 两人并肩立于空旷的殿顶平台,山风掠过尚未封顶的殿宇框架,发出低沉而悠长的呜鸣,如同大地深处传来的古老叹息,萦绕在初具雏形的青阳宗上空。